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喜欢理论”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4-05-07

郭翠菊

喜欢是一个很诱人的字眼,它是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有兴趣时的一种情绪或情感表现。喜欢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心理学重要资源的“喜欢理论”如邻近性喜欢、相似性喜欢、相互性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对其深刻的领会和理解,有助于增强对学生的人际吸引,有助于提高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邻近性喜欢——“打成一片”

邻近性喜欢从空间距离上影响师生关系。该理论认为,“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这是由于空问距离近的人接触频率高,相互了解深。当然,邻近性并不会普遍带来喜欢。当人们通过接触,形成一定的厌恶感之后,邻近性就不会增加喜欢了。”

邻近性喜欢强调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人们和最接近他们的人交流最多。”这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际关系意味,在师生关系中并不陌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其意义的诠释。

第一,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流。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平易近人、善于与他们“打成一片”的教师。这里的“打成一片”,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近,尤其是情感相通,精神相融,这是一幅和谐的“教学内部景观画”,这样的教学必须同时重视三种重要的通道: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以往的教学往往偏重智能,忽视情感和精神,忽视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交流和谈心。优秀教师总是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主动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并且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同理”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从学生的言行中推论出他的感受、信念和态度。

第二,避免熟而生厌。邻近能产生喜欢,但这种喜欢往往发生在师生交往的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因素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克服师生关系中的“熟而生厌”,需要教师一如既往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动持续地无条件地关注每一位学生,时时、处处、事事为学生着想,真正理解学生,与学生心灵相通,精神相依,构建—个由教师、学生和学科组成的坚强的学习共同体。

二、相似性喜欢——“永葆青春”

相似性喜欢从个人特性上影响师生关系。该理论认为,“人们越是在各种问题上意见一致,就越互相喜欢。喜欢使人们倾向于寻找平衡,这主要意味着人们喜欢那些与他们相似的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相似性能产生更大的喜欢。

相似性喜欢用之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尽量扩展与学生的“同一性”,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多个相似点,增强彼此的相似性,强化人际吸引力。

第一,教师要时刻保持一颗年轻向上的心。对照相似性喜欢,在理论层面上,师生交流双方越相似彼此喜欢的可能性越大,即师生之间相似度越大,彼此喜欢的程度越容易加深。然而,在师生交往的实践层面上,既定的事实是师生间在年龄、阅历、兴趣、爱好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相似性很小,差距却很大,甚至构成师生交往的鸿沟和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实际年龄可以大,心理年龄不能老;工作年限可以长,知识结构不能旧。要永葆一颗年轻向上的心,积极主动,热情友好,思想敏锐,宽容大度,活泼开朗,幽默风趣。要存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生命力,身体强健,精神饱满,热爱学习,善于适应,兴趣广泛,善于倾听。

第二,要善于适当“示弱”以增加相似点。教师在知识、能力、思想、见识等方面,往往强于学生很多,这既能因满足师生双方的需要而产生吸引力,又能破灭学生想与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希望。当师生双方的需要以及彼此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教师讲课希望学生倾听,学生满心想听教师讲课。教师个人在能力特长方面比较突出有利于产生吸引力,使得知识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对之产生钦佩感并欣赏教师的才能,愿意与教师接近。但是,有时教师表现得过于强势,让学生感到教师像圣人,什么地方都好,什么地方都强,可望不可及,敬而远之,于是会产生疏离感。运用“示弱性喜欢”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相似点,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一个看起来很有才华的人,如果表现出一点小小的过错,或暴露出一些个人的弱点,反而会使一般人们喜欢接近他。如果一个表现得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人,倒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自己认为自身太差而不敢与他交往”。当然,教师向学生示弱是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状况,是以教师自己的“弱势”激发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减弱一些彼此的不相似。教师的示弱不应表现在关键问题的实质方面或原则性问题上。如果教学中出现知识错误、概念不清、意识形态方面的漏洞、缺陷或硬伤,这已不是示弱,而是不称职,是对师德的背离。

三、相互性喜欢——“积极关注”

相互性喜欢从彼此互动的角度影响师生关系。国外有一古老的谚语说:“喜欢产生喜欢”,扩展的正是喜欢的互动性。互动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社会行为、形成特定社会心理关系的基础。相互性喜欢的理论,强调在喜欢过程中相互性的互动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喜欢那些也喜欢自己的人。如果关于某人的全部信息资料说明他喜欢另一个人,则这个人也会喜欢他。相反,如果他不喜欢另一个人,则这个人也会产生不喜欢他的感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喜欢或不喜欢都是相互性的。有时一个人也会喜欢某个不喜欢他的人,或不喜欢某个喜欢他的人”。这是相互性喜欢的特例。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依照相互性喜欢的理论,教师应担当积极主动的角色,主动喜欢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一,要主动喜欢学生。积极主动地喜欢和热爱学生,无条件地关注每一位学生,人道地对待一切学生,这是师德的本然要求,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前提。几乎所有的教师从一开始都会喜欢自己的学生,甚至当教师对学生的喜欢能够换回学生的喜欢时,教师会加大对学生的喜欢,这是很自然也很容易的事情。然而,突破或克服相互性喜欢的特例,不是谁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的。有两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1、如果教师不会正确地喜欢学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不仅得不到学生的喜欢,反而还很有可能得到学生的讨厌和报复。这时教师还会喜欢学生吗?2、学生并没有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发展,没有听话,没有完成作业,没有考出好成绩,没有给老师争光,凡此种种现象发生,教师还会喜欢学生吗?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任何情景下都喜欢学生,尤其是学生不喜欢老师的情况下,老师仍然喜欢学生。由“老师喜欢学生”到“学生喜欢老师”再到“老师喜欢学生”,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却是困难的事情,但教师必须克服这一难题。

第二,要以“师爱生”换回“生爱师”。师生关系的高境界不是“师爱生”而是“生爱师”。“事实上,教师爱学生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而学生爱老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老师喜欢学生,学生钟爱老师,进而积极参与学科学习,主动生成良好品行。所谓真的喜欢学生,即教师关心“学生这个人”远胜于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学习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关心学生这个人”,会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慰藉。这也是让人留恋的优秀教师和让人怨恨的不称职教师的最大区别。“优秀老师和不称职老师都可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优秀的老师以松开捆绑学生心灵之线、斩断紧绕学生心扉之绳而让学生永远感激敬爱;而不称职老师则可能因紧锁学生心灵之门、摧毁他们对未来的信心而让学生怨恨终身。培养有人性的人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师爱生”是为了“生爱师”。一旦由“师爱生”换回了“生爱师”,学生进而就会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班级,学习不再是“强扭的瓜”,而成为心灵的意愿,随之而来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生命境界的提升。

总之,邻近性喜欢、相似性喜欢和相互性喜欢的理论分别从空间距离、个人特性和彼此互动的角度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灵活运用喜欢理论,有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勇气,克服教学的恐惧心理,有利于创设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空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费穗宇等,社会心理学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45

[2][美]麦克罗斯基等,课堂交流指南:交流在教学和培训中的作用,张艳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2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68

[4]周彬,叩问课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

[5][美]海穆·基诺特,师生沟通技巧,许丽美,许丽玉译,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13

[6][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7]史蒂芬森主编,非常教师,周渝毅,李云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5

(责任编辑孙晓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