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良进+李志德
摘要:生态素养关乎基础性素养,已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生态素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提升青少年生态素养水平的关键在于学习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塑造生态人格。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化 生态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加强青少年的生态素养教育,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青少年自身全面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早在1968年就提出了环境素养的概念。美国另一个学者大卫·奥尔在1992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素养”的概念。
在国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教育学院于199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最早使用了“环境素养”一词。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在绿色学校通讯及其网站上使用了“环境素养”一词,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总的来说,近十多年来,众多学者围绕生态素养教育研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学术界相比,此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能够提供给研究者的文献和资料也十分有限。
二、生态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1992年,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环境学教授大卫·奥尔首次提出“生态素养”一词。他认为,具备生态素养的人不仅要具备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和关注生态环境的态度,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另一位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重申了奥尔提出的生态素养概念,提出了关于生命的网络关系的新理解,强调社会成员具备起码的生态素养对于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1]。国内学者完芳对生态素养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她认为生态素养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学习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综合素养[2]。
本文认为,生态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情感、生态审美、生态行为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态知识素养。指个人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主要表现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环境法律知识、生态理论等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是生态伦理素养。指个人对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的认知和了解,主要表现为承认自然应有的地位,学会感恩并善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树立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感。
三是生态情感素养。指个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等情绪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生态敬畏感、生态亲近感、生态善恶感等。
四是生态审美素养。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审美对象,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主要表现为通过艺术及各种形式生态美的熏陶、感染和涵养,形成对地球生态系统“完整、稳定、美”的审美注意,体悟生态自然之美,培养自然审美情感。
五是生态行为素养。指个体内化生态价值观念,遵循生态伦理规范,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实现知行合一。主要表现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自觉采取的保护自然、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生态行为习惯。
六是绿色生活方式。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主要表现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三、我国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的现状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起步较晚。1980年,原国家教委在修订的《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正式列入环境教育内容,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1992年,在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立了环境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环境意识培养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从2004年开始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正式吸纳环境教育,并且将具有环境意识作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3]。尽管生态素养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说,我国的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开展得还不够广泛深入,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校对生态德育认识不到位,生态素养教育尚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学校是生态素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相当一部分学校对生态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没能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常规任务来抓,甚至把升学率与生态素养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一些中小学生态素养教育比较薄弱。
二是中小学生态素养教育体系缺失、内容不完整。生态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习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情感,塑造生态人格,养成生态行为。在学校的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环保知识的传授,对生态伦理素养、生态审美素养和生态行为能力的培养不够,授课方式单一、学校开展的生态实践教育活动较少,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欠缺。
三是家庭生态素养教育效果不佳、甚至缺失。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家庭在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生态知识和生态行为技能,无法对孩子进行生态素养教育和引导。
四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制约着青少年生态素养的提升。由于现代媒体对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全方位的宣传和引导不够,生态环保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影响了青少年生态素养的提升。endprint
生态素养关乎基础性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提升生态素养水平,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青少年生态素养培育的思路与对策
生态素养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育而形成的。提升青少年生态素养的关键在于学习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塑造生态人格。
1.学习生态知识,提高生态认知水平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科学成果,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涉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教育、生态美学、生态宗教等多学科知识,拥有丰富的内涵。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的基础和前提。
帮助青少年建立生态文化知识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生态素养课程教育,开设生态知识教育普选课程,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科渗透,开设专题讲座,普及生态文明常识和生态科普知识;二是加强对学校教师生态素养的培训,开发、编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生态素养教育教材或案例,搞好生态素养教育软件和硬件建设;三是寓生态文明教育于实践活动中,策划实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育人。四是增强青少年生态素养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和组织青少年成立生态环保社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
2.培育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态意识,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培育青少年生态意识,需要从氛围营造、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首先,要强化思想引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以重大节会活动、生态环保纪念日、团队日等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加大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把绿色生态理念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其次,要倡导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积极引导青少年投身于以植树护绿、生态体验、节能环保、文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具有青少年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建立生态伦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再次,建立健全生态教育基地。深化青少年生态环保监督岗和绿色环保社团创建活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评选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3.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生态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为和实践过程。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自发的”生态文明行为,在于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青少年生态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首先,作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要把学科教学、德育教育与生态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强化教育基础,遵循规律,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要大力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体验活动和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使参与生态建设成为每个青少年的固有观念和自觉行动。第二,家庭作为特殊的教育场所和教育力量,对于青少年的生态行为习惯养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帮助学生提高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应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等方面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最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生态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少年养成生态文明行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国家有关生态政策和法规制度,加强对生态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为青少年生态德育提供强大的法制保障。
4.建立生态自我,塑造生态人格
生态人格是基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及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格,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对现代工业文明“单向度”人格的反思、扬弃,它要求树立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建立“生态自我”,塑造生态人格。
生态人格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塑造生态人格,关键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对青少年深入持久地进行生态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良知,建立“生态自我”。生态自我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自我状态。作为“生态自我”的人,不仅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疏离,而且构建一种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建立生态自我的过程中,增强青少年对生态系统的认同感。同时,促使青少年建立人类起与自然生态具有同等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追求“精神绿色”,即向往自然、接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亲近或融合的一种理念和意识[4]。二是传播生态文化,强调生态责任,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参与生态实践。生态人格不仅是道德观念范畴,更是道德实践范畴,是知情行统一的统合模式。要引导青少年积极主动投身于各种形式的生态实践,让每一个青少年能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现在做起,形成牢固的生态价值观和强烈的生态责任感。只有通过有组织的、系统的生态教育的陶冶、体验,通过生态实践的长期磨炼,才能使青少年形成强烈的生态道德责任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中,最终形成生态人格。
————————
参考文献
[1] 翟金德,王国聘.现代公民生态素养研究综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2] 完芳.培养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社科纵横,2010(12).
[3] 思言.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思想理论教育,2008(10).
[4] 朱建军,吴建平主编.生态环境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作者:李良进(1976-),男,江西泰和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李志德(1978-),男,江西婺源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