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4-05-07

文/宣宗元 文秀清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是势在必行的。

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将创新教育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构建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能够“钻进去”,还要能够“跳出来”。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先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阐述具体的改正策略。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

在语文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也使初中生有更加坚定的学习信念[1]。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指导。有的语文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缺乏时代性,仍然选择几年前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这些知识已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阻碍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还有的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考量,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语文实践教学模式化问题严重

语文教学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锻炼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还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活学活用所学知识。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语文实践教学存在模式化的问题。有的语文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语文基础知识,强调学生的语文成绩,并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缓慢。还有的语文教师只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导致师生之间出现较大的理解阻隔,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从而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三)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发展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动权,要求学生完全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学习,不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导致语文课堂困难重重。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将学生当成储备知识的器皿,只顾灌输,不顾感受,漠视学生的自主发展,造成了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2],但是有些语文教师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不透彻,没有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将创新思维培养抛到脑后,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唯唯诺诺的,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营造学习氛围,让初中生自主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找到学习语文的动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将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不同的情境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给初中生带来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3]。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情境较多,没有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机会,那么学生无法消化课堂知识,创新思维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展现了汉语的声韵之美,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印象中的冬天的样子。有的学生说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有的学生说冬天需要穿棉袄棉裤,还有的学生说冬天代表着离过年不远了。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了济南冬天的景象,让学生进行对比和思考,找出济南冬天的特别之处。学生都沉浸在语文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朗读课文,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在品读赏析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讲授散文的赏析方法,让学生仔细阅读作者细腻传神的描写,抓住文章的线索,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最后,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书写一篇关于季节的文章,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主动权,更好地锻炼语文思维。

(二)巧妙设疑,鼓励质疑问难

俗话说:“学贵有疑。”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疑问,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并且及时提问,这样在质疑和释疑过程中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将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融入情境,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便于创新思维的发散。语文教师要确保设计的问题具有实用性和思考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文知识,起到激趣启智的作用。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制造错误,鼓励学生纠错,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语文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例如,《太空一日》这篇课文通过杨利伟的自述,从四个方面描绘了从上天到落地的经历,分别是“我以为自己牺牲了”“我看到了什么”“太空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语文教师让学生围绕着导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外国宇航员从来不给新手讲飞船下落时候的过程和感受,而杨利伟会进行详细描述?请说说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意外,与之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要在他们思维碰撞后再进行点拨和引导。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讲错一个知识点:“‘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的学生举手发言,说这个用到的不是拟人,而是比喻和夸张。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表扬,并且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质疑问难。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更加高效,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三)启发想象,调动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语文知识,开阔语文视野。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深造,诱发创新意识,还要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尽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想法,不再设定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

例如,《社戏》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鲁迅歌颂了健康、淳朴的农村生活,以及劳动人民纯真、无私的优秀品质。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快乐的,是永生难忘的体验。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营造温馨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教学配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作者的童年体验,深刻理解“看戏前波折”“夏夜行船戏”“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等。语文教师可以选取一段适合的音乐,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朗读,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课堂互动环节,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互动内容,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如“请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好民风?”“介绍家乡的地方戏曲有哪些特色?”“说说自己参加过的某项文化活动?”。这些问题是不设统一答案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接着,语文教师让学生沿着结尾处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进行续写,要求语言流畅,内容充实。

(四)注重实践,拓展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拓展创新思维,使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语文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要切合实际,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总方向。

例如,《范进中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通过讽刺的艺术批判了趋炎附势的世风。由于范进是课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尝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由于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学生最终分析出来的范进的人物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挑选表演人物,自己设计表演环节,自己进行排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让语文实践活动更有特色。学生在表演时都非常认真,将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活灵活现,深入理解了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自然地降低了语文学习的难度。在课后,教师让学生对比《范进中举》《孔乙己》《变色龙》,让学生认识到它们虽然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区别,通过对比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及时评价,鼓励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指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又反映了语文教师教学的质量。但是,课堂评价一直以来都不受重视,甚至有的语文教师不进行课堂评价,让学生迷失了学习的方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推广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创新思维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性飞跃。虽然有些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也在教学中进行了适当的评价,但是评价主体是单一的,只有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学生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新时期,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大胆发言,收获专属于自己的思想硕果。

例如,《出师表》一文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用心,认真观看教师播放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出师表》的片段,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了知识性氛围。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闪光点做出评价,对学生进行德育,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同时,语文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有的学生说没有理解诸葛亮规划伐魏计划的句子。还有的学生没有分清课文里哪些是议论性文字,哪些是叙述性文字。学生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做好铺垫,对此,语文教师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从不同的渠道创新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结 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打造具有多样化和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语文。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心智,将创新思维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