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第四届汉语辞书高层论坛”会议纪要

时间:2024-05-07

李连伟 亢世勇



“第四届汉语辞书高层论坛”会议纪要

李连伟亢世勇

2015年10月9—11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汉语辞书研究中心第四届汉语辞书高层论坛在鲁东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鲁东大学文学院院长亢世勇教授主持,李清山教授、田立新副司长、张世平研究员、李宇明教授、董琨研究员和周荐教授等先后致辞。

本届论坛邀请北京大学马真教授、陆俭明教授、俞士汶教授、袁毓林教授,河北师范大学苏宝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董琨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宋作艳教授,鲁东大学亢世勇教授等做了主旨发言,与会学者、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讨内容涉及辞书释义、辞书词类体系、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词汇语义研究、辞书编纂现代化等,现将本届论坛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北京大学马真的报告为“说说目前辞书的释义”。报告认为释义是辞书的灵魂,对人们正确了解并运用语词关系极大,尤其是对外族或外国学习者而言。马真指出,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几部辞书在词的释义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义项缺漏、误将句法格式义归到句法格式中某个虚词上、表述不恰当不准确、不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等问题,并分别举例进行了说明。报告最后提出,在词汇研究上应多注意词的具体用法的研究,特别是词使用的语义背景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汉语教学,并将有助于编纂用法词典,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语文辞书释义的质量。

河北师范大学苏宝荣报告的题目为“‘动+名’偏正式复合词的结构义及其释义研究”。报告认为在汉语的词类充当句法成分方面,有词的常规用法与非常规用法两种情况。他提出,汉语“复合词结构和句法结构是平行的”,汉语动词在句法中的基本功能是做谓语,其作为语素构成双音复合词时,“动+名”的自然组合通常构成动宾关系,这属于常规用法;而在“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中,动词性语素充当了名词性语素的定语,这是一种非常规组合。这种特定的非常规组合蕴含着复杂的结构义。报告揭示了“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隐含结构义的八种类型,指出“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实质上是一种紧缩形式,并说明了对复合词结构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北京大学俞士汶报告的题目为“两部词典的词类体系与词语归类之比较”。报告介绍了这项工作的目标,即全面比对《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电子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这两部词典的词语分类体系以及数以万计词语的实际归类结果。报告还介绍了词类体系比较的做法,比如机器辅助人工比对、人工辅助机器比对等,并展示了已经取得的数据,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总结出了两部词典存在差异的各种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宋作艳报告的题目为“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词汇语义研究”,主要探讨生成词库理论在汉语词汇语义研究中的应用。宋作艳对汉语中的各种复合名词进行标注,建立词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目标是从物性信息、自然类与人造类的角度揭示汉语复合名词的构词、释义模式,从而为未登录词的自动释义以及词典释义服务。其中主要涉及名名、动名、形名偏正复合词和类词缀构词,并重点对名名复合词和类类缀构词做了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还从生成词库理论的角度考察词典中的释义模式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董琨报告的题目为“关于辞书释义的若干问题”。报告引述王力在《理想的字典》一文中针对《说文解字》释义“合理的方法”方面进行过的归纳,如“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写、譬况”等,并认为这些释义方式对于现代辞书释义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并分别举例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董琨重点提出了辞书释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如释词层次、词性、泛指义与专指义、单字释义与复词的照应、义项次序、释义的修改、及时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等,并以翔实的案例分析,论证了辞书释义的修改无止境,是辞书原创性的集中表现,是辞书质量优劣、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尺。

北京大学袁毓林报告的题目为“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名词的词典释义和词义辨析——兼谈动词、形容词的概念表示和词义解释”。报告认为对于词典编纂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词语概念意义的界定。报告在生成词库论的指导下,对名词的词典释义和词义辨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报告指出,现有词典对一些复杂语义类名词的义项的分立和释义不太完善,而物性角色描写体系可以为义项的分立和释义提供依据;并且,同义名词的词义辨析,也可以利用物性角色这种基于分布的组合与搭配知识。此外,报告还涉及动词和形容词的概念表示和词义解释问题。报告指出,论元结构知识可以为动词和形容词的概念表示和词义解释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

鲁东大学亢世勇报告的题目为“我国辞书编纂现代化的现状及趋势”。报告从辞书编纂现代化理论、语料库建设、计算机辅助辞书编纂系统、电子词典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我国辞书编纂现代化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总结分析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我国辞书编纂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及问题解决的思路,即建立本土化的辞书编纂现代化理念、语料库建设向综合语言知识库的方向发展、实现半自动化的计算机辅助辞书编纂系统、开发丰富多样的电子词典与网络词典、构建适合辞书事业发展的人文环境。

本届论坛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新的研究问题及视角,同时对辞书编纂实践中的辞书释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法。本届论坛学术交流深入开放,异彩纷呈,无疑是一次学术盛宴。

(鲁东大学文学院烟台2640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