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邱 强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自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政策鼓励和规划指导的基础上,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高校所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立德树人的工作实效。“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治国理政之道、全面诠释“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思想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得到了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现实困境及如何优化等难题。基于此,文章在全面阐释“财政学”课程思政内涵、生成逻辑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其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推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提升路径,以期助力高校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改革,实现育人与育才高度契合的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是指依托课程这一载体,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充分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上[1]。从本质上看,课程思政就是一个思想引领、品格塑造和人生导向的价值教育过程[2],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有效打破思政课“孤岛效应”,推进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财政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是指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深挖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承担起对学生价值观培育和精神塑造的职责,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从生成逻辑看,“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专业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优势。首先,“财政学”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是阐明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我国财税政策法规和财政运行状况,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与方法分析认识客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和培养目标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3],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经国济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其次,“财政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财政学”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或公共部门的收支等分配活动及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等,而从事公共经济管理的人需要有公共意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意识,增强政治认同和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教师应在财政法治问题讲授中,开展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意识。最后,“财政学”课程的属性特点要求教师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学科属性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近年来,尽管许多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在“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但是,在落实层面还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核心因素,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及其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的质量和育人效果。然而,实践中却发现: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深度不够,认为专业课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学校已经提供思政课等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加之专业课时间有限,教师只是将课程思政作为额外任务,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虽有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但自身的建设能力不足。“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够从课程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同时还能准确、恰当地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将价值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但目前从事“财政学”课程教学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与素养,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离课程思政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受益者,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然而,实践中却发现:一方面,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对“财政学”课程中讲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说教和灌输,而且占用专业课程时间,影响专业水平提升,进而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相对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在“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群体特征的准确把握和充分沟通,没有根据其身心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内容、方法和案例设计,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使得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课程内容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不能引发其深度思考,导致课堂枯燥乏味,与学生的需求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充分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财政学”课程具有思政育人的天然优势,体现在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然而实践中却发现以下问题。一方面,“财政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不系统。“财政学”课程内容一般可以分为财政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及国际财政等不同板块,每个板块都有不同的思政元素侧重点。如何对这些不同的思政元素实现应挖尽挖、应挖尽精,关系到课堂教学育人的效果。但在目前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和整理“财政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4]。另一方面,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效果有待提高。如何在挖掘专业课所蕴含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教学融入,使其作用于学生,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关键在于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从当前“财政学”课程思政授课实践看,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还不够充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没有建立起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在问题设置、课堂互动、场景设计等方式上安排不够恰当,导致两者联系较为牵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嵌入不够深入流畅,缺乏深度分析,不能产生共鸣和引发深度思考,最终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恰当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背后的人文价值进行讨论和反思,要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然而实践中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财政学”课程仍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翻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仍处于从属地位。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思政、学生听故事”层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还比较简单,效果较难保证。第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缺乏多渠道、多维度、立体式和系统性的教学手段。第三,“财政学”课程过多关注理论教学,而忽视了社会实践教学。学生“只读书不行路”,难以增加感性认识,难以深入了解和理解社会现实。
效果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重要举措和保障。然而实践中却发现以下问题。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相对于专业知识的评价体系而言,对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的评价较难把握和量化。故而,多数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重前期工作推进、轻后期效果评估,只认识到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应加强重视,但未构建出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和反馈机制,从而难以有效评估“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难以为各项考核提供有效依据。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激励机制缺失,尚未纳入现有考核评价、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各个环节,也未与教师个人的绩效挂钩,从而抑制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5]。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应抓好制度保障建设,坚持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健全支持保障体系。然而实践中却发现以下问题。一方面,“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形成具体可行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从而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制定、教材选用、教案编写等关键环节未能发挥顶层指导和管理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还缺乏有效组织和支持保障。部分高校未能落实主体责任,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组织推进,以及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案,尚未形成学校党委—学院党委—教工党支部三级联动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也未能明确和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各协同主体的责任,继而影响协调相关政策配套、统筹各类资源投入“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严重制约了“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针对上述现实困境,高校应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有关要求及专业特色,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思政元素的挖掘质量与教学融入效果、建立健全效果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强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支持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以期实现“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提升,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为此,必须要组建一支具备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确保“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讲,一是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多渠道帮助教师消除思政认知误区,引导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完美结合,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塑造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主动把价值观培育和精神塑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增强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二是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高校可通过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现场教学观摩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与示范课程评选、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等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同时,应搭建校内外“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典型经验的互享互通,促进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的对象是学生,应注重把握学生群体的特征,着力提升其课堂参与度与满意度。具体来讲,一是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投入,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善于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接受习惯。二是要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所思所想,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其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在讲授“财政学”课程理论知识时,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将深奥的理论联系鲜活的现实并进行阐发,在案例选取时,可以使用与学生生活相关及其感兴趣的案例,保持内容、形式、视角上的新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三是通过师生交流、问卷调查、学生网络评教等方式收集有益建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完善“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满意度。
思政元素的挖掘质量是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关键点,事关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此,要充分挖掘“财政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设计。具体来讲,一是充分挖掘“财政学”课程思政元素,充实和整合到现有知识体系和内容中。除了需要强化教师个人的自我探索外,还要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即组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研讨,集体收集、筛选并确定可以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方案中,以实现思政育人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以便在教学中精准投放。二是找准契合点,提高教学融入效果。教师要立足财政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总结课程思政建设规律,弄清楚思政元素和“财政学”课程融合的内在逻辑,以及符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等,从而避免思政元素植入的碎片化、肤浅化和牵强化等问题,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入效果。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与学相统一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具体内容,依据学生的接受特点与成长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讲,一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坚持以学生真学、真懂、真用为最终目标,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师生角色互换、情境创设等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6]。二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设置讨论议题,讲解热点、难点问题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相结合[7],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要抓好实践教学工作,实现课程思政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教师可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关注财政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增进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激发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经国济世的责任感,培养出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效果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提升价值引领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具体来讲,一是要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重要性。课程思政的评价既可以对学生的思政素养发展给予实际的反馈,也可以让教师对课程育人的成果做出反思和改进,从而为完善课程思政相关制度提供参考。二是构建科学可行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学生思政素养的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因此,课程思政效果评价要围绕这一中心,从反映学生思政素养发展的各个维度展开,进行评估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运用的探索和实践,注重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并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三是健全课程思政激励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表彰中突出课程思政的量化要求,充分调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度建设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和保障性的功能和作用。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制度保障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健全支持保障体系。具体来讲,一是要全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向,做好顶层设计,抓好工作规划;同时结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制定落实“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具体实施方案,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培养方案、教材选用等关键环节发挥顶层指导和管理作用。二是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门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构建学校党委—学院党委—教工党支部三级联动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同时,加强高校相关政策协调配套、统筹各类资源投入课程思政建设。三是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推进各学院、各部门、各专业、各课程共建共享课程思政素材库的协同联动,加强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整合资源,为深入推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持。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教育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财政学”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学科优势和生成逻辑。当然,课程思政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要推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协调配合,并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