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校长管理中的刚与柔思维应用探讨

时间:2024-05-07

蔡 俊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秀山初级中学,福建莆田 351146)

引 言

在学校管理中,过于强硬的控制和要求极易使教职工和学生产生“叛逆”情绪,造成他们不配合校长工作的情况,而过于温柔的手段,则无法使校长在学校内部树立“权威”的形象,同样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对此,要想营造健康、友爱、和谐的校园氛围,让教职工对学校更加满意并积极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更加自信并主动开展学习,中学校长应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从全局到细节,将刚与柔的思维应用在各个方面。

一、立足全局,严格要求

校长是学校最高级别的领导者,他们或许不承担基础的教学工作,但需要对校内各项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大到校园规则的制订,小到学习课程的安排,都离不开他们的统筹规划。这意味着,一位出色的校长可能并不具备极高的专业授课水平,但一定具有开阔的眼界和心胸,具有良好的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善于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可以准确把握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环境的革新,进而明确学校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在创新环境中突破现存阻碍,制订出详细的管理策略[1]。

其中,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是指校长在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管理时,需要从客观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学校当前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立足于寻找学校成长和时代发展之间的联系,同时明确时代进步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结合诸多客观影响因素细化对相关工作的管理,以便让教职工和学生均能提前对新时代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变化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校长虽然不用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每个校园活动中,但一定要对学校的发展规划、战略成长方向胸有成竹,以“刚性”思维进行管理,保证大方向不被动摇,保证学校可以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就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而言,校长应对教职工和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问题出现的客观原因,以便解决学校内部各主体之间的矛盾,构建更加平衡、稳定的内部关系,以平衡促制约、以制约促管理[2]。在此,“平衡”和“制约”虽然看上去是“柔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却是毫无疑问的“刚性”思维,同时涵盖一定的创新色彩。

简单来说,这一部分的平衡,更多的是以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指导思想,平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制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他们对学生学习的过多干扰,将课堂和实践真正地交还给学生,以便让教师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其在和谐的环境中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实践提供帮助,最终提高中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以“平衡”为载体的“制约”,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特权”被“消灭”,他们与学生之间、与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校园内部的不良竞争和交往环境得到优化,每个人都能在公开、公正的成长平台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全局发展必然更加顺利且能够保证质量。

二、以人为本,尊重为主

虽然从“刚性”思维出发采取的“平衡”“制约”手段具有公平、客观、高效、高质量等特点,能够让校园在规则的支持下更加有秩序,进而促进各项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但其不免会给教职工和学生带来“被束缚”的感觉,对内部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造成限制。因此,在“刚性”思维之外,校长还应充分发挥自身“柔性”思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管理学校,给予教职工和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怀,并将这一“柔性”手段应用到决策、人才选拔、学生管理等细微之处[3]。

(一)制订科学决策

众所周知,严格的制度有助于营造充满秩序的集体生活环境,对提高集体内部工作效率大有帮助,且制订管理制度是中学校长必须履行的责任。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制订严格的制度,不免会使教职工和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产生“冰冷无情”之感,也不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成长。因此,从“柔性”思维出发,校长应在制订制度、做出决策时广泛吸纳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他们的建议,修改制度中不合理或与部分人的特殊需要相背离的内容。如此,便能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校长把权”的状态,将制订校园规章制度的权利适当下放,让学生和教职工均参与到制订决策的过程中,使规章制度更加人性化。

(二)精准选拔人才

对于学校来说,能否实现长远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校长的管理,还取决于内部人才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素质。因此,在选拔教师人才时,校长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和“柔性”管理思维,选拔具有专业能力、高度责任感和同理心的教师承担主要教学工作。如此,教师的资质更加符合中学教育的需要,他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同时会在个人责任意识的影响下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进而使基础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得以实现[4]。

除此以外,校长还可以针对教师的晋升设计一些“柔性”制度,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他们用专业能力说话,为每位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校长应适当渗透“刚性”思维,对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进行批评。

(三)合理管理学生

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中学校长必须秉承“以学生为主”和“因材施教”的“柔性”思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其学习困难,对其进行鼓励式教育,避免过于严苛的批评。对于在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校长和教师应在必要时适当发展其特长,为学生开辟新的成长道路。

三、紧跟时代,积极创新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未来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未知的。这就要求中学校长必须时刻关注时代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在变化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决策的疏漏,及时以社会现状为基础对管理策略进行创新,以更加合适、更加先进的方法管理校园、教职工和学生[5]。

结 语

综上所述,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校长只有始终以“刚柔并济”“以人文本”的思维管理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才能在团结、进取的校园氛围中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关心的,他们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热情[6]。因此,校长应着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人文意识,抛弃冰冷的、强制性的管理手段,以刚与柔的交织更好地从全局角度出发制订管理方案,让学校内的每名成员都能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实现更好的发展[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