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

时间:2024-05-07

武文芳

语言学家Robert Lado指出“一种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该文化其他组成部分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响到双方的文化传统。”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这也决定了语言教学所承载的双重内涵,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对语言使用国家的背景的了解,正是对语言教学双重内涵的反映。

一、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

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现状,根据一项调查显示:首先,教师的讲解无系统性,遇到什么讲什么。在教学中只有50%左右教师涉及文化内容,有10%左右的教师偶尔涉及,还有个别教师几乎不涉及文化内容。而在回答问题——学期初你或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中是否有文化导入的安排时,所有老师都选择了否。其次,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性。授课中遇到文化背景内容时,80%左右的教师选择了教师讲授,15%左右的教师选择了简单一提,5%的教师选择了布置作业课堂共同讨论。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因缺乏文化背景了解而用词不当。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某位同学被安排接送外教上课,在终于等来外教时,这位同学说了一句令外教瞠目结舌的话:“Ivebeen waiting foryou at the restroom for a long time.”由于对restroom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只是望文生义地理解,结果造成了这场尴尬。另外,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低或由于时间有限而习惯于接受满堂灌,这样不利于使文化导入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

上述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教师对文化导人的概念不明确,教材不系统。实际上教学大纲以及据此而编写的各种教材,还是以传统的词汇语法难易进行设计。有一些教材按话题分了单元,但从文化导人的角度讲,还是缺乏系统性。其次是缺乏针对第六种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达到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除了良好的听、说、读、写、译传统技能的培养外,对英美文化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有学者把增强文化意识以保证成功交际的能力与技巧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意思是指除了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运用外语的能力和技巧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重要。但是传统英语教材练习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传统技能的训练,而对如何培养和训练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不论课后练习还是课堂教师操作都做得不够。

鉴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在讨论如何进行文化导入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前,有必要明确当前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和原则。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和原则

文化是个异彩纷呈的泛系统,它包罗万象,要界定其范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文化本身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共同享有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含义是指使用某一特定语言来表达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模式的表达形式。就外语教学中所导人的文化而言,笔者较赞同何红斌的观点,他认为,作为文化导人中的文化,是表现为语言模式,行为习惯,行为方式及其传播方式中涉及的知识、信仰、价值观、时空观和物质财富、社会环境等内涵的文化。从理论和教学时间可操作性的角度,何红斌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语构文化、语用文化、交际习惯的表征活动,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属于表层文化。而思想的、历史的知识文化、观念文化大致归属于深层文化,它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具有内在性、抽象性。无论个体的言语行为如何独特多样,交际的情境如何变化多端,都可在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找到相应的理据,深层文化是表层文化的内在依据,它为交际言语行为提供基本的准则和规范。

在文化导入的具体操作中,有必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系统性。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同语法、词汇等传统技能一样,也应为不同阶段设定相应的文化项目,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大纲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要求。

(2)深浅结合。在文化导人的过程中,不只应涉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更应帮助学生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去分析现象,掌握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化。让学生用英语思维,不是简单地使用英语这种语言,而要同时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构思,这样才不至于如同林语堂先生所说的English meat,Chinese bone。

(3)细节性。文化导人中除了背景的深层挖掘外,更应注意细节。所谓细节是指与某一背景相关的特定的表达、用词、习语、典故、甚至文学作品,也就是语言层次的内容,这才是文化导入的终极目标,即让文化融入学生的语言应用之中。

(4)对比的原则。在具体的文化传授中还应注意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对比。这是因为学生总是从本国文化开始了解外国文化,而且这种了解是在母语文化环境之中进行的。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更能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在对比中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阐释母语的文化现象。

三、文化导入的举措

有学者认为由于文化要教授,不能先天习得。所以文化教学的主要渠道是教师的讲解。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会将课堂学习变成文化讲座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不参与学习过程,就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在讯息发达的今天,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完全可以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文化内涵,教师则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目前外语界关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导人的讨论很多,从内容到渠道已有很多共识。本文要讨论的是具体的课堂学习方式。

Case-study即案例教学,是在MBA(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以学习者为主导,让学习者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借鉴这种方式,使文化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让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种课堂交流,既生动形象,又不失细节。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中的遗漏,特别是词语表达中的遗漏进行补充,也可强调学生报告中的重点词语,将文化的对比学习最终又回归到语言学习。

Case-study适用于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文化学习,当然,在具体的课文当中也会出现与本课主题无关,却又蕴含文化背景的词汇和表达,这样的内容,视每课的具体课时安排可以做大,使其成为一个ease,也可以做小,由教师介绍相关内容。

总之,正如胡文仲先生所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英语中的文化教学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文化导人由于缺乏系统性,并与语言教学脱节,所以还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为了提高文化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达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既训练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又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重目标,应对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所提出的Case-study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文化导入的举措,仅是此研究的一个方面,目的是在引导学生挖掘两种文化差异的同时对此产生敏感和乐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