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健雄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适应未来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初中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数学主要承担着夯实基础、拓展能力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目标。初中数学在与生活实践形成有机联系的同时,更包含着部分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去解决关键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明确了“转化”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选取符合学生个人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核心思想方法、个人能力及正向的价值观念。传统数学教学缺少了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素养转化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初中阶段解决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具有为学生奠定人生基础的重要意义。
关键问题直指初中数学核心,对教师教学策略的选取提出了较高要求,核心素养是较为笼统的概念,主要外延表现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核心内容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必备载体,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前提。教学策略则要求教师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不要只停留在理论讲述,而应该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让每堂数学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积累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
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必须重视并且发挥预习的重要作用,将下节课要讲的部分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其做好预习准备,同时应采取更具趣味性的方式进行导学,如布置一个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完成,或者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下节课的核心内容。这种具有引导性的预习目的更明确,也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知识,培养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学的抽象知识点有其特定的推导过程,学生只有预习到位,才能熟练掌握推导过程,在做题过程中运用知识点时也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时,由于该章节的计算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必须从基础入手,可以采取问题导入的形式。教师提问:“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那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呢?请大家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光的速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秒)。”通过这种方式布置预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可以为课堂重点公式的讲解做好铺垫,从而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初中数学知识难度有所提升,但其与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完全脱离实际进行讲解,应当满足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同时让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跳出理论知识的局限,重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在解题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数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学习意识。教师将理论化课堂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在选取题目时尽量寻找与生活相关的题目,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进而提升其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应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与生活经历找到知识点与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从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度。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教室中存在的平行线,并且分析相交与平行的区别,在遵循开放性学习原则的同时,通过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学习到核心知识,就必须有提问意识与质疑精神。在传统课堂上,由于师生地位不对等,教师往往以严肃刻板的形象存在于学生心中,导致学生很难主动提问。因此,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为学生主动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且以平等的姿态实现师生互动,消除学生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在讲解关键知识点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时主动提问,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与主要内容,在介绍勾股定理在古代的形成过程时,教师应着重强调古代学者在面对未知时敢于质疑并进行研究的勇气与精神。同时,在讲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对于综合类题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和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除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外,也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的主要学习活动之一,使学生从课堂的旁观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4]。传统数学课堂上,小组讨论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也不高,使得该环节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进合作学习的形式,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并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与互相帮助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逐步提高数学综合能力[5]。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并通过推理论证出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印象,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综上所述,为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应从核心素养出发,在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后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完善预习工作、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质疑精神、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率,进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