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氹音泔”试解

时间:2024-05-07

郑君龙

一、问题的提出

“氹”是个方言用字,未见于《广韵》《集韵》等韵书,《康熙字典》也未收录,直到民国的《中华大字典》(以下简称《中华》)才收录该字。《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以下简称《现汉》)收录“氹”字,音dàng,但注明“〈方〉”。

“氹”字大概产生于清代,主要出现在地方文献中,意为水坑,或者田地里用于沤肥的小坑。“氹”字的另外一个字形是“凼”,“氹”和“凼”没有什么差别,“乙”“凵”都表水坑之形。从造字方式来看,都是会意字。“氹”字一般辞书注音为dàng,因澳门有氹仔岛而为人所熟知。然而,检索《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中文大辞典》(以下简称《中文》)却可以看到还有如下注音:

(1)氹ɡān方言。蓄水池。清钮琇《觚賸·语字之异》:“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如……蓄水之地为氹,音泔。”欧阳山《苦斗》六二:“舢板上的人划得高兴,大声唱歌,大声笑乐,不提防来到了一个叫做‘水鬼氹的大漩涡前面,情况十分危险。”(《汉大》)

(2)氹ㄍㄢgɑn。《中华大字典》氹,音泔。蓄水池。粤人语。《觚賸》:“氹,俗字,粤人以蓄水之地为氹。”[1](《中文》)

可以看出《汉大》《中文》均注了ɡān的这个音。后者注明来自《中华》,查阅《中华》,原文如下:

(3)氹音泔覃韵。粤人以蓄水之地為氹。见《觚賸》。(《中华》)

《中华》给汉字注音一般注反切,但没有为“氹”字注反切,只用直音的方式注明,并说明所属的韵。可见《中文》的注音ɡān根据的是《觚賸》“氹,音泔”,《汉大》也是如此。《汉语大字典》虽然没有如此注音,但其中一条所引文献本有“音泔”的注音。原文如下:

(4)氹dàng水坑;小池子。一般用于沤肥或蓄水灌溉。清严如熤《苗防备览·险要考上》:“四面峻岭中有田氹,广里许,俗名五马奔槽,象其地形也。”徐珂《清稗类钞·经术类》:“氹,蓄水为池也。”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三:“他佃一个五斗丘,每年作五个氹子。”(《汉语大字典》)

《苗防备览》原文中的“氹”字没有注音。[2]但《清稗类钞》原文中的“氹”字有注音(注音见下文例8)。《汉语大字典》为何省去注音原因不详。问题是《汉大》《中文》根据“音泔”就得出“氹”的读音为ɡān,恐有误。大概是辞书编纂者误解直音导致的注音错误。我们认为“氹”字没有ɡān这一读音。将《广东通志》与《觚賸》《清稗类钞》的原文进行比较,如下:

(5)山之岩洞为,音勘。水之矶激为泵,音聘。蓄水之地为氹,音泔。(清《觚賸》)

(6)山之岩洞为,音墈。水之矶激为泵,音聘。蓄水之地为氹,图锦切。(清《广东通志·风俗篇》)

(7)山之岩洞为,音勘。水之矶激为泵,音聘。蓄水之地为氹,音泔。(民国《清稗类钞·方言类·广东语言文字之奇异》)

(8),音勘,岩洞也。泵,音聘,水中矶也。氹,音泔,蓄水为池也。(民国《清稗类钞·经术类·俗字之训诂》)

《清稗类钞》原文“氹”字两见,分属不同类别,但内容基本一致。《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朝野遗闻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事迹的资料汇编,记载之事最晚为清末宣统年间。《清稗类钞》关于“氹”字的注音与《觚賸》一致,很可能是从《觚賸》摘录的。但从《广东通志》的记录来看,“氹”字的注音却为“图锦切”。我们认为《觚賸》《广东通志》的注音表面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有共同来源,只不过是不同方言音变的差异。

二、“氹音泔”的实质

(一)粤语中“”读为“图锦切”的反映

从现代粤语方言来看“氹”字声母来自定母,韵母来自咸摄或深摄,调类为上声。举例如表1所示:[3]

粤语古全浊声母清化规则是:“平声和上声(只包括不变去声的部分)变送气清音,去声(包括变为去声的那一部分古全浊上声字)和入声变不送气清音。”(麦耘1991)“氹”字声母今读送气与不送气,即古全浊声母在不同方言的体现。“氹”字来源于古全浊上声,在古全浊上声今读阳上的,“氹”字一般送气;在古全浊上声今读去声的(多数为阳去),“氹”字一般不送气。大多数粤语现在仍有阳上调,所以“氹”字读送气的多。从韵母来看,“氹”字只能来自咸摄和深摄。以广州方言为例,[m]主要来源为深摄开口三等侵韵,例字如下:

[m]品凭林淋临檩浸侵寝心寻沉簪岑森参人~针斟枕葚深沈审婶甚今金禁平襟锦禁去钦琴禽擒妗

其次是咸摄开口一等覃韵和谈韵,例字如下:

[m]感堪龛坎砍勘含撼憾庵揞暗甘柑泔敢橄蚶憨酣埯(见系)

但咸摄开口一覃韵和谈韵大多数读[am],例字如下:

[am]耽贪探覃谭担平胆担去坍毯谈痰淡(端组)

[am]南男漤蓝篮览揽榄滥缆(泥组)

[am]簪参~加惨蚕惭暂錾三(精组)

可以看出咸摄开口一等覃韵和谈韵既有读[m],也有读[am]。其中[m]主要与见系相拼。[am]主要与端系(端组、泥组、精组)相拼。从音韵结构上看“氹”的读音[thm13]显然有点特殊[4],[m]主要与见系相拼,但“氹”的声母属端组。当然广州方言[m]也有与端组相拼的情况,但例字很少,如:“抌噡

髧”等字。总之,[m]大部分来源于深摄开口三等侵韵,少部分来源于咸摄开口一等覃韵和谈韵。《广东通志》为“氹”注“图锦切”表面上看很特殊。反切上字“图”为定母,属端组,反切下字“锦”为深摄开口三等侵韵。端组一般只与一四等相拼,不与二三等相拼。因此只有当三等读如一等时,才有可能与端组相拼。广州方言[m]既有咸摄开口一等覃韵和谈韵,又有深摄开口三等侵韵,说明一等和三等相混了。那“图锦切”这样的反切也就不足为奇。“图锦切”反映了今天大部分粤语“氹”的实际读音。

(二)粤语中“音泔”的反映

例5《觚賸》所注“音泔”也是部分粤语实际读音的反映。“泔”在《集韵》中有两个来源:第一,《集韵·谈韵》“沽三切”:“泔粓,《说文》:‘周谓潘为泔。或从米。”第二,《集韵·感韵》“户感切”:“泔,满也。《汉书》:‘秬鬯泔淡。一曰泔淡,水貌。”显然《汉大》《中文》把“氹”字注音为ɡān来源于“沽三切”。辞书编纂者未必不知“泔”有“户感切”,可能的情况是辞书编纂者认为根据“户感切”加注一个hàn音也未必合适。于是根据较为常用的“沽三切”加注了一个ɡān的读音。然而实际情况是现代粤语中“氹”字并没有来源于见母的,一般来源于定母,当然也没有来源于匣母的情况(但可以读如匣母)。那么能否根据“户感切”推出“氹”字来源于定母就成为关键的问题。事实上《中华》给“氹”字注明“覃韵”表明辞书编纂者已经注意到“氹音泔”应该来自“户感切”(覃韵是感韵相配的平声),只是没注出声母的来源。然而我们发现在粤语四邑片方言中透母、定母普遍读如匣母,即[th]读为[h],以鹤山、开平和新会方言为例,例字如表2:

因此,我们认为粤语四邑片透、定母读如[h]是正常的音变。其音变方式为:当定母清化后读送气时与透母合流。合流之后,送气塞音在气流的作用下,失去塞音成分,变为擦音。“氹”字声母来源于定母,读如匣母是定母发生音变之后与匣母合流的结果。下面是粤语四邑片部分方言“水氹”的读音,如表3:

“氹”字的读音与其他粤语地区“氹”字的读音呈现出整齐的对应关系,即[h]—[th]/[t]。送气成分促使塞音变为擦音的现象很常见,粤语本身还存在[kh]>[h]的现象,如广州方言,坑[h55]=亨[h55],其音变性质与[th]>[h]相同。另外,赣语建宁、南丰、黎川等方言也发生过[th]>[h]的音变,可以作为旁证。(万波2009)

因此,我们认为“氹音泔”实际上就是记录了这种音变后的读音,音变的结果导致“氹”字的实际读音与“户感切”所切出的读音相同,即“氹音泔”的来历。因此,《汉大》《中文》为“氹”字注音为ɡān有误。《觚賸》的作者钮琇是江苏吴江人,历任河南项城县、陕西白水县知县,晚年任广东高明县知县。《觚賸》是作者任职高明县知县时所撰写的笔记小说,记录的读音应当是反映高明县或高明县周边的粤语。今粤语四邑片鹤山市与高明区相邻,开平市、新会区与高明区相去不远,《觚賸》中“氹”字注音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这片区域实际语音的记录。根据音变规则还原,四邑片粤语“氹”字声母也来自定母,与大部分粤语来源相同。韵母同样也是来自咸摄开口一等或深摄开口三等(混同),声调来自上声。咸摄一等普通话今读ɑn,定母为全浊声母逢上声读d,而普通话全浊上声归去声,所以折合成普通话只能注音为dàn。《现汉》中“氹”字注音dàng,是根据北部吴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方言中“氹”字的实际读音折合形成,并不能反映粤语的情况。实际上“氹”字的读音类型在汉语方言中很复杂,笔者将另文探讨。

附注

[1]《中文》中“ɡɑn”为国语罗马字注音符号,相当于汉语拼音ɡān。下文引用时都写成ɡān。

[2]附带指出《汉语大字典》引《苗防备览》的断句尚可改进。原文断句应如下:“晒金塘,城北七十里,距龙滚营七里,本生苗。大寨四面峻岭,中有田氹,宽广里许。俗名五马奔槽,象其地形也。”

[3]文中粵语材料均来源于白宛如(2003)和詹伯慧、张日升(1987,1988,1994,1998)。

[4]广州方言[m]韵也有与端组相拼的情况,但例字很少,如:“耽抌噡髧”等字。这些字基本上是根据咸摄逢见系今读[m]的情况,类推出来的本字。

参考文献

1.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陆费逵,欧阳溥存编.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78.

5.鲁曾煜(清).四库全书·史部·广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麦耘.全浊声母清化规则补议.中国语文,1991(2):289.

7.钮琇(清).觚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丁度(宋).宋刻集韵.北京:中华书局,2015.

9.万波.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詹伯慧.广东粤方言概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詹伯慧,张日升.珠江三角洲字音对照.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7.

13.詹伯慧,张日升.珠江三角洲词汇对照.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8.

14.詹伯慧,张日升.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

15.詹伯慧,张日升.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16.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17.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江西330031)

(责任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