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马春笋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启东 226200)
讲评课涉及的内容较多,由于学生存在一定差异性,其基本学情和错题实情存在差异,导致每位学生需要的知识纠错不一样。教师如果简单地根据试卷正答率来进行“大锅饭式”的授课,必然无法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追求高效课堂的当下,笔者在讲评课中引入“超市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获取的知识。所谓“超市理念”,是源自超市购物模式的主观需求选择模式,教师将知识点像商品一样陈列于课堂预设中,教师扮演仓储管理员角色,让学生如购物般地完成对错题知识点的回归书本、订正、举一反三。这一模式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育面向每位学生,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讲评课中,教师一般会根据批阅的情况进行评讲,就题论题地向学生灌输知识[1]。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需求是不一样的。“超市理念”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的角色转换,真正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学习不是接受物品,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最真实的学情体现。课堂教学应照顾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课堂是否有效、高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态度。讲评课“超市化”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能让学生尽情享受“购物”成功的喜悦,学习动力油然而生,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积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备课,便能完成课堂上的“漫灌”。然而在多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尤其是在“超市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想要向教师求证的知识、信息更多。例如,讲评“索马里海域渔场成因”时,学生通过学习货架回归书本,比较渔场成因后,提出问题:“吕四渔场和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乡土地理知识出现思维碰撞,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实现“水桶”到“货架”的升级和转型。
在超市经营中,正常货架、档头促销、堆箱特卖都一目了然。地理讲评课的备课预设时,教师应根据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正答率,将题目分类整理,以失误、易错、难题、优生错题等形式板书于黑板左侧。学生通过校对、订正、反思,选取自己要纠错的或重点关注的试题,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每堂课都有教学侧重点,讲评课更应突出重难点,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和重新建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选取学生错误集中的知识点,预先设计比试题难度略低的新情境,融入试题生成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教师在“导购”时尽量放手,在提供“购物篮”的基础上,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购物”时间和空间,灵活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讲评课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展示解题思路、提出新的问题,有效提取预设和生成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对识记类、审题类、难点类试题进行适度区分,用一系列教学“促销”手段来保证每位学生有“物购”,使每位学生想“购物”。
超市通过每日、每月对库存的盘点来调整商品结构。讲评课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实际,把知识网络结构用板书或投影的形式预先展示,预设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盘点。高效课堂应抓住当堂反馈环节,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及生成,监测讲评课最后的习题反馈,帮助学生修补知识漏洞,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情。
教学中学生的“腼腆”是令绝大多数教师头痛的问题。受传统“灌输式”教学影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加上讲评课的开场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成绩的好坏进行评判,此时想要学生大胆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就难上加难,导致课堂沉闷。讲评课“超市化”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设计新情境,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针对个性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或展示、或求助,通过“兵教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打破学困生不敢向教师提问的困境。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主动“购物”而非被动接受,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组织教学时不能过分突出自己,应把课堂阵地交给学生。“超市化”课堂中,学生等同于顾客,“顾客是上帝”“学生是主体”的理念使得教师转变为“导购”的角色,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在活动中,教师不能盲目评判学生的观点,应进行富有价值的启发和引导,并帮助学生解惑。学生的思维具有扩散性,问题的多元化需求,势必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升级职业技能,以适应新型课堂要求。
被动灌输的“一言堂”让学生感到困乏无味,甚至失去学习兴趣。讲评课“超市化”则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除了参与教师设计的重难点情境活动,还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题目,通过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来加深知识掌握程度。有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精彩问题进行延伸拓展,学生获得荣誉感的同时,也能够激发求知欲,让学习变得高效难忘。
讲评课中,教师往往按照题目的正答率从第一题讲解到最后一题,以正答率低的题目作为讲解的重点,略讲或不讲正答率高的题目。表面上看,这样的讲解有侧重点,然而让学生45分钟持续集中注意力是不现实的。学习目标和动力的缺失让学生需求和教师供给不匹配,讲评效果不理想。“超市化”课堂在明确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我需求,主动获取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让每名学生都能集约化地学习,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学生的个性选择使其聚焦自己的错题,提出的问题简单重复,重难点不突出。这样让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粗放地“遍地开花”,背离了应用“超市理念”的初衷。讲评课“超市化”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课堂习惯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让预习与反思成为学生的习惯。
“超市化”课堂提倡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这导致课堂驾驭难度提升,无形之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合理处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问题,从容组织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将“超市理念”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应用这一理念,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想,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