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索培育语文素养的途径

时间:2024-05-07

陈 宇

(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英禾双语学校,江苏无锡 214028)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要求和陶行知先生注重“做”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往往忽视“做”这一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入领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探索如何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断去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做”中学习知识

陶行知先生非常反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活动,他说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书架子”“纸篓子”。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这里所说的“身上习过”正是注重“做”的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1]。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会抱怨:讲过的知识还是没有掌握,讲过的题还是会错。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讲”的知识,并不是学生“学”的知识,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去学,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在笔者的课堂上,很多知识都是学生自主去获取的。

(一)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更主动。例如,在教学文言文时,笔者会设计一份导学单,在这份导学单上,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实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把重点词语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设计成填空题或问答题。学生解决这份导学单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的“先学后教,有学有教,教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二)让学生在“做”中解决自己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要在做上质疑问难。”当学生有渴望解决自己的问题的需求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很多途径去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系统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知识,笔者在教学这个知识点时,是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查找,并做成PPT课件,在班级和同学分享。学生在制作PPT和向同学讲解时,自然就把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牢固了。这样的过程,正是贯彻了陶行知先生“在做中学”的教育主张。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方式达到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在“做”中学习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也会变得“生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死读书”的最大特点是一味地接受知识,不会思考,不会运用。要想避免“死读书”的情况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3]。对语文教学来说,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提高思维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的育才三方针中第二个方针是:“悟:根据孩子们的一般的智力,透过启发性的普通教育,培养和指导他们对特殊活动取得更深的了解。”这里的“更深的了解”正是在较高的思维水平下对知识的认知。《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重要的目标,语文思维是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不断获取新知的保证。只有通过思维开展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学生才能更深入地鉴赏文学作品,才能提升思维品质。

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做”是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机械操作,就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做中学”。

(一)在“做”中培养“比较”思维

“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在“比较”中不断提炼、鉴别,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做”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在鉴赏小说时关注社会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孔乙己周围的人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老舍的《柳家大院》,让学生比较两部作品中群众的不同点。学生在这样的“比较”过程中,能很好地认识到“人群的冷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而这样的训练,只有通过切实地去“做”才能实现[4]。

(二)在“做”中培养“综合”思维

语文知识往往是多维度的,面对这些多维度的知识,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综合”思维。而“综合”思维的培养,是离不开“做”的[5]。例如,在教学小说《孔乙己》时,教师如果直接告知学生小说的主题,让学生抄写并背诵下来,学生在考试时虽能够完整地写出来,但并不具备提炼主题的能力,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会不知所措。可见,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方法,学生只能像“书呆子”一样做教师的传声筒。

分析主题最需要的是“综合”的能力,因为小说有情节、人物、环境等多个维度,主题把握需要综合这几个维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做”,让学生学会逐一分析各个维度。人物上,教师应让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情节上,让学生关注孔乙己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环境上,让学生分析周围所有人对孔乙己的态度。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及最后的综合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在课堂上,只有多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学生的综合思维才能得到锻炼,鉴赏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做”是唯一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活动中,显著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笔者在语文教学方面积极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学做合一”中“教”“学”“做”三种行为是不可分割的,“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活动,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实践证明,“教学做合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很好的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