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补偿

时间:2024-05-07

邢逸风

摘要:翻译活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通过翻译将中国的优秀文化翻译成外文。但是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会难以避免地出现语义空缺问题。如何对这些语义空缺进行补偿,最大限度地还原经典,促成文化对等,成为了一直以来的研究话题。通过对刘殿爵版《论语》的研读,笔者认为,语义空缺的补偿,主要依靠音译注释法、直译法、增加补充性解释的方法,以及对所引用文学作品加以解释的方法。

关键词:典籍翻译;语义空缺;音译注释法;直译法;补充性解释

一、语义空缺的产生原因和类型

语义空缺是语言、文化与思维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例如,由于地域和生存环境的不同,不同语言的词汇库中的词语和表达偏重就有所不同。语言形式影响着人们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思想表达的符号系统。因此翻译的过程即是字符转化的过程。在这一符号转换过程中,由于各地域之间的历史、文化、生活差异,一些原语中的文化词或者文化负载词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精准的对应词,此时就出现了语义空缺。

语义空缺的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类:词汇方面、区域历史、地理、人文等综合原因导致各语系词汇分布的区别;句法方面,双语翻译过程中难以追求形式一致,内容精确;另外,还有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

语义空缺是符际转化中的必然现象,因此对于语义空缺的补偿也就是必须注意的现象。在中国典籍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间的巨大差异,语义空缺及其补偿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本篇以《论语》翻译为例,分析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及其补偿方法。

首先,笔者认为,古代典籍是可译的。文言文的翻译一般经过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和难点。

语内翻译方面,汉语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演变,从追求简练古奥发展为现在追求平实和大众化的特点。古代经典追求语言简练,容易导致语意模糊。以《论语》为例,书中内容每一章前后没有明显的联系,没有上下文,没有事件和对话发生的背景。这就导致后世对《论语》的解读产生了很多版本。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对这些版本会做出不同的解读和呈现。

例如,“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篇》)这句话自古以来产生了诸多版本。金人王若虚《误谬杂辨》、清人史绳祖《学斋占毕》中都认为此句应解读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许也。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却赞成命,赞成仁”。黄式三《论语后案》中认为“罕”为“轩”,显也。意思是“孔子很明显地谈到利、命与仁”。杨树达《论语疏证》中认为,“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与罕言利命之意似不同。试以圣人评论子路、冉有、公西华、令尹子文、陈文子之为人及克伐怨欲不行之德,皆云不知其仁,更参之以《儒行》之说,可以证明矣”。

《论语》全书中像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为弥补文字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空缺,一般采用正音、训诂和注解的方法,或者在前人译本的基础上进行解读。

语内翻译完成后即为语际翻译步骤。在涉及两个语系之间的语言转换时,语义空缺现象就更加明显。由于历史文化等综合原因,一方面中国古代特有词汇在英文中无法找到对应词;另一方面,《论语》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的根源与对话的历史背景难以为西方读者接受。

三、典籍翻譯中语义空缺的补偿

笔者通过分析刘殿爵英译本《论语》发现,在处理语际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空缺现象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音译加注释。这种情况主要见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带来的语义空缺。专有名词往往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以帮助理解。在刘殿爵的译本中,对于名词音译采取的是威妥玛式拼音法。如果有需要特殊解释的背景及人物关系,则加脚注或附括号或从句进行说明。

例如,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篇》)白话译文为:“孔子说:‘紫色夺去了大红色的光彩和地位,可憎恶;郑国的乐曲破坏了典雅的乐曲,可憎恶;强嘴利舌颠覆国家,可憎恶。”文后给出关于“紫之夺朱”的注释:“春秋时候,鲁桓公和齐桓公都喜欢穿紫色衣服,从《左传》哀公十七年卫混良夫‘紫衣狐裘而被罪的事情看来,那时的紫色可能已经代替了朱色而变为诸侯衣服的正色了。”注释给出的社会背景足以帮助我们理解孔子发出感叹的缘由。

对于“紫之夺朱”,刘殿爵的译本中也给出了注释:“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vermillion is a pure colour while purple is a mixed colour, but by Confuciuss time the practice of using purple in place of vermillion was becoming widespread.”注释中对于这一现象做了更详细的解释,交代了文化背景,表明了服色变易的过程。

第二,字对字的直译法。在处理一些语意模糊易产生歧义而导致语义空缺的句子时,作者会采取这种方法。

例如上文提到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翻译为“The occasions on which the Master talked about profit, Destiny and benevolence were rare.”

另外,《论语》中很多句子的句意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出现这种现象,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字音和断句的不确定。字音的变化会带来词性变化,汉语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词性转换与活用,且在发展初期充斥着各种通假字现象。这样的词义不稳定造成的语义空缺,是导致后世解经出现不同意见的重要原因。

语内翻译就已经有了不同的版本,放诸语际翻译,不确定性就会更大。但是语际翻译的特点在于,可以根据文言原文进行直译,保留原文模糊的特点,不加解释。至于其更深层的含义,则可以等待进一步的解读。

例如,“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篇》)按杨伯峻本,整句话的翻译为:“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于交谈,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疑惑。孔子道:‘我们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不要死记住他那过去。”

此句在刘殿爵版本中译为“People of Hu Hsiang were difficult to talk to.A boy was received and the disciples were perplexed.The Master said,‘Approval of his coming does not mean approval of him when he is not here.Why should we be so exciting? When a man comes after having purified himself, we approve of his purification but we cannot vouch for his past.”刘殿爵的版本中保留了最基本的字义,未经任何解释,而句子具体是什么意思,就需要读者自己揣摩。在最后一句之后,作者还做了如下注释: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is sentence should stand at the beginning of Confucius remark.这种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不失为一种保持原作风格的方法。

第三,增加对原文的补充性解释。在《论语》中,往往有些话只是讲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不列举事件背后反映的深层含义。这是为了能使读者理解句子的真含义,须要通过注解来进行说明。

例如,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杨伯峻本解释为: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并提供注釋道:“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应该无所不通。后人还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虽然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但孔子仍说‘君子不器。”

刘殿爵本中对此句的翻译为:“The Master said,‘The gentleman is no vessel.”并在文后注释道:“i.e., he is no specialist, as every vessel is designed for a special purpose.”

白话版的翻译不仅给出了字面意义,并表达了引申义,而且给出了这句话出现的时代背景,将背后暗含的儒家精神进行了揭露。而英文版中没有交代时代背景,但是给出了这句简单的话语的背后含义,避免了外文读者看到这个简单句子时可能产生的迷茫。

第四,《论语》中存在引用其他文学作品的情况时,在原文中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并在注释中加以说明。说明内容不仅包括该作品的原始出处,还可以起到解释此处引用的意义,甚至勘误的作用。

例如,“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论语·颜渊篇》)。最后一句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在这里很难解释。朱熹的版本中将其意译处理,认为是对前一句的解释,说明“这样做,的确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刘殿爵在译本中按照本意对诗句进行了翻译,并注解为“The quotation which is from Ode 188 seems to have no bearing on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it does not belong here.”考虑到对典籍理解程度,以及所参考文献的差异,这两种解释虽然侧重点不同,不过都是可以接受的。

四、结语

本文以杨伯峻本《论语译注》和刘殿爵的《论语》译本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现象及其补偿方法。典籍翻译最紧要的是思想的传递,翻译过程中最大的原则即是理解原文的思想并用外文表达。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语义空缺,典籍翻译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要想呈现高质量的译文,就必须用灵活的办法进行弥补。这不仅是对翻译功底的考验,更对译者的文化积淀和学术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Lau, D.C.The Analects(Lun yü)[T].Harmondsworth &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9.

[3]夏廷德.善译必由之路:论典籍翻译的补偿[J].外语学刊,2009,(2).

[4]谭雪莲.浅谈翻译中文化词及文化负载词的语义空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1).

[5]黄国文.典籍翻译: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J].中国外语,2012.(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