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郭文佳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江苏扬州 225200)
语文素养是一种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语言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设置多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得到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的良好提升。
敏捷性是语用品质的基础,它是指实施语用的主体对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有着高涨的兴趣和动力,能够对需要表达的主题和任务迅速做出高效的匹配反应,并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1]。其中,组织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概述就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鲜明的好方法。以《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为例,传统教学中的概述活动一般来说是这样的。老师:请你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这样的概述设置文字冗长,机械的模式使得学生的表达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会心生厌烦、乏味之感。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学生内在的表达思维就会停滞,表达通道也会自动关闭,语言反应自然就迟缓而呆滞。
为此,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改进。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罗列出作者分别从天空、小河、原野三个方面展开描写。随后,利用作者以中心句构段的方式,引导学生提炼出课文分写三个方面的结构特点: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并趁势绘制思维导图,围绕着“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进行概述。同样都是概述课文内容,但修改之后的设计能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形式丰富,当学生的参与热情被充分激活后,对语言表达的任务反应也变得迅疾而高效了。
学生面对如此简洁、高效、形象、直观的概述活动,内在的表达激情能够被彻底激活,之后再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语用品质的敏捷性也能得到根本性的凸显。
语用品质的灵活性是与机械生硬地运用语言文字相对的。它是生命主体面对语言现象,能够自主性地展开重组分析和迁移运用,自如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而教师可以将语用品质的灵活性依托在品析性实践活动中,与文本的语言文字展开亲密的接触,在细细的考量中体会文字的意蕴。
以教学《泉城》一文为例。作者在描写珍珠泉时,一连串的动词运用得非常精当,如“从地下往上涌”“把它们拎到水面上来”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品析活动时,通常直接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动词上,然后让学生说说标红的词语好在哪里。这样的设计从教师自己的视角展开教学,无法真正地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学生也只是被赶上架的鸭子,被动地品析探究,所得的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体悟,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迁移运用。为了进一步突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深入地实践与思考,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尝试运用“冒”字替代原文中的“涌”字,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然后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自己更喜欢哪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其次,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巧妙的动词,请学生仔细阅读并圈画出来,以批注的方式感知这些动词的妙处。
修改之后的教学在对比与还原的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认知空间,给他们提供了品析文字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历练了学生对比、辨析的思维能力,从而为铸造学生语用品质的灵活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情况下,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都是停留在机械模仿的层面上的,生硬套用、人云亦云成为这一类语用训练的主要特征,一旦脱离相应的情境,学生就会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历练学生语用品质的创生性,让学生在精辟的练笔实践平台中得到滋养。为此,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专业的解读,探究其表达的内在秘妙,并将其转化成学生言语学习的内在资源,发挥练笔实践的最大效能,逐步形成语言表达的自我风格,让语用的创生性日益鲜明。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时,很多教师习惯于根据黄山松树名字的来历,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来展现松树的奇特姿态。稍加审视就不难发现,除了一些学情较好的学生能够写出富有质量的练笔文字之外,大部分学生的文字不是干巴乏味,就是空洞无物。语用表达的创生性在这样粗糙而浅显的语用实践活动中是无法形成的。笔者在教学《黄山奇松》时,就给学生设置了以下三个层级的练笔实践活动:其一,依托课文内容,将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段组合成一篇独立的美文,并自主增加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的过渡;其二,松树是黄山的象征,你的家乡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可以选择婀娜多姿的柳树、清澈见底的湖水等富有典型性的景物,写出它在不同状态下的美感;其三,学生写出了最具代表性事物的美景之后,教师可以再补充拓展一些其他的景物,这样,一篇富有创意的散文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这三个层次的小练笔步履轻盈、稳扎稳打,在环环相扣中层层深入:练笔一,旨在对文本表达的内在规律进行梳理、探寻和提炼;练笔二,对这一表达规律和策略进行实践性的迁移运用;练笔三,则是让学生在体悟文本表达秘妙之后能够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展开自我表达,有效地历练学生语用品质的灵活性。
在语用品质中,深刻性是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特性,它使学生在面对具体、直观的语言材料时,能够充分激活自身的思维意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思维辨析过程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时能够快速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核[2]。这是一种“不唯书本、不唯上”的表达意识,需要在具体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进行感知和训练。
语用品质的形成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它需要教师在常态化的教学中,紧扣文本自身的特质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设置出丰富而多维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历练、不断反思中提升、促进语用品质的形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