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少年德性养成的要素分析与路径选择

时间:2024-05-07

摘 要

青少年养成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和使命,在社会价值冲突和文化转型大背景下,德性养成教育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困境。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了学校、社会、家庭在德性养成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实践方向,指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德性 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 德育

人的德性养成是一个永恒的教育问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侧重。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这一变革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重建基本的德性规范和价值认同,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辨识力和抉择力,形成合理的社会发展动力,这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工作。德性养成教育是指基于个体的先天生理基础,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促进个体知识与实践的提升,从而使个体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1][2]。青少年这个阶段是迈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会经历很大的变化,他们作为尚未成熟的个体,在社会规范、价值观、行动准则、人际态度、善恶判断等德性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青少年德性养成的直接因素

1.青少年个体因素

第一,个体内在发展因素。内心成人化、价值观功利化、行为个性化等特点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不道德行为。首先,青少年的内心发展趋于成熟,因此希望像成人那样独立解决问题,然而同时青少年又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社会阅历尚浅,若缺少成人的有效指导便容易出现道德问题。其次,青少年是发展中的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消极作用,突出表现为对幸福、金钱、人生、社会需要和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产生错误的认知。最后,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和宽松民主的生活环境,使得青少年追求思想和行为的个性化,甚至于将不道德行为理解为个性的同义词[3]。

第二,自我价值观因素。总体而言,当前的青少年能将孝敬、感恩等元素作为自我价值体系的主体。然而由于同辈群体对学生存在归属感、价值认同、群体支持等作用,处在群体中的青少年个体,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有时会忽略对群体规范好坏的价值判断,对于违背道德准则的群体规范也完全接受和遵从,比如打架行为、偷窃行为等。

第三,固有德性与外在德性的差异。青少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分离,即认识到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但尚不能落实到自觉的行为中,如在填答有关调查问卷时,为了“讨好”或“掩饰”,对选择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而不是如实呈现。这一现象值得在德性养成教育中对知、情、意、行统一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反思。

2.家庭与学校因素

其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呈弱化趋势。家庭教育是人自出生以来接受的第一种形式的教育,也是贯穿人终生的一种教育,因此,在各种教育形式中,家庭教育是基础。然而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青少年不能正确、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一是部分父母未能客观正确的看待自己实施的家庭教育,太过于关注物质的奖励而严重忽视了对子女内心的引导与沟通;二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部分家长以物质的方法处理问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及对价值的判断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三是伴随物质条件的富足,家长毫无节制的溺爱、庇护子女,导致青少年在节俭自律、尊重他人方面的欠缺。家庭教育是人类接受最早教育的阶段,而养成教育也随着人类生命同时降临于世,在其作为家庭一员的同时开启。一个人如果在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到青年的时候可以自然减少许多成长中的问题[4]。

其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教学重知识的学习而轻道德的培养,课堂教学成了程式教学,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和价值因素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理念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学校校规等方面。校规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制定校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5]。但是,当前有些校规的制定并不尽如人意,比较典型的如限制男女生交往、发型、衣服的校规。这些校规并没有有效对学生进行情感认识上的疏导,而是“想当然”、“一刀切”,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养成,更加激化学生的反叛情绪,他们会认为这样的规定是对他们尊严的污蔑和轻视。

二、影响青少年德性养成的间接因素

1.社会现实环境对青少年德性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现实环境最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某种社会中,逐渐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因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从而形成多样的风俗习惯和多元的价值判断。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对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正向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青少年由于其辨识能力还处于发展中,消极的、负面的内容很容易对其德性养成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主要影响因素是大众媒体和民众行为,它们对青少年会产生潜意识影响,对青少年思维和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2.社会物质环境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在当下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不同阶层的群体间因利益冲突引发的对价值取向的较量,使价值观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青少年在道德认同、评价及日常道德行为中出现迷茫与困惑。第一,信息社会化大发展,违背人性道德良知的信息与知识的广泛传播,例如反社会反传统信息、虚假信息、暴力图像等,使辨别能力尚弱的青少年刻意或被迫模仿和实施。第二,物质社会中的民众潜意识地将人进行阶层化,明显的利益驱动下的物质刺激,使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弱、性情冷淡、缺乏目标和理想、没有同情心和爱心。第三,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造成青少年歪曲的消费观念,炫耀性消费和互相攀比使青少年的德性养成受到冲击。

3.社会虚拟环境对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产生误导

社会虚拟环境是相对于社会现实环境而言,其主要载体是新技术媒体。当前网络已成为青少年普遍参与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认为在网络中可以释放学习压力,逃避学习负担,也能够在网络中实现感受、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调查显示,有61.4%的学生认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有45.9%的学生认为网络电视等媒体对他们的发展是弊大于利。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将网络作为游戏和聊天的工具,并没有将网络作为学习活动的媒体;而在大部分家长眼中,互联网就是游戏机,认为网络百害无一利,严格禁止孩子上网,却更加刺激了孩子对网络的痴迷。

三、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解决目前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针对青少年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

1.通过文化课程增强青少年对德性教育的认识与接受

一是学科课程要联系实际,内容与学生思想道德需求对接,提高青少年的德性认识水平。学科课程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引导功能渗透于文化课程中,使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促进德性养成发展[6]。这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另辟新径挖掘教学内容,在授课和交流互动中,向学生渗透符合其内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德性教育,促进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转变思想品德课程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要改变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划重点、读内容的局面,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增加案例分析,使学生真正思考起来,提高其课堂生活的意义感。要加强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感,构建德性养成目标的实践活动体系;要转变德育课堂形态,营造生活气息,回归生活本身,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7];在思品课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性发展整体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要在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与青少年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进行情景化、生活化和问题化教学。

2.注重德性实践,提高青少年的德性自觉与道德情感

情感主义创始人沙夫兹伯利主张道德起源于情感,认为道德的价值判断不是凭借理性的机能,也不是经验归纳的结果,而是来自人的具有识别善恶能力的内在感官,情感上的善恶决定了道德上的善恶。道德情感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生活中成长的结果,是人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情感,它影响着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及对内在德性的养成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遵循情感主义者的观点,认为德性情感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力量,是人们联系和道德关系的纽带[8]。德性是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的品质,也是培育青少年德性养成的核心。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情景来提升青少年的日常道德行为发展,可以从小处着手,定期举行“孝悌教育”,在全校组织“关爱身边人”、“家政行动”等一系列活动,把“孝悌教育”作为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平台。“孝悌”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育人思想。“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人性博爱,贯穿着人的行为始终。

3.构建家、校、社会共育机制

其一,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转变沟通方式。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行动反映着其家庭的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首先要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因为其家长的思想观念、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及看法等都是该家庭道德素养的表现。要想提升青少年的德行素养,首先就要提升家长的道德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提升学生家长的道德素质。

其二,重视教师的德性养成。每一位教师都在教育教学过程担任一定的道德责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德性作为一种专业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角色品质,它首先表现为尊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尊重人作为主体的作用,以及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等。教师在向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达正向能量,还要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在学校管理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动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主动建立家校联合教育网络。家校联合制应以学生的内心和行为发展为核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情况而异。在走访的市区、县城、乡镇几所学校中,家校联合制的实际效果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市区的学校要比县城的学校更形式多样,乡镇的学校形式单一、效果上最差。在家校联合制的执行中,要着重与家长的交流,改变传统家长会形式,变班主任“一言堂”为家校教育问题会商,平时通过QQ、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教育状况、交流信息,实现家长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有效对话和沟通。

其四,正确引导青少年在多元社会情境下进行审慎的道德判断。只有社会道德文明的不断提升,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才会随之逐步发生改变,促进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发展,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社会风尚、新闻媒体、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其德性养成实施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下对于青少年的德性养成教育,不仅要将道德传输给他们,还要让他们掌握补偿、宣泄、自我激励等方法,使其在生活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总之,青少年的德性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国家、社会的未来,学校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结合青少年成长的现实环境,联合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积极行动,构建立体的青少年德性教育系统,为青少年的德性健康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陈鹤琴.训育的基本问题[J].基础教育,2008(5).

[3] 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4] 刘小枫.《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

[5] 贾宝金.中小学校规性质辨析[J].教育评论,2012(2).

[6] 张艳红.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7]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8] 黄济鳌.德性伦理学的情感主义路径——休谟伦理学析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作者:王凌霞(1976-),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