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 勇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中学,江苏海门 226146)
学习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深入学生的心灵,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坚持“以生为本”,把情境浸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情境构建、学法整合、学程引导、评价激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实现课堂教学的“入情、入景、入理、入骨”。
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意过程,恰当的载体,适合的学材,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产生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2]。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从多方面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在学习素材的重组中浸入情境因素,多途径、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趣氛围浓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入情学习,进入忘我的学习境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情境起着定向诱学和外在促学的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学习氛围,历来是教师非常重视的非智力因素,更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学生学习入情的基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学习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因此学习情境的构建是学生入情学习的前提。
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时教学目标,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素材进行重新剪辑、编排,借助地理学科各知识点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设计成一个主题明确、环环紧扣的学习情境,利用情境的定向作用,维持学生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入情学习。例如,在教学《巴西》一章时,教师首先通过导游词“我是导游小张,大家可以叫我小张,经济文化考察团决定由我全程陪伴各位,走进巴西、认识巴西”导入课题,可以先在心理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教师以唠家常的方式,通过设计“说说你印象当中的巴西(吃、喝、玩、乐)”“接待专员卞卡与我们长相不同”、探讨“文化专员进大街所拍摄的一段视频”“经贸专员考察巴西的工农业”等不同的话题主线,构建学习情境。通过入情的学习情境构建,学生能够在学习情境定向诱导和浓郁情趣氛围的共同影响下,入情地学习和探究,提出各种问题,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这意味着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场景,对学生个人学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等不同的学习场景加以整合和全程关注,并努力使学生融入不同的学习场景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的三种学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展示各自的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场景角色及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这一章时,当学生探究某地气候特点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当适时根据具体学习状况,整合不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或班级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当地气候状况,思考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气候的不同是如何反映出来的。这样通过综合课程标准、课时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心智状况,教师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后,整合不同的学习场景,不仅有助于引起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各种学习场景中入景学习,挖掘其学习的潜能。
教师应帮助学生就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3],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质上是讲道获理的过程,入理是教学活动的根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于知识、技能的生成,依据课程标准和课时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中教学信息进行严格有序的选择,生成环环相扣的引桩式问题链,并借助问题的悬念所形成的心理追踪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质疑入理。例如,在教学《地图的方向》一节时,教师可先预设如下问题作为“学程引桩”:地图上方向判断可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方向判定依据是什么?一个人犯迷惑时,为什么喜欢说“我找不到北”?知道北方后如何判定其他方向?这样通过入理式的学程引导,教师就能让学生明白并掌握方向的判断方法:首先要确定是哪一类型的方向判断,在各类方向判断中关键是找到北,找到北后,可采用“面北,左西右东”确定其他方向。
教师运用“学程引桩”对学生进行入理式的学程引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深度交流,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降低教学难度,还能紧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但使课堂教学“入情、入景”,还能使学生学习过程“入心、入理”。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4]”因此教师教育学生,不但要注重学法指导,还要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让学生习得的方法和过程“入筋、入骨”,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服务于学生”,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融入对学生的赏识与激励,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交互性、即时性的赏识性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时,教师在评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应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的局面”时,对回答应对措施的学生适时加以鼓励和赞赏,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帮助其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有效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在学习评价中对学生进行入骨式的激励,既可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又可以从心理上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入筋、入骨”,使学生不但能“学会”而且还能“会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坚持“以生为本”,把情境浸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情境构建、学法整合、学程引导、评价激励,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活力的生成性课堂。这样的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入情、入景、入理、入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