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献异文与核心语素“同步构词”初探

时间:2024-05-07

潘牧天

摘 要  语中一个词在文献中被同义替换,导致由该词作为语素参构的复合词中该语素被替换而产生新的复合词,这些新词和原来的词又形成一一对应的同义异文词,每一个词与其同义异文词、该词作为参构语素的复合词及参构语素被替换形成的异文词,都构成一个以该组词(语素)异文为核心的词语类聚,可以称之为异文词核心语素类聚。一个词的异文替换可以导致其作为参构语素的复音词发生相应的异文替换,这种复音新词产生的模式具有能产性,替换语素后的新复合词的意义与替换语素前的复合词来说一般相同,新词的语义和结构完全参照旧词,相对而言比较稳固,可称之为核心语素异文替换的“同步构词”现象。朱子语录中“贴—帖”“逊—让”的异文替换导致以其为构词语素的双音词的同步替换,且构成一批双音词。

关键词   异文 朱子语录 核心语素 同步构词

一、  引言

文献异文是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及同一文献的本文与在别处的引文用字的差异,一般包括同源同用字、同音借用字、传抄中的讹字、异体字和可以互换的同义词。(陆宗达,王宁 1983)不同时期的异文为汉语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的研究提供了多维度线索,就词汇研究而言,文献异文也是汉语构词、词义系统、文白演变、常用词替换等各方面研究的珍贵材料,一组异文中所涉及的多个词语可称之为“异文词”。

汉语中一个词在文献中被同义替换,常会导致由该词作为语素参构的复合词中该语素被替换而产生新的复合词,这些新词和原来的词又形成一一对应的同义异文词,每一个词与其同义异文词、该词作为参构语素的复合词及参构语素被替换形成的异文词,都构成一个以该组词(语素)异文为核心的词语类聚,可以称之为异文词核心语素类聚。

朱熹博学强識,在讲学中往往广征博引,无所不包,其门人弟子所记语录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文献。朱子语录传世版本分为汇编本、类编本与选编本三类,其中《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为最早的汇编本,而黄士毅《朱子语类》为最早的类编本,目前常用的黎靖德《朱子语类大全》则集朱子语录类编之大成。[1]

朱子语录宋元明清诸本及现代点校本的异文客观上反映了“宋—现代”语言演变的连续统。下文就“贴—帖”“逊—让”的单音词异文替换所导致的其作为参构语素的异文词类聚略做考探。

二、 贴—帖

(一) “贴”“帖”词义考

1. 贴

“贴”的本义为用物来换取钱,犹典押。《说文新附·贝部》:“贴,以物为质也。”后引申有补贴、送予等义,由此引申有靠近义。靠近就实物言,就学习、体会道理而言则为专注。靠近到极致则为黏贴。“贴”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

(1) 上各 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贴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金匮要略·杂疗方》)

例中“贴”为量词,应是词义经过相当虚化后才出现的,此恐为后代掺入的条目。清吴谦辑《医宗金鉴》即言此“疑非仲景方”,是为的论。

“贴”于魏晋后逐渐多用。如:

(2) 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 (《南齐书·虞愿传》)

(3) 弟亡,无以葬,身贩贴与邻里,供敛送之费。 (《南齐书·公孙僧远传》)

(4) 吾见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5) 治头痛,水调决明子,贴太阳穴。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

(6) 法令严肃,吏人贴服,道不拾遗。 (《北齐书·娄昭传》)

前二例为“典押”义,例(3)为“妥当”义,例(4)、例(5)为“黏贴”义,末例为“服贴”义。

《朱子语类》有“贴”76例,表义丰富。有表“紧靠”义。如:

(7) 盖水星贴着日行,故半月日见。 (2,22)[2]

(8) 子路譬如脱得上面两件鏖糟底衣服了,颜子又脱得那近里面底衣服了,圣人则和那里面贴肉底汗衫都脱得赤骨立了。 (29,754)

也表“黏贴”义。如:

(9) 今人剪纸人贴镜中。 (2,21)

(10) 或言孝宗于内殿置御屏,书天下监司帅臣郡守姓名,作揭贴于其上,果否? (127,3060)

(11) 一日,在甚寺中圣节,一树上贴一榜子云:“秦相公是细作。” (131,3157)

(12) 黄巢入京师,其夜有人作诗贴三省门骂之。 (140,3328)

宋代奏札意有未尽,摘要另书于后称为“贴黄”,此“贴”盖由黏贴义而来。如:

(13) 王庶乞免签书和议文字札贴黄云:“契勘臣前项所上章奏,……于陛下国事何益!” (131,3141)

又有“补贴”义。如:

(14) 傅景仁初解漳州,以支散衣绢不好,为军人喊噪,不得已以钱贴支,始得无事,岁以为苦。 (106,2651)

也有“附加”义。如:

(15) 后世官职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为阶官贴职之类,不复有师保之任,论道经邦之责矣。 (112,2725)

“贴职”即兼职之义。上述“贴”多有实在的靠近或黏贴之义,《语类》多说理,其中“贴”多指比较抽象的“贴近、贴合”义。如:

(16) 前辈解经,有只明大义,务欲大指明,而有不贴文义强说者。 (68,1699)

(17) “进”字贴着那“几”字,“至”字又贴着那“进”字,“终”则只是要守。……“终”者只这里终,“居”字贴着那“存”字,“终”字又贴着那“居”字。 (69,1725)

(18) “可与存义也”,“存”字似不甚贴“义”字,然亦且作“存”字看。 (69,1727)

又有“紧挨着、紧靠着、切近”之义。如:

(19) 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 (11,177)

(20) 思,是硬要自去做底;学是依这本子去做,便要小着心,随顺个事理去做。而今人都是硬去做,要必得,所以更做不成。须是软着心,贴就它去做。 (45,1166)

(21) 某常以为书不难读,只要人紧贴就圣人言语上平心看他,文义自见。 (121,2929)

(22) 欧公好事,金石碑刻,都是没着身己处,却不似参禅修养人,犹是贴着自家身心理会也。 (137,3275)

(23) 文字自有一个天生成腔子,古人文字自貼这天生成腔子。 (139,3322)

(24) 公只是思索义理不精,平日读书只泛泛地过,不曾贴里细密思量。 (120,2885)

例(20)中“随顺个事理”即“贴就它”,“贴”亦即“随顺”。《汉语大词典》专列“专心”一义并以例(16)为书证,就该例而言以“专心”释可通,然其他诸例显为一义却不能释作“专心”。实际上仍是“靠近、贴近”义,只是用在了“事理”“圣人言语”“自家身心”“天生成腔子”“里”等较抽象的事物上。又有“体贴”一词指细心体会义。如:

(25) 故其发见于日用之间,从容和顺,所以能发明圣人之道,非生将道理体贴力行之也。 (24,570)

(26) 今世以文取士,如义,若教它依经旨去说些道理,尚得。今却只是体贴字句,就这两三句题目上说去,全无义理! (34,867)

(27) 皋陶、稷、契、伊、傅辈所言所行,最好 绎玩味,体贴向自家身上来,其味自别。 (78,1982)

“贴”又有“配”义。如:

(28) 盖兴是以一个物事贴一个物事说,上文兴而起,下文便接说实事。 (80,2069)

(29) 情性是贴思,正是贴无邪。此如做时文相似,只恁地贴,方分晓。 (23,543)

表“配”义的“贴”有“贴出”的用法,表示“相应地生发出”义。如:

(30) “忠恕而已矣”,不是正忠恕,只是借“忠恕”字贴出一贯底道理。 (27,671)

(31) 只是一个道理,说着要贴出来,便有许多说话。 (62,1503)

又由相配引申出“陪衬”之义。如:

(32) “宜照天下”,是贴底闲句。 (73,1859)

(33) 又云:“‘助字,释‘配字乃得之。”李先生云:“助,是陪贴底字。” (52,1251)

“贴”由“贴合、切近”义又引申出形容词义“妥帖、稳妥”义。

(34) 今若只恁地说时,便与那“小人闲居为不善”处,都说得贴了。 (16,339)

(35) 地卑,是从贴底谨细处做将去,所以能广。 (74,1907)

由此义与“稳”“实”组成“稳贴”“贴实”。如:

(36) 曾点与漆雕开,只是争个生熟。曾点说得惊天动地,开较稳贴。 (40,1029)

(37) 谢氏发明得较精彩,然多不稳贴。 (101,2557)

“稳贴”义即“稳当、妥帖”。

(38) 若只如此看,此一篇文义都贴实平易,坦然无许多屈曲。 (16,339)

(39) 到克尽己私,复还天理处,自是实见得这个道理,便是贴实底圣贤。他只是恁地了,便是圣贤,然无这般颠狂底圣贤! (124,2982)

(40) 坡文雄健有余,只下字亦有不贴实处。 (139,3311)

“贴实”即“妥帖、实在”义。《汉语大词典》“贴实”列“切实、贴切”义并引末例为书证,可通。然第一例言“贴实平易”“坦然无许多屈曲”,“贴实”释作“妥帖、平实”更好;第二例“贴实”与“癫狂”相对,显然“贴实”也是妥帖的意思。

另由“贴合、妥帖”之义引申由“安服、服贴”义,“软贴”指软弱安服。如:

(41) 老苏父子自史中《战国策》得之,故皆自小处起议论,欧公喜之。李不软贴,不为所喜。 (139,3307)

2. 帖

“帖”之本义为书写于帛上的标签。《说文·巾部》:“帖,帛书署也。”段玉裁注曰:“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帛署必黏 ,引申为帖服、为帖妥。”其认为“贴”由书于帛上的标签一定要黏贴,故由“黏合”义引申有“贴服”“妥帖”义。“帖”文献中始见《公羊传》。如:

(1)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帖荆。 (《公羊传·僖公四年》)

“帖”为“安定、安服”义。何休解诂曰:“帖,服也。”清钮玉树《说文新附考》卷二:“《释文》: 帖,一本作贴。”《公羊传》汉时始见,恐掺入了汉代的语言,此例恐怕不能作为先秦的例证看待,但说明至迟在西汉“帖/贴”已经在文献中使用。又如:

(2) 纵不致患,于其胸中,固未能帖然也。 (《后汉光武帝纪》卷四)

(3) 周 、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 (《晋书·谢鲲传》)

“帖”为安定之义,“帖然”即形容安定的状态。又如:

(4) 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 (《梁书·羊侃传》)

(5) 当窗理云鬓,挂镜帖花黄。 (《乐府诗集·木兰诗》)

例(4)为“靠近”义,例(5)为“黏贴”义。又有“兼、附加”义。如:

(6) 又郡守长吏,牵置无常,或兼台职,或带府官。夫府以统州,州以监郡,郡以莅县,如令互相领帖,则是下官反为上司,赋调役使无复节限。 (《晋书·范汪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