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升综合学力 跨界课的适宜性初探

时间:2024-05-07

◎ 作者/潘晶晶 江苏省南通市朝晖小学校

跨界课是一种打破学科界限的课型,将多学科融于一节课中,构建知识体系互相支撑、互相交融、互相补充的知识新网络。新课型亦是一种回归,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不应割裂成若干孤立的学科,过分壁垒森严的学科切割会隔断学科间的联系。而跨界课堂打破学科界限,将分散细碎的知识连成知识网络,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多学科融合的思维方式。在网络型知识体系中,学生能够轻松做到提纲挈领、举一反三,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智慧与学力,唤醒自己的创造力量和生命价值感。

然而,当教师长期适应分学科教学后,再进行学科整合,其间各维度的把握又成为新的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几节课例,探讨跨界课中的若干“适宜性”问题。无论是选择跨界内容的适宜,还是课堂整合的适宜、情境创设的适宜,或是教学方式的适宜,都要切合学生学习需求,目标明确,选择恰当的手段,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一、跨界之“界”,得共生之“适宜性”

跨界应适应学生需求,拥有学科整合时必要的“连接点”,才能使教学目标准确,从而确保有效性。

【例1】品德与作文的跨界课《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这堂课将品德教材中关于“亲子沟通”的话题与作文课中“说说心里话”这一写作题材进行跨界整合。

选择“说心里话”这样的题材进行跨界,源自学生的实际需求。进入高年级的学生,心理进入“断乳期”,与父母沟通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父母还把子女当作不谙世事的孩子,可孩子却已逐渐成长,希望自由、平等、独立、不受束缚,两相碰撞,亲子间的冲突与问题日益浮现。

五年级下册的品德和语文教材都关注了这一话题,从儿童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从德育目标来看,儿童心理的需求和不满需要表达渠道,如何与父母沟通需要教师引领,达成疏导心理、有效沟通、化解问题、学习交流技能的目标;从写作目标来看,书信无疑是一种避免双方尴尬、冲突,可以顺利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书信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两个课型和内容的整合是“适宜”的,适宜于学生的需求,适宜于解决实际问题,适宜于课型融通。

品德课注重情感体验,教师需走近学生身边,以情感为纽带、沟通为渠道,向学生传递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写作课同样重视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发自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有将自身感情和想法诉诸笔端的迫切需求,从而达成写作方法的训练。所以,课堂设计上,教师可以以一个“考砸了”的小视频为切入点,直观展示每天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填写“投诉卡”,倾诉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难点,教师以“疏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心扉,使他们想说、敢说、要说。接着,教师电话采访父母代表,让家长展示他们与子女沟通时的苦恼,换位思考。此刻,互相理解成为感情需求,适时表达也水到渠成,品德的“界”与写作的“界”跨越无痕,恰到好处。

品德课中的“沟通”侧重于沟通技巧的训练,而习作课中的“沟通”注重文字的表达。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成功的沟通经验(家庭小案例)时,教师可展示一些关于沟通的名人名言,将“理解”“温和”“真诚”三大沟通技巧板书在黑板上。接下来,教师利用习作范文,将三个沟通关键词作为写作的关键词进行融合:一封沟通信要表达出对父母的理解,用语要温和,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要真诚。沟通技巧成为写作技巧,学生顺利进入习作环节,成文也温和真挚、层次分明、打动人心,达成了跨界课教学目标,学生既可以获得心理疏导,又能掌握沟通技巧,提升了写作能力。

学科间的跨界要有共生的目标,设计适宜的方向,跨界课堂才能融合无痕、效果倍增,达成学生能力发展和心智成长的双赢。

二、情境之“界”,得融合之“适宜性”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说:“教学引起、唤醒、启发了一系列内部发展过程。”一节成功的跨界课不能缺少适宜的情境。情境创设可以营造开放、广阔的课程空间,营造出细腻、真实、充满情感温度的场景,使课堂更有温度。同时,跨界课本身又给情境创设带来更多可能。

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育的诗篇》中说:“情境教学的‘心理场整合原理’,就是通过所创设情境本身的丰富美感、鲜明形象,伴以教师情感的抒发、沉浸,激起学生的情绪。”以语言描绘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都是李老师在情境教育中营造适宜于学生的情境的方法。

学科的跨界使课堂充满妙趣,笔者在两节音乐与语文的跨界课中欣赏到了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融汇共通的优秀课例。

【例2】语文和音乐的跨界课《琵琶行》

这是一堂整合了古典乐器琵琶赏析与古诗《琵琶行》片段欣赏,以诗中所用比喻手法感受音乐写作的综合跨界课程。

情境选择的适宜性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含有对祖国传统乐器欣赏的内容,但单纯进行音乐欣赏,使音乐教学显得单薄乏味;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二泉映月》《安塞腰鼓》等描写音乐的课文,但到写作环节中,学生面对不同类别的音乐,仍然不知如何下笔。于是教师选择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描绘琵琶曲的片段,其中使用大量比喻修辞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初读《琵琶行》后,音乐教师弹奏琵琶曲《十面埋伏》,体现指法“拢”“捻”“抹”“挑”“当心画”“四弦一声”,音色“大弦”“小弦”“大珠小珠”“裂帛”,学生借助音乐理解了诗意。学生从文学中感受到琵琶曲的魅力,欣赏得如痴如醉,之后仿照诗句的修辞手法进行音乐赏析写作也自然水到渠成。

【例3】语文和音乐的跨界课《安塞腰鼓》

这篇文章描写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作家刘成章笔下的文章具有极强的语言张力,诗一样的文字展现出舞蹈艺术和打击器乐的无尽魅力,但是文字偏于感性,缺乏音乐体验的学生理解浮于表面;而与之跨界的音乐课,则能够将音乐还原于课堂中,学生在舞姿赏析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生命力度,在鼓点节奏的练习中感受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效弥补了不足。

情境选择的适宜性表现在难点突破的方法上。课堂情境创设的重点是寻求文字和鼓乐中特有的节奏通感,以音乐节奏创设音乐情境,以文字节奏创设语言情境,学生模拟鼓声韵律,体会打击节奏感,再根据鼓点的节奏诵读课文中的排比语段,发现这篇散文的语言铿锵而富有节奏。再读文字中的“静——动——静”的变化,学生能够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在语言情境的导引下,引入音乐欣赏,能够感受传统民间音乐粗犷有力的生命力度。两种情境融会贯通,互相弥补盲点,动静适宜、分配适宜,情境到位,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跨界课的目标是寻找最适合创设情境的节点,使不同学科有效融合,打破界域,达到更好的知识整合效果。

三、知行之“界”,得时机之“适宜性”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学生学习,虽然需要认知和记忆作为基础,但理解、应用乃至创造才是学习的更高目标和需求。课堂教学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上,就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也会停滞在较低层级上。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有效的跨界课,可以无缝对接学生学习中的“知”与“行”,通过内容整合的适宜时机,完善学生学习中的实践环节。

【例4】阅读和美术的跨界课《海底两万里》

该课选取这本经典科幻小说中最富有奇特想象力的片段——海底的世界,教师带领学生披文入境,用捏彩泥的方式,重现学生想象中海底世界的独特,再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用写作的方式进行表达。

【例5】阅读和数学的跨界课《韩信点兵》

教师选取《九章算术》中的一段小古文,语文教师先为学生阅读文章,再由数学教师进行解题。当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后,回到编创环节,创作一道充满文字趣味的数学题。虽然学习难度较大,但学生兴味盎然,编题环节更是创意满满,将学到的解题知识与文本故事相结合,数学与语文水乳交融,令人称奇。

虽然两节课跨界的方向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在跨界模式下抓住学习的最适宜契机。例如,《海底两万里》一课,学生读到有趣的海洋生物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奇妙想象力和准确表现力,教师适机发下彩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作,美术作品又成为最适宜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写作有的放矢,避免流于空想。再如,《韩信点兵》一课,由文字转入数学,又由数学回到文字,学生的知识储备盘旋上升。学生掌握方法后,用已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对知识元素进行了跨界重组,学生积极自主且兴味盎然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跨界课中适宜的创新时机,坚持学生学习本位,使课堂不仅有趣,而且扎实有效。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在文章中指出:“创新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界点……鼓励玩耍、激情和信念才能造就创新者。”在我们期待民族创造能力提升时,适当交融学科、巧设课堂跨界,掌握“适宜性”原则,或许能开启一个崭新的纪元。

有人认为,教师不是割草人,而是牧羊人,教师正如牧羊人将学生带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养料”。跨界融合课堂需要遵循适宜性原则,教师应不断探求,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将适宜的课堂、适合的评价、适当的展现等教学适宜性不断呈现在课堂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沃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