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喻 明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江苏如东 2264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不但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也包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碰撞”即不同、矛盾,体现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反映了学生的差异性与思维方式的不唯一性。在教学时,对于思维的“碰撞”教师不应回避,而应把握“碰撞”、制造“碰撞”,引导学生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掌握数学的本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思维的碰撞点,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深入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探究、思考、归纳的过程,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许多现代教学研究理论表明,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多是以教师提问与学生思考回答的形式开展的。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与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织、碰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自我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新课:“如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学生思考片刻后,进行回答。
生1:(先拿出了一个圆,把它平均分成了两份)你看,我这里的两份是不是都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生2:你那样分是二分之一,但是我这样分(拿起一个圆,随便撕下了一小块),这样是不是分成了两份?(是)这每一份都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吗?
生3:不是二分之一,因为他分的两份不一样大,他不是平均分的,不是二分之一。
生4:(紧接着)老师没说是平均分的,只要分成两份就可以,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他那样分是可以的。
生5:(有些坐不住了)老师没说平均分,那么可以平均分成两份,也可以不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不确定是不是二分之一。
师:你们说的真有道理,把问题的本质挖掘出来了。
这样一个看似毫无悬念的问题却引发了学生思维的交汇、碰撞,在回答对与不对的问题上,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先是一边倒地认为结论是对的,再慢慢提出异议,然后动手证明,最后得出了正确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切身感受到了“平均分”对于分数的重要性。
比较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求同存异”则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深化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多种数学方法中求“同”,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即是存“异”。利用“求同存异”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碰撞,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引入的:操场上有6 名同学在跳绳,占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是画图做的,我先画一个长方形,跳绳的人数是总人数的那我就把长方形平均分成9 份,那么跳绳的人数就是其中的2 份,是6 人,那么是3 人,全部是27 人。
生2:我在脑子里把全部的人平均分成9 份,跳绳的是全部人数的,也就是2 份,6÷2=3(人),就是每份是3 人,全部是9 份,就是3×9=27(人)。
生3:(跃跃欲试)老师,我还有不一样的方法。题目里说跳绳人数是总人数的,以前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的方法,现在用乘法的逆运算,是6÷=27(人),就能得到总人数了。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抛出情境图,展示问题之后,就让学生尽情讨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思维在新知与旧知、图与形、抽象与具体之间跳跃,生与生之间的思维不断交织、碰撞,产生了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最终他们的目的都是解决问题,他们都是用分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既体会到了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又促进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发现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立的方法或者矛盾,这时,教师应该很开心,这是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中“碰撞”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应仅是批判对错,而是应加以引导,设计合适的辩题,让学生进行辨析。学生经过唇枪舌剑的较量,对知识的掌握势必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讨论:操场上有18 名同学在跳绳,这些学生占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生1 回答:根据“总人数的”这句话,这道题目应该用乘法计算。所以该题的算式可以用18×来计算。这时,生2 有不同意见:跳绳人数是总人数的,用18÷就能得到总人数了。教师将支持学生1 的想法作为正方,支持学生2 的想法作为反方,让学生们进行辩论。对此,学生非常激动,辩论也很精彩,等辩论结束,两种解法的对错不需要教师的说明,就已经十分明晰了。
在上述教学中,在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碰出了真知,辩出了正解,得出了结论,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由片面到全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其中数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沟通抽象数学知识与具体实物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找到思维的对接点、交叉点和碰撞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发了正方形的纸片(不同的人正方形的大小不同),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并将自己的答案与同桌比一比,之后思考为什么都是表示,画的大小却是不一样的。经过数学活动探索,学生终于发现:由于大家画的时候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但每个人分的物体不一样,虽然都是,但是每个人画的所代表的大小意义是不一样的。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自主探索“画的大小不一样,但是为什么都可以表示”这一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索中碰撞,并最终发现的概念,以及在不同的图中所表达的大小不同。
数学课堂上的思维“碰撞”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碰撞”,不仅是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为此,我们一起提倡“让数学课堂来一场精彩的思维碰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