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07

陈伟芝

摘    要: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革与机遇,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难题,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出专业水平与道德素养双高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外贸人才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19-02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围绕课程思政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将教学育人的规律、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相结合,综合运用于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時代价值。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内涵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为核心的一整套智能化技术与社会、经济、生活及教育各方面相融合,并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课程思政”是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政价值理念、道德情操以及精神追求的课程改革与优化,以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是基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育一体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实现人才培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思政的融合,则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构和优化,促进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策略与方法手段、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的重大变革。“互联网+课程思政”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与互动,学生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汲取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和交流的开放性、平等性,有利于开发课程思政新资源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与学习方法。通过互联网技术联结各种智能教育终端和学习平台,能够实时汇聚海量教育教学大数据,以便教师快速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基于学生的共性和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互联网+”的嵌

入,有利于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的课程思政教育“双主体”模式,有助于打造网络大思政的新团队、新品牌。

二、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互联网+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的新范式[1]。然而,目前针对“课程思政”“‘互联网+教育”的研究较多,关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尚未完全树立起来,因此,在“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临着建设与运行推进难、融合与共享程度浅,以及评价与激励效果弱等一系列问题。

(一)专业教师队伍的育德育人理念及能力不足

“互联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对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及更高挑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育德育人目标。而在专业课教师的传统认知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的范畴,与专业课无关, 部分专业课教师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认识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或者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为思政而思政”的问题,方法单一生硬,不知道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难以实现“溶盐于水”“春风化雨”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专业课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和理论基础,但是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和经验比较匮乏,没有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教学,其教育主体的育德育人价值发挥受限,急需提升网络素养,掌握互联网特点,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交流技巧,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

(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尚未形成同向同行合力[2]

目前,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只注重本课程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课程的素质目标中缺少思政元素的融入。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几乎没有在课程思政育人的方向、方法等方面进行过沟通与联系[3],专业课与思政课在思政育人上各自为政,缺乏有效衔接,未能发挥互补优势去深度挖掘专业课程内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能形成思政育人的同向同行、双向贯通、协同共振合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没有真正建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一些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思路和措施无法落实,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建立切实可行的思政育人体制机制,导致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政策和规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在落实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过程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标准指标不尽合理,考核评价方式和视角单一,无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的以评促建和激励作用。

三、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专业教育向专业育德育人转化,这就需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类课程如何相互支撑构筑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体系、各门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思政教学目标与任务如何科学设计[4]、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如何有效结合的路径、课程思政的课堂表现形式和教学载体如何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和积极实践。

(一)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抓准抓实“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要重视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课与思政课缺乏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问题。因此,应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对外贸人才的培养要求,开展体制机制研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内化“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明确专业课程的思政素质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调整课程设置,构建思政课、专业课及第二课堂等其他职业素质课程的协同创新机制。

(二)开展课程标准目标引领的中层设计

在中间层面,课程标准承载着教育的理念与理想、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规范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其建设必须与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相协调,必须与文化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国家教育理念发展相协调。因此,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设计并制定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民族自信,增强学生建设外贸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业务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从教学模式方法上做好底层教学设计研究

推进“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还应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开展大量的底层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设计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个性特征,有序安排教学要素,设置学习情境及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最终让学生有效地达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它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为宗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5]。因此,应充分挖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丰富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以拓宽学生全球视野,厚植爱国情怀,增强道德修养,春风化雨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可见,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自上而下,搭建好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的层面明确思政育人标准,学校层面健全体制机制,配套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教师层面则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各方合力,实现专业课及思政课同向同行,全员、全程参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改进完善,最终实现育德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卓宏明,蒋仲仁.“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专业课教学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9(4):108.

[2]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思想教育研究,2018(4):110.

[3]李卫东,黄祐,黃金燕.高职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思政育人机制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9(7):109.

[4]辛文琦.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 对外经贸,2020(5):144.

[5]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

■ 编辑∕陈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