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音韵阐微》的编撰特点——兼论康熙皇帝的文化思想

时间:2024-05-07

黄雪晴



《音韵阐微》的编撰特点
——兼论康熙皇帝的文化思想

黄雪晴

摘要《音韵阐微》是清初“字音韵谱”四大文化建树之一,是小学类辞书编撰的代表作。该书在古音框架中暗含时音体系,且融入满语音素直拼的特点,创造“合声”反切,达到反切改良的巅峰。同时,康熙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以及崇尚中华正统文化的理念,也直接影响了《音韵阐微》的编撰。

关键词辞书音韵阐微编撰康熙

康熙皇帝在国家稳定之年,大力提倡文化建设,亲自部署编修的大型著作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字、音、韵、谱”四部小学类辞书是最为著名且影响最大的。四部书分别指《康熙字典》(本称《字典》)、《音韵阐微》、《佩文韵府》、《钦定词谱》(本称《词谱》)。这四部工具书被称为康熙朝四大文化建树,康熙皇帝倍加关注,亲拟编撰宗旨,并不断督问进程。

其中,韵书《音韵阐微》(以下简称《阐微》)始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雍正四年(1726)完成,历时十一年。该书由通晓多种语言且熟悉汉语音韵的康熙皇帝亲授编撰宗旨,精通音韵学的大学士李光地奉敕承修,其弟子翰林院侍讲王兰生编撰完成。

一、 《阐微》的版本、内容及编撰体例

今见《阐微》的版本主要有: 雍正六年(1728)武英殿刻本、清扬州诗局刻本、四库全书本、四库荟要本、四库全书珍本、淮南书局本、清末四川刻本。武英殿刻本为最早的官方刻本,今藏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天津、武汉、湖南等省市图书馆亦有藏本。四库所收及后来各家刻本,均以殿本为祖本。

作为一部着意传承正统的官修韵书,《阐微》在古音框架中暗含今音系统,代表的是近代通用的官话音系。在编排体例上沿袭“《切韵》—《广韵》”系韵书的框架模式,而为了便于安排暗含的时音,局部也会有调整。韵书正文的体例安排如下:

1. 声调分类。全书18卷,首先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 平声六卷,上声四卷,去声四卷,入声四卷。

2. 韵类排列。四声之下分韵,承用《五音集韵》和《古今韵会举要》格局,仿《佩文韵府》分韵,在平水韵106韵基础上,将“殷、隐、焮、迄、拯、证”六韵独立,实分为112韵。

4. 韵字列法。《阐微》只收17366个被释韵字,也可称“被注字头”,比《广韵》还少五千多字,收常用字而少收生僻字。将这些字分为同音字组,归属112韵相应各声母(等)之下,同音字组代表字即传统的“小韵韵目”。代表字下详注音切并简单释义,其余同音字只释义不注音,有特殊音读者才做说明。

5. 音注体例与内容。《阐微》小韵韵目下,先释音后简单释义,有释形者附于后。即字头下首引《广韵》《集韵》反切,之后依情况不同分别用“合声、今从(旧切)、今用、协用、借用”五种术语加注新造反切。引用反切是存古音,加注(今从)反切表示当时读音,也就是《阐微》的时音系统。此外还有少数字音复杂的,用注“某字平声、读若、《韵会》音某、《洪武正韵》音某、《韵会》反切、《五音集韵》反切”等方式,尽量说明该字的准确读音。然后是在各处按语中准确划分各韵字属于“四呼”的哪一呼,是对《阐微》时音韵母的间接标注,是《阐微》中最具近代意识的注音方式和内容,是研究《阐微》时音系统最重要的音读数据。

二、 《阐微》的特点与价值

《阐微》作为清初所修的一部官方韵书,历时十一年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小学类三”称其:“惟辨别毫芒,巧于比拟,非古人所及耳。自有韵书以来,无更捷径于此法者,亦更无精密于此书者矣。”总体看来,《阐微》主要有以下特点与价值:

1. 韵书编撰宗旨: 融入满语“音素直拼”,“一古一今”两种音系并存

《阐微》是一部由康熙皇帝亲定宗旨而编撰的官修韵书。康熙皇帝通晓多种语言,又熟悉音韵,作为皇帝,要继承汉文化的韵书正统,作为满族人,又要求在当朝韵书中表现时音并融入拼音文字的“音素直拼”优点。深通音韵和南方闽语的李光地秉承康熙皇帝的旨意,与弟子王兰生反复摸索,精心设计编撰原则和凡例,最后由熟悉北方官话的王兰生实际编撰,历时十一年而成书。《阐微》一书的编撰宗旨是“不遽变古”而表现时音,即在传统韵书框架下暗含时音系统,形成一古一今两种音系并行于书中的局面。

2. 韵书时音系统的具体表现: 不有心以立异,不迁就以求同

《阐微》在传统音系框架下附列时音内容,是编撰者着意编制一部既不违古又合今用的标准韵书。具体做法是,除了在旧韵目下明确分“开齐合撮”四呼的新内容,用凡例、按语来交代时音的变化之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用“新造反切”的方式来表现时音与旧音的不同。每个同音字组代表字(小韵)字头下首列《广韵》《集韵》反切以存旧音,后面再用“合声、从旧切、今用、协用、借用”五类反切来表现今音系统。这与《古今韵会举要》在中古音系框架下附列“字母韵”体现时音系统有相似之处,说明以传统韵书框架形式出现而暗含时音音系的编撰思路是有所传承的。

3. 韵书编撰价值: 科举考试的用韵标准,汉语新型注音法的开拓者

从政治传统上看,唐代有《唐韵》、宋代有《广韵》和《集韵》、元代有《蒙古字韵》和《古今韵会举要》、明代有《洪武正韵》。历代官修韵书的作用主要有二: 一是用作科举考试的用韵标准;二是建立官方认同的标准语音,使其通过政治影响达到正统地位。《阐微》是一部官修韵书,是清初“字、音、韵、谱”四大文化建树之一,是可用于科举考试作为用韵标准的韵书,也是可用以审定时音音读的韵书,在当时是具有权威地位的。

纵观汉语注音史,《阐微》合声反切到达了反切改良的巅峰。既吸收此前历代反切改良的优点,又有自己的创新,有音理依据,有明确的拼切规则,有大量的改良成果,最大限度地接近“音素直拼”,为纯粹音素直拼的字母拼音法的产生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充分的准备,可以说是汉语新型注音法的开拓者。《阐微》的优化反切一直影响清以后反切注音的应用,以致现代的《辞源》《辞海》初版都还用《阐微》的反切来注音,汉语第一套“老国音”注音字母方案也是以《阐微》6500多个常用字的读音作为审定标准的。然而,严格意义上的“合声”反切仍然能产性不强,充分揭示了汉字反切注音法的局限性,证明了反切注音法必然走向拼音字母化。因此,《阐微》也是传统反切注音法向现代字母注音法过渡的一座不可缺少的桥梁。

三、 康熙皇帝与《阐微》的编撰

满清政权建立之后,汉语仍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且逐渐影响“入侵”而来的满语使用者们。康熙对此深为忧虑:“此时满洲,朕不虑其不知满语,但恐后生子弟渐习汉语,竟忘满语,亦未可知。”[1]满语如何在汉语的包围中继续生存,在康熙看来,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政权的巩固。他十分重视满语的普及,于十二年下旨纂修满文辞典《清文鉴》,三十五年之后是书告成。除了专用的满文辞典外,官修韵书融入满文的拼读法,似乎可以作为另一种推广满文的辅助途径,至少也能满足康熙“满文也有优势”的心理。因此,一部以定音为首要任务的韵书的编撰是势在必行的。这部韵书既要为儒家正统文化的传承者们接受,又须不降低满族文化的地位。

1. 康熙与《阐微》的编撰体例

康熙虽然主张吸收满文音素直拼方法来改良传统反切,但在编撰框架上,他坚持“修正统韵书”的观念,无论内容怎么改革,韵书体制一定要继承《切韵》(《广韵》)系韵书的正统形式,“不遽变古”,不愿留给人他是“非正统”的感觉,这是一切外来统治者的共有心态。

事实上,《阐微》从编撰宗旨到体例安排,李光地无一不征求康熙的意见。在《覆发阅韵谱式样札子》和《覆发阅王兰生所纂韵书札子》中,李光地详细地向康熙请示韵书编撰的纲领性问题。从《阐微》最终的成书面貌来看,李光地试图编一部“独昭我文明”的纯时音韵书,但这一想法被康熙“不遽变古”的思想所否定。《阐微》在编排上最终依康熙之意,韵部仍存一东二冬之旧,每韵列字以三十六字母为序。同时,康熙也采纳了李光地“音虽从时,部伍仍旧”的变通性提议,支持在维持传统韵书面貌的同时,将时音体系纳入韵书之中,这就决定了《阐微》暗含一古一今两个语音系统的特点。

2. 康熙与《阐微》的反切改良

康熙熟悉多种语言,认识到中国传统字书、韵书在释义、标音时会受到时地因素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朕尝参阅诸书,究心考证,凡蒙古西域外洋诸国,多从字母而来。音由地殊,难以牵引。大抵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物类(人声)之象形,寄于点画。今欲详略得中,归于至当,……”[2]他还认为蒙古、西域、外洋诸国所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与中国的汉字不同。字母就是指拼音符号,是表音文字;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最古老的汉字则是象形文字。“天地元音、物类象形”是文字的音、形两个重要方面。康熙试图将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优点融合起来,编一部“详略得中,归于至当”的字书(《康熙字典》)。这一指导思想,从本质上来说,与《阐微》的反切改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阐微》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满文十二字头的音素直拼原理吸收到传统的反切中来,大量改良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韵书反切系统。改良后的“合声”类反切趋于简化,容易拼切。《阐微》“合声”反切改良思想的来源与方法依据,当与康熙强调的满语“两字合音”的特点有关。康熙认为:“中国平、上、去、入四韵极精,两字合音不甚要紧,是以学者少,渐至弃之。问翰林官,四声无不知者;问两字合音则不能知。中国所有之字外国亦有之,特不全耳。”[3]汉语不重视元音、辅音直接相拼的“两字合音”,而满语重视。满文正是表音文字的一种,康熙正是由此而看到音素直拼的长处,而着意移植到反切改良中来的,《阐微》的编撰宗旨肯定是有康熙的意见在其中的。雍正在《阐微》序中也强调了《阐微》与国书满文的渊源关系:“以国书合声之法出于自然,足以尽括汉文翻切之要妙也。”

《阐微》“合声”的具体原则是: 反切上字取支、微、鱼、虞、歌、麻六韵中同呼法字,反切下字清音取影母、浊音取喻母同声调字。即用无辅音韵尾的阴声韵字切零声母字,剔除上字冗余韵尾和下字冗余声母的障碍,使拼切更直接顺畅。例如,《阐微》卷二清母灰韵“猜,《广韵》仓才切,《集韵》仓来切,合声雌哀切”。这种原则非常接近满文的音素直拼方式。因此,《阐微》虽然是李光地承修,其学生王兰生编撰,但反切改良吸收满文音素直拼的优点,这一想法应该是康熙提出并坚持实施的。这一点对《阐微》的编撰宗旨和价值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其实,除了《阐微》,在清初的史料中,总能看到康熙在纂辑字典、韵书、类书等小学类书籍过程中亲自指导的痕迹。小学类典籍是经学的基础,经学又是儒家文化的典型产物,因此备受康熙推崇和重视。他从小学习汉文化,对经学、小学、琴棋书画等,都十分精通。他包容、宽广的帝王胸怀,不仅仅是统治的需要,也是形成“康乾盛世”和“乾嘉之学”文化气质的基础。

附注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4.

[2]、[3] 清实录.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1985.

参考文献

1. 李光地,王兰生(清).音韵阐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0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 林庆勋.《音韵阐微》研究.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1988.

3. 忌浮.《音韵阐微》的反切.∥中国音韵学研究会,汕头大学文学院.音韵论集.北京: 中华书局,2006.

4. 叶宝奎.《音韵阐微》音系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99(4).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430040)

(责任编辑郎晶晶)

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

学术研讨会及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

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

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及中国辞书学会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拟于2016年7月上旬在黑龙江大学联合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上海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承办。会议议题为: 1) 辞书(语文、百科、专科)编纂理念、手段创新;2) 中外辞书编纂史与词典学史;3) 相关学科理论在词典学中的应用;4) 辞书编纂、编辑和出版的数字化;5) 大数据背景下的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6) 词典学课程体系建设与辞书人才培养。

请有意与会的代表于2016年5月10日前将论文或论文提要以电子邮件方式(标题请注明: ××论文提要)发至邮箱cidianxue2016@163.com。会议联系人: 杨凯,电话: 021-62472088-233,13045659415(手机);刘煜,电话: 15828283606(手机);张春新,电话: 13206661493(手机);叶其松,电话: 13654665933(手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