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蔡 鑫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坝下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256)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创新性分析。我国教育学家曾提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方法,切实有效提升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代素质教育逐渐“内化”发展,教育对学生个人能力更加注重,而非浅层意义上的知识教学,尤其是小学科学课,其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应向兴趣化、能力化的趋势发展。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趣味实验来启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要比灌输知识更具有教育意义,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部分教师并不注重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往往在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中拖慢进度、影响质量。小学科学问题要符合三个特点,分别是趣味性、有效性和探究性[1]。
趣味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带有趣味色彩,也就是说,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和教师一起关注实践的过程,否则,实验尚未完成,学生就已经无法保持专注力,且科学探究的过程也就沦为“走马观花”。有效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是有效的问题,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探究问题的过程不能是无意义的,否则就是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利的。探究性是指问题要具有探究意义,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与探究能力。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属于学生认知接受的范畴,那么,学生就不能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更无法通过探究来提升自身的设计性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的内容与提问方式,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这样才能为学生后续解决问题和获取经验做好铺垫[2]。
例如,在小学科学“热传导”一课中,教师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你见过热水中的鱼吗?”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不可能的,水温一旦过高,鱼就无法存活。带着学生的疑问,教师开展了本节课的实验,先将一条活的金鱼放在玻璃烧瓶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瓶颈。当水微微沸腾时,鱼还是活着的状态。此时,学生更加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鱼可以在热水中存活呢”“和加热的位置有关吗”“和容器的材质有关吗”。学生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已经进入思考状态中。此时,学生的科学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所以教师再通过具体的引导,让学生动手参与到实践中,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展示科学实验往往是为了让学生独自进行实验。学生要真正地参与到实验中,才能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教师有时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拥有自我能力发挥的空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
其一,教师可以在实验思路上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并自己操作实验。在实验中观察事物是人认识自然的方式[4]。科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从动手实践中形成理性的认知,为学生形成创造力打下基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经过认真选择后,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器具,让学生借助简单的器具设计出多样化的实验,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保留学生的实验想法,若学生的想法存在误区,在影响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己面对问题,探索正确的实验思路。其二,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而不要将实验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获得了许多信息与规律。只需教师对学生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结论,即使在初期无法用语言完整地表述出来,但经过多次尝试与实验,就能够具备独立总结结论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热空气”方面的知识时,教师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到实验中,并积极做出讨论和研究。教师让学生将实验的结果汇报出来,结果发现有两名学生的结论与其他学生的结论有所不同。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应给这两名学生时间让他们对自己的实验步骤和论证方式进行说明,而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对实验步骤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回顾实验步骤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系统化发展。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但并不代表一味地灌输知识就可以培养能力。知识与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整体,但具有因果关系。教师要正确认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将水的三种形态变化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三种形态的形成原因,如冰雹,是水变成冰;雨,则是空气中的水分子变成了水,等等。新知识与所学知识形成关联,后者能够为前者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这样就完成了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效果,反映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形态。教师要注重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寻找恰当的时机,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5]。
例如,在“杠杆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如果我们也是在场的一员,缸太结实了,在没办法打破的情况下,你们可以用杠杆原理倒出水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从“杠杆原理”的知识出发,发现只要力臂够长,用很小的力气就可以撬动水缸。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力量,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益的。结合学生学习过的摩擦力知识,教师又提出问题:“假设附近有可用的杠杆材料,如结实的木棍和光滑的铁棍,我们应该使用哪种材料当杠杆呢?”这时,有的学生回答用结实的木棍当杠杆,因为木棍的表面粗糙,和水缸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会在撬动时突然滑落;也有的学生建议使用光滑的铁棍,在铁棍的一端绑上布条增加摩擦力。学生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都领悟到了问题的根本,结合所学的摩擦力知识,完成了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通过具体的思考,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新知识教学,同时也要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科学课属于实验主导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将实验活动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6]。在开展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其能够在面对学习问题时勇于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动手验证,而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教师只有将课堂中的实验流程设计得精彩、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成长提供条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