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海燕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江苏徐州 221116)
中国自古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认为两者在艺术情趣上有着很大的共通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美术和诗歌的共通点,积极构筑整合型的美术课堂,将诗歌和绘画融合在一起。这种整合型的课堂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美术修养,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不少初中学生都对朗朗上口的儿歌颇感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将作画步骤和需要注意的要点编成儿歌,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神经联系,进而对造型艺术产生更深刻的了解,在绘画时便能更好地展现自己感悟到的内容。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纸盒动物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儿歌将其中的要点整合起来,让学生尝试诵念,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如何完成该项目。如可以尝试用儿歌的形式总结动物造型制作的要点,组成“制作秘籍”让学生诵念:“单个纸盒添贴片,变换造型成小脸。多个纸盒组合起,变成身体和四肢。多种材料巧粘贴,变化多端真神奇。加上彩笔巧妙绘,纸盒变成小动物。”该儿歌将纸盒动物造型制作的要点都展现了出来,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造型制作,学生便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编写儿歌,根据不同动物造型的特点编写“制作秘籍”。如有学生尝试编写了纸盒小猫的“制作秘籍”:“圆杯剪成小猫脸,贴上胡须真好看。剪出两只圆眼睛,贴在脸上多有神。杯子变成小猫身,贴上四肢能跑路。”该儿歌将制作纸盒小猫的整个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同时还点明了胡须、眼睛等需要注意的地方,能让学生在制作时把握要点。
不少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儿歌编创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绘画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在美术学习中,色彩的掌握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诗画合一的方式,构筑整合性的课堂,让学生倾听诗词,从中找到能展现色彩的词汇,并分析在绘画中要如何展现这些色彩。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主调配颜色,找到能展现诗词内容的颜色,并尝试展开绘画。利用诗词辅助选色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色彩,学会如何合理运用颜色。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畅想》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描写景物的诗歌,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色彩,说说诗歌是如何运用色彩来展现景物的风貌的。如可以展示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歌中用了“黄、翠”两个颜色,这两个颜色的差异性并不大,属于类似色,在绘画中运用这样的色调能让画面展现出和谐的状态,同时也能让整个画面的颜色富有一定的层次感。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青草池塘处处蛙”“白毛浮绿水”等诗句,这些诗句中的“青、绿”其实都是一样的颜色,但是深浅有所不同。在绘画中如果运用色彩比例逐步加深的方式,能让画面变得十分和谐,同时也能体现出光影对照的特点。借助诗词进行分析,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刺激感官,促使学生对颜色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逐步学会如何和谐地使用颜色。
在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会运用对比色、类似色、同种色等,尝试运用这些颜色的组合和配置,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果能巧妙地结合诗词,则能弥补学生缺乏色彩经验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多姿多彩的颜色[1]。
在美术创作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新颖地构图。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采用诗配画的方式,思考古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并尝试在绘画中将其表现出来。通过阅读古诗,学生发现古诗中有线性构图、散点透视构图、留白等多种构图方式,学生掌握了这些构图方法后可以尝试合理运用到绘画中,让自己的作品构图更新颖。
例如,在学习《优美的校园》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绘画前先让学生尝试了解一下各种诗歌是如何构图的,并思考如何在构图时运用这些方法。教师可以将诗歌和图画配套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理解。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歌的构图比较简单,直的烟尘和圆的落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呈现出线性构图的特点。又如可以让学生阅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配合图画可以知道这里运用了留白的方式,用大量的空白突出了孤舟蓑笠翁的孤独。学生在绘图时可以尝试运用这些构图方法,让构图显得更为合理。如学生先运用线性构图的特点,展现出了校园参天的树木,配合上整齐的教学楼,这种横竖线条配合的方式让画面变得十分和谐。此外,学生还运用了留白的方式,在画面的一角留下了空白,展现出了天空的高远,让人有朝气蓬勃的感觉。在这样的绘画中,学生参考了自己在诗配画中总结出的构图方式,让自己的构图变得更为新颖,体现出了一定的创意。
利用诗歌能促使学生产生无穷的想象,进而努力思考如何将诗歌展现成图画。这种诗画合一的整合性美术课堂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创意,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无限的发展。
美术鉴赏也是美术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可以让其参考鉴赏诗歌的方式,对绘画作品进行评价,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往往会分析诗歌背后所蕴藏的哲学思想和精神文化,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也可以应用类似的方式进行鉴赏。
在学习美术鉴赏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了马远的《梅石溪凫图》、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绘画作品。学生发现不少精彩的绘画作品往往和诗词作品一样,能展现出特定的意境。如在欣赏马远的《梅石溪凫图》时,便能让人想到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教师还可以将绘画作品背后的故事告诉学生,这样能促使学生感受到每幅精彩的作品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如同诗歌一般的故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齐白石为老舍创作《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故事:“老舍无意中读到‘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希望齐白石能用绘画表现听觉感知到的事物。齐白石当时已是九十一岁高龄,但是依然对创作怀有热忱。齐白石经过冥思苦想,再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意境。”学生由此受到感触,在赏画后尝试赏析:“画面上虽然没有青蛙,但是却能让人从蝌蚪和水流中感受到蛙鸣。”在这样的赏析中,学生尝试将鉴赏从绘画本身上升到了对作者艺术追求的感悟,体现了对于文化的独特感知。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绘画者通过绘画高度概括出典型形象,并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诗画合一的方式,学习运用鉴赏诗歌的方式鉴赏绘画,这种整合型课堂能促使学生快速地体会到绘画作品的内涵。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诗画合一的方式将诗歌和美术课堂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型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能够提升他们的美术修养,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使他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