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4-05-07

邵波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调整与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高考大类招生、本科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等环节上,均需要全面地对接全新的学生培养方案,以适应新文科建设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文科;汉语言文学;学生培养;大类招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10-03

新文科理念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目标直指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针对传统文科教学体系,新文科建设旨在形成文科大类,交叉互渗,并把现代信息技术理念应用于文学、哲學、语言、管理等学科门类之中,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人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个培养在现代社会主要是知识导向的,但也是含有价值取向的。为了更有针对性,这里着重就价值取向来讨论,也就是聚焦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职能来讨论,因为以价值取向为主要特征的立德树人可以认为是文科相较于理科更重要的职责”[1]。

一、新文科理念下的高考大类招生

新文科建设理念与我国2014年开始试点改革的高考大类招生在某些层面上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补充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面对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应该思考如何走在“前端”获得优质生源的问题,因为无论是高考大类招生的普及与推广,还是新文科高等教育建设的发展趋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专业在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和入学后学生的专业分流情况。因此,在新文科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如果考虑到高考之前,显然对本专业的生存、发展和学生层次的选择具有了主动权。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与高中的结合部分便是人才争夺的“桥头堡”,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与高中完美衔接,通过主动宣传以求得更优质的生源。从高校与高校结合的角度出发,应该选择更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授和专家“下沉”到高中,通过选修课、讲座、宣传等介绍本专业的基本情况、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专业选择、大学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讲解,与高中生进行直接接触。其中,要抓住高中生的兴趣点,比如文学、写作、诗歌等容易在学生中激发共鸣的专业,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定向讲解。另外,针对高校志愿的选择,可以适时推出大学介绍、大学生活、大学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业讲座,并配合学校、学院的公众号、QQ群等进行定点问题的解决,使高校与高中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加之在高中学生、家长圈中的口碑作用,会形成学生上下届的连锁反应,促成本专业招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方面,无论是高考大类招生还是新文科建设理念,都是通过高等教育以获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其实质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工具式的人。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和新文科建设,便是将高中学生“志愿定终身”的机械模式,转变为不但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创新人才。具体来看,高中阶段打破文理分科的考试制度,以学生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高考考试科目,同时,要求高校联动发展,设置更加灵活、合理的本科课程:大学1~2年级新文科培养主要以基础课程学习为重点,拓展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予以重视,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与历史、哲学、艺术、管理等专业相配合,加强跨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和专业选择度。经过两年的新文科培养,步入大三阶段,引导学生专业分流,推进分流后的专业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多学科交叉互融以达到多元发展、专业发展、创新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与大类招生相融合发展,正是对大类招生过程中家长和学生呈现出的考试学科选择的工具化倾向进行纠偏,以高校新文科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选择的价值性转向。以此为契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立足传统专业发展优长,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大类招生和新文科建设,发挥文学专业的特色,做好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和未来专业教育的衔接——从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的角度关注基础教育的文学培养、美育培养、思政培养,同时,在专业教育中加强本专业的文学知识体系、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实践体系、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从而打破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通识性教育、学术性教育和技术性教育之间的壁垒。

二、新文科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和建设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突出了新的学科范式和新的教学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在新文科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范式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其中本专业的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第一要务。当然,这种课程改革在融入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并不是刻意寻找相关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桥梁”,而是以本科教学、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具体问题为导向,自然相融。

因此,教学课程改革和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学科的限制,实现跨学科的课程改革。例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第一,要根据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对大一、大二的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柔性制定课程方案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保障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长久为之奋斗的理念;第二,教学与科研要紧密结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土壤”中综合探索适合学术研究、思政教学、文化推广、美学美育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扩大本专业的学术、教学视野;第三,课程改革要将优势专业、特色专业跨学科融合,打造品牌效应,利用大众传媒对教学实践进行包装和宣传,如古诗词吟咏、读书沙龙、创新写作等,从而形成社会影响力;第四,课程改革还要加强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融合发展,深挖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内驱动力,如文学院可以通过本、硕联合培养的模式,与教育学院、俄语学院、师范类院校、重点高中合作,开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规划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新文科的课程改革之新,还应当以新的教学技术为支撑,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文科主要遵循解释学的研究范式,学科发展主要依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合和解释。而新文科则旨在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开辟文科发展的新视野和新领域”[2]。“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进入各个学科,人文社会学科深受影响。在此背景下,‘新文科特别强调新技术。就学术研究而言,例如传统历史研究强调考证,强调做卡片,强调资料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了这种学术研究方式”[3]。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本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字化的应用和技术化的普及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需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予新视野。这种数字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体系的融合是全领域、多维度、深度化理念的碰撞,可以极大地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技术手段,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例如,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中非常热门的“创意写作”课程,便是借助新媒体、影视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科技,异军突起。究其原因,一方面本课程自身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优势,注重文学修养、文学艺术和文学底蕴的积淀,以及对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影视的多元把握,所以,学生文学创作基本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能力都具有较高水准;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个时代高速发展的网络媒体技术有着切身的体悟和认同,能够异常敏锐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潮流等文化创新应用于创意写作。因此,在文学创作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过程中,创意写作主动向网络文学、影视创作、文学直播和读书公众号等方向进军,运用技术媒介打破了文学作品“发表/阅读”的传统限制,甚至将文学创作、发表、接受阅读变成了即时性的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和文学的想象空间。

三、新文科理念下教学实践的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培养人才是中心,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教学规律和就业前景,实践环节显然是本专业的发展局限。针对教学实践,文章以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为实例展开论。

2015年9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学实践中心成立。这是黑龙江省第一个文科教学实践中心,它是在国家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文科建设的号召下,在全国各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的大背景下成立的。文学院相继组建了四个教学实践平台:明天诗社、幕启戏剧社、点墨书画社和创意写作中心,力图融合全院乃至学校的教学、师资资源,搭建一个师生课上教学、课下互动、网络交流的新型立体的教学模块,让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在对文学经典的演绎中,加深理解,拓展新思路。

明天诗社成立大会以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师、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张曙光教授的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开展,邀请了许多省内著名诗人到场亲自朗诵其代表作品,并伴有阅读经典、学者讲座、专家访谈、签名赠书等多种环节,学生零距离地感受到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诗人的魅力,丰富了学生对中国新诗的了解和认识,弥补了课堂教学单一、不接地气的不足。明天诗社的成立初步建立起了黑龙江大学学生与中国当代诗坛的话语联系,形成了一个开放、多元、互补的诗歌现场,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和爱好程度,同时,将龙江诗坛上活跃的诗人带进高校校园,使之以诗人的身份加入教学活动当中,改善教学与实践、高校与社会的脱节状态,从而进一步缩短了诗与生活、诗人与学生的距离,完善了高校校园人文精神的建设。

针对课堂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授,学生有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领悟,在理论上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为了使明天诗社的活动常态化、专业化,并履行教学实践中心的发展宗旨,也会在课堂同步进行相关的诗歌活动。例如,每年3月24日至26日的“海子诗歌节”便成为学生回归诗歌的一场文学盛宴。明天诗社联合校园其他社团共同组织相关诗歌活动,打造黑龙江大学的诗歌文化品牌,让学生感受诗意的氛围。每年的传统活动是举行有关海子、青青爱情的大型讲座,通过讲座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扩大诗歌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使学生走出课堂并在诗歌节的大氛围下读诗、谈诗、写诗,同时在实践的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有喜爱专研诗歌理论、评点诗作的学生可以举办学生诗歌研讨会,以学生为主角模拟学术会议的形式,切磋交流,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力和领悟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诗歌实践、诗歌批评能力,增加高校校园文化的活力,建设新文科和现代化大学。

为了加强校园诗歌活动与社会创新实践的对接,教学实践中心力争立足高校、走出高校,积极参与龙江文化创新活动。“世界读书日”期间,明天诗社与黑龙江卫视在中央大街犹太老教堂共同举办了大型读书活动,进行了朗诵诗歌和读书经验交流,通过与黑龙江卫视的主持人同台演出,锻炼了学生的诗歌朗诵、舞台表演等能力,也使其对龙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针对当今社会网络媒介高度发达的现实,为了更好地传播诗歌,明天诗社也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教师和学生把原创的诗歌通过公众号的形式加以推广,同时,也将优秀的诗歌、诗歌批评、文学公众号和当下诗坛的动态通过公众号转载,使课堂的教学手段不断与时俱进,将资料动态更新到课下的实践之中,让学生有资料读、有范围读,读经典、学经典,将公众号变成一个校园读诗交流圈的信息共享平台。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黑龙江大学宣传部、校团委、文学院、教学实践活动中心、明天诗社在黑龙江大学音乐厅举办了大型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新诗百年”主题诗会。诗会回眸新诗历程、重读诗歌经典的创新实践,凝望百年新诗,激扬诗意龙江。教师和学生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排练,通过诗剧、演唱、朗诵等创新形式深度再现新诗的经典诗篇,将观众带入时光隧道,共同回味新诗的百年意蕴。此次诗会也是响应黑龙江大学创新教学号召的一次有益尝试,是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学实践活动的一次汇报演出。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4]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的理论创新,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要不断突破陈规,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锐意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

[2]莫蕾钰,王硕旺,汪诸豪,等.新文科的使命、愿景与实践探索[N].光明日报,2021-01-01(6).

[3]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76.

[4]***.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講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 编辑∕丁俊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