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语成语英译的优化之美——以《汉英词典》第三版为例

时间:2024-05-07

金晓宏



汉语成语英译的优化之美
——以《汉英词典》第三版为例

金晓宏

摘要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作为汉英语言转换和文化交融重要载体的《汉英词典》,在寻觅汉语成语的英语对应词过程中努力遵循生动性原则,使汉语成语的英译形神兼备,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关键词汉英词典成语翻译生动性

一、 引言

成语不但是一个民族语言表达的精华,也是先哲思想的荟萃,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包含着丰富的意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一些成语的翻译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义,而另一些成语的译义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必须探究其渊源和典故才能懂得其含义。为此,成语一般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它是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单个词义总和含义的词语。(Hartmann 1985: 11)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哲学思想重要载体的汉语成语,大部分由四个汉字构成,具有个性鲜明、韵律和谐、表达生动、含义深刻等特点。汉语成语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一般很难以简明的英语来展现其意义。因此,汉语成语的英译要不断斟酌推敲,努力使其形神兼备,从而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二、 汉语成语英译优化的生动性原则和实例评注

201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汉英词典》第三版(AChinese-EnglishDictionary, 3rdEdition)(以下简称《词典》)。与其他同类汉英词典的编纂相比,《词典》具有收词更合理、释义更准确、译文更通顺、体例更简明、注释更精当、编排更科学等优势,但如比照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美学论”、傅雷的“神似说”、许渊冲的“三美论”等蕴含丰富美学思想的翻译理论,《词典》对汉语成语的英译尚有优化的余地。

(一) 汉语成语英译的生动性原则概述

词汇是反映社会现实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构建任何一座语言大厦的基石。词组、句子、段落、文章甚至整个翻译工作实际上就是词汇的酝酿与抉择。而“双语词典以词汇为描述对象,两种语言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个性”(林明金,林大津2008: ii)。

词典编撰是雕刻词汇信息、传播文化内涵的艺术加工创作。(雍和明2003: 130)生动性原则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翻译美学的灵活运用方面,“对美的追求是翻译中极具价值和创造性的地方,因而是译者应该最为着力的地方。翻译的美化具体落实到译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上”(许渊冲1998: 35),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翻译文本中的句子、段落、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词汇的推敲与斟酌,选择生动形象、令读者过目难忘的词汇是译文优美的基础。因此,在寻觅汉语成语英译对应词时,同样可以参照翻译美学中的“三美”标准,体现生动性原则。生动性原则是汉语成语英译的重要原则。

(二) 汉语成语英译的“音美”表达——韵律、节奏之美

“音美”即韵律和节奏之美,采取用韵、重复等手段,在韵律和节奏上有规律地反复出现,读起来富有乐感,听起来富有美感。

1. 音韵之美

语言内在的声音特性驱使人们在说话、写作时选择具有韵律的词语,以展现其魅力。音韵的最大功能就是把分散的声音组织起来,以增添语言情趣。其中的押韵就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读音或字母,使结构整齐漂亮,音律铿锵有力,增强词汇的和谐与美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押韵可分为头韵和尾韵。头韵是在一组词中用相同字母或声韵开头,能起到美学效应的修辞手法。《词典》中将“同甘共苦”译成share weal and woe,就是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要比译为share comforts and hardships更优美,因为前者运用头韵w,可以产生韵律美,增强表现力。同样,尾韵是使用词尾重读元音及其相随辅音相同或相似词的修辞手法。《词典》中将“不择手段”译成by hook and crook,要比另一条译义by fair means or foul更好,因为前者运用尾韵ook,音调和谐优美。

但《词典》将“能上能下”译成able to work either at the top or at the grass roots; be ready to accept a higher or a lower post;将“盛衰荣辱”译成prosperity and decline, glory and humiliation; rise and fall; ups and downs; vicissitude of life等可能就略显呆板、平淡。如尝试将前者译成prepare for promotion or demotion;后者译成bloom (boom) and gloom的话,听起来将更加和谐悦耳。

2. 节奏之美

节奏的反复使文本结构显得对称、平衡。傅雷(2012)认为,译文必须为纯粹之文本,无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之和谐;至节奏与tempo,当然以原作为依归。这里的“译文”可变通地理解为双语词典中的对应词。

比如,run neck and neck是《词典》中“并驾齐驱”英译的其中一个释义,因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与keep abreast of sb.;keep pace with sb.以及be on a par with sb.等释义相比,旋律更美,节奏更强。再如,business is business是“公事公办”的一条释义,字面上匀称工整,节奏感上要明显强于do official business according to official principles和not let private affairs interfere with public duty这两个释义。

如果《词典》能借鉴上述英译的义项选择,将call a spade a spade作为“实话实说”英译的选择对应词(原对应词为speak frankly; talk straight; tell sth. like it is),将diamond cut diamond作为“棋逢对手”英译的选择对应词(原对应词为meet one’s match in a game of chess—be well-matched in a contest),不但汉语成语的英译更加富有节奏感,而且译义体例更加体现一致性原则(惠宇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将diamond cuts diamond作为一个对应词,从语法规则来看是正确的,但成语属于习惯用法,有不符合语法逻辑的特殊情况,因此还是用原形动词cut为妥)。

(三) 汉语成语英译的“形美”表达——简洁、形象、工整之美

“形美”即形式之美,在编纂双语词典的汉语成语英译时,体现为选择简明扼要的对应词,同时也应注意形象转换、对仗工整、结构一致。这种“形美”建立在“形似”的基础之上,以体现两个民族的相似文化内涵。

1. 简洁明了之美

“形美”贵在简洁。“在无损词汇含义传递的条件下,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是任何双语词典必须遵守的编撰原则,不重视译词的简明性不仅会浪费词典的宝贵资源,而且会使译者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运用,有时还会节外生枝,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钱厚生1994: 199)汉英两种文字差异较大,汉语属表意文字,英语属表音文字。一般来说,汉语成语四个字居多,与相应的英语相比,显得言简意赅。因此在寻找合适的英语对应词时,能用英语词组的,就尽量不用句子;能用西谚的,就尽量不用解释,因为“翻译对应词可插入目的语的句子中,而解释性文字只是对源语词义加以说明而已”(李明,周敬华2001: 74)。

《词典》将“兵祸连结”译成ravaged by successive wars; war-torn; war-ridden;将“惊慌失措”译成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seized with panic; panic-stricken。汉英词典的编纂者们一般会给出多个对应词供词典用户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在前述这两个汉语成语译文中,有只用一个英语合成形容词就基本清楚地解释其对应汉语成语的意义,非常简明扼要。

但《词典》中有些汉语成语的英语对应词处理却比较烦琐。例如,“乳臭未干”译成still smell of one’s mother’s milk—be young and inexperienced; be wet behind the ears。借鉴《词典》对前两个汉语成语的处理,也可将其对应词译为合成形容词wet-eared。同理,可将《词典》“病入膏肓”的英译The disease has attacked the vitals.—beyond cure简化成incurable;将“地广人稀”的英译vast but thinly populated area; a vast territory with a sparse population简化成sparsely-populated;将“罪大恶极”的英译guilty of the most heinous crimes简化成last crime。在“鹤立鸡群”的英译like a crane standing among chickens—stand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后添加be a giant among dwarfs;在“红颜薄命”的英译beautiful women suffer unhappy fates后添加ill-fated beauty;在“心如刀割”的英译feel as if a knife were piercing one’s heart后添加grief-stricken或heart-broken等。这些汉语成语的英语对应词就具有简洁之美。

2. 借代形象之美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成语有很大差异,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因此寻找对应词时,必须做形式上的调整。Nida(2001)指出,不同的译文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对等。这就是说,不能用数学上的对等意义去理解“对等”,而应该用近似(proximity),即从功能对等的近似程度上来加以理解。当无法在对应词中再现或移植原语成语中的形象时,可用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并为词典用户所熟悉的形象,以替换原成语的形象,这样仍可借助译语中相应的形象,使译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相近或相似的语义联想,获得大体相同的艺术感受。许渊冲(1998: 35)认为:“语言为了求美,不妨失真。”思果(2002: 60)在谈论翻译时也有类似的表述:“译者为了读者,大胆改动原文的结构,达到翻译的目的,也不算狂妄了。”张柏然(2001: 32)指出:“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以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为其必要条件的。”因此,词典中对应词的选择也应体现文化互融。双语词典中对应词的形象之美不仅体现出词汇的意境,而且反映出汉英两大语系潜移默化的文化交融。

《词典》中“繁文缛节”选用插入对应词red tape,并配有描写性对应词unnecessary and overelaborate formalities对源语词义加以说明。red tape原指扎文件的红带,后引申为烦琐而不必要的手续,译义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词典》虽未将“掌上明珠”的对应词处理成英语中的the apple of one’s eye,但在该条成语例句中,词典编纂者采用转换形象的方法,使用了例句His daughter was the apple of his eye,以产生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外研社版《现代汉英词典》仅提供了a pearl in the palm; a beloved daughter 两条对应词,未采用汉英成语互译的手段)。

但《词典》将“声东击西”译成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 in the west纯粹是文本上的解释,欠缺美感。若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将aim at a pigeon and shoot at a crow作为英译“声东击西”的一条对应语,既对仗工整,又生动形象。又如《词典》将“人间天堂”译成heaven on earth,略差美感,不如也采用借代,将Shangri-La(香格里拉)或Arcadia(阿卡迪亚)作为一条插入对应词以供用户参考。双语词典编纂的“实质是两种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对应,是两种异域异质文化及思维的对话”(魏向清2005: 26),是在“不对等”的语言文化中苦苦谋求“对等”的理想。人类每天都在创新词汇以丰富原有词汇库,就像现在中国人对“鳄鱼的眼泪”“武装到牙齿”之类的说法已经习以为常一样,两种语言之间从语际转换到约定俗成需要时间的验证。

3. 平行对照之美

平行对照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反或相衬的语言单位平行并列,以求得一种匀称的形式美和强烈对比感的修辞手段。运用平行对照,可以起到良好的说理效果,可以揭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可以加强语势,可以使文句整齐美观,使言语音韵和谐,(徐鹏2001: 42)以体现结构类似、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形美表达效果。

《词典》使用对照的修辞手法,将“欲速(则)不达”译成more haste, less speed,比另一条对应语haste brings no success来得传神。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译成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have)。这两条对应词均采用了两个平行结构的英语小句,映射了对照之美。

但《词典》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译成pick up the sesame seeds but overlook the watermelons—concentrate on minor matters to the neglect of major ones则略显拖泥带水,该成语含义是“因小失大”,只不过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而已。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少数成语,彼此能在表达上巧合,喻义上对等。英译时可用译语中内涵再现手段,若取西谚中的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则长短整齐,对仗工整。当然若再配以解释性文字就形义兼顾了(惠宇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和吴景荣、程镇球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均收录penny wise, pound foolish作为一个对应语)。《词典》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成If one does not exert oneself in youth, one will regret it in old age; or laziness in youth spells regret it in old age; or idle young, needy old.最后一条对应语前后两部分显得整齐工整,但笔者曾见过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的译法,窃以为更符合平行对照之美。

(四) 汉语成语英译的“意美”表达——意境、意蕴、创意之美

“意美”即表意之美。从双语词典的汉语成语英译方面来看,通过比喻、用典和创新等手段来选择具有一定意境的英语对应词,通过沟通语用差异,变通灵活转换,获得等同或类似的词义联想,实现等效翻译,以传达相似的意美。

1. 比喻意境之美

在汉语成语中,有些往往以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等具体形象作为比喻,如动物、植物、地理名称等。这类成语通过比喻形象来描写特征、本质或阐述规律、哲理。汉英成语中比喻的使用非常频繁。鉴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词典编纂者们在处理一些汉语成语英译时,应该考虑意境转换,以获得生动形象的效果。对应词不仅要传达原词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美,表达出其表层意思,更要通过比喻等手段折射出原成语的意义和精神等深层含义,即达到“意美”的境界。

“班门弄斧”在《词典》中的一条英译对应语teach a fish to swim就强于其他两条对应语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teach one’s grandma (how) to suck eggs。第一条中出现了“班(Lu Ban)”和“斧(axe)”两个西方人不了解的形象,也许能够传递中国文化,但西方人还是较难理解这种比喻内涵;第二条采取了汉英成语对译,但英语喻意成分对于不少中国词典用户来说,比较“唐突”。而teach a fish to swim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更鲜明、更简洁、更生动地描述了本体,最为传神。又如《词典》将“一箭双雕” 的对应语处理成hi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喻义和结构都相同的两种选择,而且非常到位地完成了意境的转化。

但《词典》将“慢条斯理”译成slowly; leisurely; unhurriedly,虽简明,但过于平淡,如将at a snail’s pace作为其英译的一条对应词就更加生动形象。将“对牛弹琴”译成p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 audience; talk over sb.’s head,比喻形象性全失。英语中有类似的对应成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两者均指做浪费精力、徒劳无功的事,而且汉英成语中均含有两种名词的类比,具有“等值”效应。

2. 用典意蕴之美

典故泛指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典故使用适当,可以产生很好的修辞效果,既显得典雅风趣、含蓄有致,又使表达言简意赅、辞微旨远。而“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内容”(许渊冲2000: 2)。在双语词典编纂中,配合运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针对一些汉语典故寻觅功能对等或近似的对应词,汉语成语英译就能在对外宣传方面令西方读者产生相近或相似的语义联想和艺术感受,以达到形象具体、动态统一的境界。如彭宣维(1999: 128)就曾列举相似的原理:“尽管genesis一词的文化内涵跟‘开天辟地’相去甚远,但将其用作词典中一条参考义项的做法仍具其价值。”

我们在寻觅汉语成语的英译对应词时,应着力从西方相关背景知识中寻找创设联想意义,采用保存信息意图的方法来传递汉语成语中的文化信息,并将这种关联在英语对应词中再现。这样既能够保存汉语中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文化和典故,又能够使英语对应词在新的认知语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

《词典》将“沧海一粟”译成a drop in the ocean,将“口蜜腹剑”的一个对应词译为Judas Kiss(惠宇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和吴景荣、程镇球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均未收录这种译法)均源自《圣经》,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性和互补性,增强了翻译文本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但《词典》将“大发雷霆”译成be furious; fly into a rage; bawl at sb. angrily。其实这也可参考《圣经》,将raise Cain作为一条英译参考对应词。《词典》将“一败涂地”译成completely; suffer a crushing defeat; be routed。这也可采用源自欧洲征战历史典故的meet one’s Waterloo,此役军事天才拿破仑遭受空前大挫败。同样,将“偃旗息鼓”译成lower the banners and muffle the drums—cease all activities,还不如用bury the hatchet传神。该词组源于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结束战争讲和时采取的庄重仪式, 他们的作战工具是斧子(hatchet), 所以“埋斧子”特指停战。将“色厉内荏”译为fierce of mien but faint of heart; threatening in manner but cowardly at heart不如采用an ass in a lion’s skin作为一条对应语。这源于《伊索寓言·驴和狮子皮》的典故,讲述一头驴身披狮子皮在丛林中吓唬其他动物,后因叫声被狐狸识破的故事,该成语类似于“外强中干”,从英语字面上来看也通俗易懂。

不同的国家包含不同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文化的复杂性,特别是其中的成语典故,要全部通过词典来面面俱到地反映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各族人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共同性形成了相通、类似的文化现象。共同的认知经验使得各国人民对人类自己及外部环境达成一些共识。汉英两种语言中部分含有典故的成语有相似的结构、意义以及色彩。“汉语成语典故的英译应该注意既要尽可能再现原文的民族色彩,又要易于为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兼顾喻体形象和语言表达,以处理好形象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包惠南,包昂2004: 265)

3. 借鉴创意之美

艺术之美还贵在创意。“辞书编撰是一种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汪榕培1994: 3),而“创新精神是词典编撰的关键所在”(曾东京2009: 103),如果不以新鲜词语代替陈旧词语用作翻译实践,语言之间的交融就不能持续发展。汉语成语英译不但要字面对应工整,努力达到音美、形美、意美,而且还应“与时俱进”,及时借鉴影视节目、外报外刊、新闻报道等新鲜素材,寻求功能对等,创新汉语成语隐含意义的形象传递方式。

比如,《词典》将“拨乱反正”译成bring order out of chaos; set to rights; restore things to order略显平淡。元彪主演的电影《执法先锋》(RightingWrongs),讲述了主角为调查警署内部的贪赃枉法,单枪匹马深入虎穴替天行道的故事。如将righting wrongs作为其英译的一个对应词也许更具有创意。

又如,《词典》将“守口如瓶”译成keep one’s mouth shut; breathe not a single word; tight-mouthed; tight-lipped; discreet缺乏一定的创意。美国电影《魔鬼代言人》(TheDevil’sAdvocate)中有一幕: 米尔顿(Milton)向凯文(Kevin)发誓绝不将秘密透露,用了zip one’s lips这一表达。zip原意为拉链,在这个词组中用作动词。如也将zip one’s lips作为其英译的一个对应语,无疑会丰富该汉语成语的英语表达。

再如,《词典》将“好高骛远”译成reach for what is beyond one’s grasp; aim too high也显得过于普通。笔者见过一篇外报上用have two-star abilities with five-star ambitions来形容当前眼高手低的年轻人,表达传神得体,也不失为一种借鉴。

三、 结语

生动性原则中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三美”标准之间并非“非你即我”的关系,而往往体现为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翻译中也力求音、形、意“三位一体”、统一兼备,体现汉英成语互译的语言美。

汉语成语的英译既涉及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又涉及两种文化的交融,语言层面的问题仅仅是成语翻译的一个方面,而文化层面的问题才是更值得重视的问题,这是因为翻译过程是文化移植过程,文化内涵的转换是对应词选择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编纂中除了要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以外,还应尽可能保持汉语成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其民族特色,以语义相符、功能相似为客观标准,通过文化转换,求同存异,形神兼备,既保留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充分表达原文的意蕴,又自然、贴切、流畅地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本着内容与形式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反复推敲,权衡得失”(包惠南,包昂2004: 197),减少文化亏损,为词典用户谋求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平衡,阐释汉语成语所蕴含的美感,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 外文出版社,2004.

2. 傅雷.傅雷谈艺论学书简.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3. 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林明金,林大津.词汇文化对比与双语词典编纂.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 彭宣维.从“汉英词典”到“现代汉英词典”——谈我国综合性汉英词典的编纂.∥姜治文,文军.词典学与双语词典学研究.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 钱厚生.双语词典释义原则与问题.∥张后尘.双语词典学研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 思果.译道探微.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辞书部编.现代汉英词典.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10. 汪榕培.双语词典学研究大有作为(序言).∥张后尘.双语词典学研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1. 魏向清.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2. 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13. 徐鹏.莎士比亚的修辞手段.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14. 许渊冲.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再论发挥语文语言优势.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

15. 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中国翻译,2000(3).

16. 姚小平.汉英词典(第三版).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7. 雍和明.交际词典学.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8. 曾东京.双语语文词典批评研究.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19. 张柏然.当代翻译美学的反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20. Hartmann R R K. Four Perspectives on Dictionary Use: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Methods.∥Cowie A P. (ed.)TheDictionaryandtheLanguageLearner: Papers from the EURALEX Seminar at the University of Leeds.Tübingen:MaxNiemeyer,1985.

21.NidaE. 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2001.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215021)

(责任编辑李潇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