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华南地区初中信息教材形式特点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4-05-07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华南地区“三省一市一区”的五地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编写风格设定、栏目设置、示范方法选择、操作步骤表达、实践活动设计等五方面总结出华南地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形式的特点。华南地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形式上处于互相学习、逐步达成共识的阶段,但在操作步骤表达上存在共同的“重图轻文”问题,文章结合研究者的思考,提出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形式的看法。

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 初中 Excel 形式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曾同时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有200多种。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呈多样性、多层次、综合性等特点[1],但另一方面也说明适时提炼出教材的编写规范,对提升教材质量、更好地指导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形式内容分两类,一类是由出版社规定的字体、字号、行距、开本等,另一类是经教材编者商议决定的编写风格、栏目设置、示范方法、操作步骤呈现形式、单元实践活动样式等,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后者。

一、研究概述

1.样本

本文选取了广东、广西、海南、广州和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对其中Excel章节的上述形式特点进行比较。之所以选取这五地的教材,一是有关教材的首次出版年份为2005~2008年,且地域上皆属华南,时间与人文习惯接近,有利于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于教材本身,二是教材样本的使用地域包含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城区等,不但有点有面,且背后蕴含了学生特点、师资水平、使用习惯等的不同跨度,比较有代表性。

之所以将Excel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以Excel为载体的“数据分析”几乎是目前所有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必选内容,一致性最高。另外,工具软件仍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内容,以其为样本也有利于紧扣学科教材的主要特点。

2.方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5套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风格、栏目设置、示范方法、操作步骤呈现形式、单元实践活动样式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共性、发现不足,助力于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规范的形成。

二、研究结果

通过表1可知,五地教材篇幅相当(内容为5~7节),使用年级相近(前后相差1个学期)。此外,教材形式上还反映出以下一些特点。

1.编写风格稳中有变

“新课程”改革之后,信息技术教材一改以往偏“说明书”式的编写风格,吸收了案例式教学的优点,倡导任务驱动。这种教学上的改进也迁移到教材编写中,并由“任务”式衍生出“主题”式和“探究”式教材编写风格。

三种编写风格仍以“任务”为核心,“主题”式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学生的参与感。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材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确实很有帮助,但探究教材的使用有其条件,如需要老师的辅导或监控,否则学生可能会因对问题、材料等的理解偏差,而使探究无法顺利进行;又如学生难以基于探究教材开展预习或复习,因此教材正文部分的内容表述还是要完整,以便学生全面了解操作过程,“探究”式的撰写特点可能更适合在练习部分呈现,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解决某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知识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作用。

2.栏目设置差异明显

五地教材中,栏目设置最少的为3个,最多的为10个,共有设置了17种不同栏目,3套教材的栏目设置为5个或以上。有关栏目可以分为4类:

导入:问题、任务、主题、学习体验、案例等;

学习(方法):实践、交流、探究、观察、思考等;

练习:巩固练习、检测与评估、创作;

(教学)延伸:相关链接、拓展、阅读、提示等。

分析教材栏目的数量与构成,得到以下结论。

(1)学法有共识,特色初显现

数量上设置得最多的3个栏目依次是:实践、探究和交流,次数分别为:5、4、3,这透露出“动手做”“引导思考”“加强合作”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主要的学习方法。

上述4类栏目中,“学习方法”类最多,有5个。观察栏目名称发现,5个栏目——实践、交流、探究、观察、思考,虽然来自不同教材,但意义所指却各有侧重,并非可以互相替代。学习方法不但有做有说,还有看有想,较为多样化,说明不同教材编者在自身课堂上,教学具有不同特点。

(2)对“延伸”和“导入”环节重视不足

五地教材中,有3套教材没有设置有关“延伸”的栏目,2套教材没有设置有关“导入”的栏目,而是将它们与正文混编。这样做使得教材的必修部分与选学部分混淆,影响到学习的正确取舍。又令任务介绍部分不明显,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不利于学生参与到任务中去。

(3)对练习活动设计欠思考

五地教材合计才只有3个有关“练习”的栏目设计,与以教师为主导的导入、新授等环节的栏目数相去甚远,且不但数量少,名称所呈现的特点也不明显。说明“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触及“教”与“学”,但还没有深刻影响到“练”,至少教材中的这一点仍显得僵化,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练习”是学生由“学”到“会”的必然阶段,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不容忽视。练习栏目的设计应着重考虑难度上的层次性,学习要求的多样性,指导与提示的适度性,达到循序渐进、均衡发展和切实可行的目标。

(4)栏目设置仍缺乏规范

①数量不合理

栏目设置不能过少,太少容易造成对教材处理的平均用力,不能清晰地指导教学。但也并非越多越好,不同栏目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从不同角度完善学生认识。栏目太多会导致栏目界限不清楚,同样不能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取中间值的话,可能设置6个左右的栏目数较为合适。

②内容重复,叫法不一

比较“导入”和“学习延伸”类的栏目名称可知,表面上的4、5种栏目,更多的只是称谓上的不同,意义上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这方面完全可以统一。

3.示范方法与步骤表达存在欠缺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日常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技能[2]。因此教材的案例呈现与问题解决——这一正文中最重要篇幅的表述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构建知识网络。但表1却反映出各地教材所选择的示范方法分歧较大,操作步骤的表达效果并不利于有效学习。

(1)示范方法欠统一

五地教材都体现了示范方法的多样性,但从方法排序可知,各地的侧重并不一样,其中3套教材的示范方法都以“菜单法”为主,工具栏按钮和右键快捷菜单为辅。但另两套教材,一套的示范方法以“工具栏按钮”为主,一套则以“右键快捷菜单”为主要示范方法。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以“菜单法”示范操作是目前教材的主流,但教材中示范方法的选取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者的操作习惯。进一步地阅读教材文本还发现,同一教材中的不同方法选择比较随意,如“工具栏”有该操作“按钮”的,就会通过“按钮”示范操作,像图表、函数、小数位数等;没有“按钮”的就会倾向选择“菜单”示范操作,像筛选、分类汇总等;而“插入工作表标签”,五地教材无一例外地选用“右键”示范操作。

不同的示范方法都能完成操作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取,一套教材不但应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方法示范操作,适当说明其他方法同样有效,更要考虑到“菜单”中命令位置固定、数量齐全、兼有命令分类的特点,因此教材使用“菜单”示范操作是最适合初中学生的。

(2)步骤表达待完善

在操作步骤的描述上,图文并茂及利用鼠标指针的指向说明操作顺序是五地教材的共同特点,显示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已从传统的文字课本走进“读图”时代。

为了精简篇幅,部分教材开始摒弃全图,采用截图、叠图来呈现内容,并以“标注”、“序号”等辅助形式说明操作顺序,突出图中要点,增强表达效果。应该说这是一种成功的尝试,相信会成为未来教材的主流表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叠图、标注等形式,需控制好被遮挡的篇幅,防止影响阅读。

与“图”设计得颇为成功相比,目前“文”的表达陷入了被忽视的边缘,表现为内容上越来越少,且不成体系,部分教材的正文甚至没有通过文字来叙述操作步骤。

笔者认为“文”仍是描述操作步骤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能“因图废文”。其表达固然要突出精简,但更要和操作步骤有机结合,体现出“步骤归类,形成方法”的引领,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出每一个单一步骤。

4.活动促进学、用结合

除海南版教材,其余四地教材都给出了“借助Excel工具,运用单元所学知识,撰写研究报告”的单元实践活动任务,具体要求见表2:

分析表2可知,业内人士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不但认识统一,且较重视。体现在:内容单独成节;过程设计详细(至少包含4个环节)。在该活动的指导上,各地比较一致的做法是有明确的活动要求和具体的过程指引,但在是否有固定主题上存在着差异,大多数教材都为活动提供了评价标准,一些地区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与运用特定知识(COUNTIF)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再撰写研究报告的活动要求,体现了活动的多样性。一个不足之处是较少教材为本节内容提供完整的研究报告及点评作为学生活动时的参考样例,也许部分编者怕因此而束缚学生思维,但其实只要主题不同,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就不会大。

“新课程”改革的十年是信息技术课程成长的关键期,信息技术教材通过“应用→反思→修正”,总体上更趋规范,更能体现信息技术教学规律,但仍存在某些共性问题和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部分观点虽然今天还有争议,但在融合中发展将是今后的趋势,一些优秀教材的部分做法应被及时推广,进而成为标准或规范,进一步引领我国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促进学科教学。

可以预见,基于“任务”的编写风格,仍是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最大特点,“探究”式表述应会被局限于练习。教材的栏目设计以6个左右为宜,在“练习”栏目上构思其表达特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将是它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菜单”法示范,合理地增加教材文字,让学生不要仅会读图,而忘记了如何读书,说明改革会向传统作理性回归。在学以致用的观点驱使下,实践活动将成为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趣味性、真实感将是教材开发时考虑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

[2]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S]//广东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纲要汇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范谊(1970-),男,江苏泰州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初中部信息技术教研员,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