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谢建平
(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江苏南通 226000)
法国费提斯曾说:“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学生提出的明确要求,与要求1~6年级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情感上更进了一层。笔者曾经听过许多其他音乐教师的课,发现有时学生对于“有感情地歌唱”置若罔闻、无动于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笔者曾经对一百名初中生做过关于“你喜欢音乐吗?喜欢唱歌吗?你喜欢上音乐课吗?”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喜欢音乐,80%的学生喜欢唱歌,60%的学生喜欢音乐课。从问卷调查来看,大多数初中生喜欢音乐并愿意唱歌。笔者继续跟进调查:“你能够有把握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吗?为什么?”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表示对于“有感情地歌唱”没有把握。是什么原因导致音乐课堂离“情感”越来越远呢?综观当今音乐课堂,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
音乐是语言的最高境界,音乐课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更多靠聆听来感悟、领悟。当然教师适当地讲解也是必要的,但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过度的语言运用会适得其反,导致教学机械、单调[1]。教师过多地讲解,只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使学生先入为主、模式固化,剥夺了学生对歌曲思考和理解的权利,占据了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习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等)是学生突发学习并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内容之一,学习和了解音乐要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够加大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力度。但笔者听了不少音乐课后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对音乐要素的过度分析,使学生过度关注音乐知识的“音乐要素”,忽视了对歌曲整体情绪的把握,从而导致对音乐作品的意象虚化,影响整体的感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歌曲《念故乡》,由于教师过分强调附点的节奏及其作用,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歌曲旋律悠长的特点,导致学生无法体验忧伤思念的情绪。
一节好的音乐课一定是感人的、打动人心的,音乐课堂的导入尤为重要,如何正确引领学生的情绪是引导学生有感情歌唱的关键。笔者最近在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一节苏教版八年级的音乐课,歌曲是《共和国之恋》,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朗读歌词、教师范唱、听歌唱家的演唱等方式导入歌曲教学。教师在唱歌过程也时刻不忘记提醒学生,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但让我们失望的是,学生并没有与教师的情绪产生共鸣,没有为歌曲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共和国之恋》这首歌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首老歌,他们没有听过,产生了时代感的“代沟”。如果教师只是就歌曲而教唱,自然会导致共鸣缺失,学生无法产生情感碰撞。
针对导致初中生歌唱情感缺失的原因,笔者通过思考、与同行在共同的实践研究中发现,以下几种策略对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具有较好的效果。
没有感情的音乐不能称作音乐,只能称之为旋律的组合,因此,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是每位音乐教师对学生提出最多的要求。教师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试图用自认为感人的语言来打动学生,却收效甚微,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1.运用动作体验歌曲的情感特征
捶胸、顿足、拍手、拍腿等肢体语言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的各种情感,教师可以在歌曲演唱时引入一些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激发情绪。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说:“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是人性本能的体现和最自然的体现。通过实践来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是再好不过的手段和途径。[2]”当听到令人陶醉的音乐时,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摇头晃脑,这些细微而自然的动作来自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2.运用动作体验歌曲的情感变化
随着视野的开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具备了初步体验和感悟音乐的能力。笔者以《雪球花》一课为例,首先请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表达的情绪,这时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形成了整体印象。接着,笔者让学生第二遍聆听歌曲,体验情绪是如何变化的。在聆听中,学生能够尝试用动作体验和表现演唱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热烈的地方学生拍手、跺脚,抒情的地方学生挥舞纱巾表达旋律的走向,为有感情地演唱做了铺垫。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没有使用过多的语言阐述,也没有对音乐要素做过多的讲解,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解决了歌唱的情感问题。
当欣赏完一首完整的歌曲后,我们也许会倍感轻松愉悦,也许会伤心难眠,抑或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久久不肯离去,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1.教材选择要注重音乐的完整性
正在听着的音乐被随意打断,便如鲠在喉,何来情感?笔者听过一节音乐课,教师请学生总结歌颂祖国的歌曲都有哪些特点,然后选听了三首歌曲,分别是《我爱你中国》《我爱祖国的蓝天》《祖国,慈祥的母亲》,但只让学生听了三首歌曲的开头部分,然后就毫无征兆地忽然掐断,再听下一首。不止学生,听课教师也感到茫然。教师的初衷是对的,通过多个作品来说明共性,强调情感,但事与愿违,学生不可能完全走在教师为他们预设的路上。
2.教材的处理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结构、乐句的重复与变化等音乐知识,很多教师往往把整首歌曲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解决问题。教师把一首完整的歌曲碎片化,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情绪和情境,学生不能完整体验歌曲,也就无法有感情地表现歌曲了。
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歌曲《爱心满天》为例,这首歌曲的重点为用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体验旋律的重复和对比。这首歌曲为单三部曲式,每个乐段的两个乐句都有旋律的重复和对比手法,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在旋律的音高上形成八度音程的呼应,获得全曲的统一和对比。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请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再请学生用哼鸣跟音乐哼唱,并尝试找出重复的旋律,接着请学生分组合作,用相同的动作表现重复的旋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音乐、学习了音乐知识,在完整的歌曲聆听中体验音乐知识——旋律的重复与对比手法在歌曲中的作用,很有成就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喜欢边听边讨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完整聆听的习惯。
另外,不少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非常认真,生怕学生漏学了某个知识点,于是在学生聆听音乐时,时不时地插入话题,提醒学生。这种行为破坏了学生听赏歌曲的整体情绪和意境。教师应在学生聆听音乐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欣赏音乐。
狄德罗说过:“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能称其为人。”而音乐恰恰具备发展想象力的潜能,只有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我们才能对音乐产生共鸣,有了共鸣,真情实感的表达自然生成。
1.注重音画视听相结合
以苏教版八年级《划船曲》为例,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一首轻快跳荡的船歌,让学生愉快地唱出印度尼西亚船歌的特点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很快被优美的旋律所感染,很快学会了这首歌,但缺少了情感,于是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印尼风情图,展示了千岛之国的迷人风光。再次演唱歌曲时,学生似乎多了些灵动感,这时教师适时发问:“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们在做什么呢?”学生得到了启发,纷纷发言,有的说在划船,有的说在比赛划船,有的说在船上享受美食、载歌载舞……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有感情地歌唱已不是问题了,而且能使学生掌握许多音乐知识,如音乐要素、印尼船歌的特点等。
2.注重与时俱进促共鸣
教材所选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力图做到细致而全面,但有些歌曲难免会在情感上与学生脱节,形成“代沟”。那么如何扫除“代沟”,与学生在情感上发生碰撞、产生共鸣呢?笔者以苏教版八年级《共和国之恋》(又名《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为例,这首歌曲是1988年为歌颂一批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国防事业而作,歌颂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每句歌词都是对他们及亲人的真实写照,具有极强的时代感。1988年,我们的学生还未出生,生活在幸福年代的他们没有机会亲身感受这些。但我们可以把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话题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对祖国母亲产生依赖感和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初中生歌唱情感确实时有问题出现,应引起音乐教师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音乐教师在针对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注意到自身的不足,避免因过度讲解或情境创设不合理而导致学生无法对歌曲产生感情。我们应注重与时俱进,采用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