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时间:2024-05-07

杨得成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引 言

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它们都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蕴含着极为广泛、丰富、深刻的审美内容。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实施、渗透审美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美、准确鉴赏美,不仅能把教学工作从僵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还能使之进入审美的自由天地,培养出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创造力人才。下面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感悟美的语言

语文的载体是语言,语言的获得靠感悟。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美的语言,从而达到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目的。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语言十分凝练、贴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一个“望”字,有力地领出下文的景物描写;一个“看”字,写出作者想象中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细致入微地表现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像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以静写动,使一片沉寂的北方雪景变得生机勃勃。再如《星星变奏曲》这首诗,语言优美,内涵丰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柔软得像一片湖”,用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把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蒲柳人家》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极具特色,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特色,讲究押韵和对偶,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的艺术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感悟文章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感受美的形象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典型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启发人、感染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能够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高尔基的《海燕》,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塑造了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理解这一形象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很有帮助。郭沫若的《屈原》,主体部分是屈原的独白。在这里,屈原以炽烈的情感和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这样一位爱国爱民、忠贞不屈、神采飞扬、光彩夺目的屈原仿佛站在读者的面前。读秋瑾的《满江红》,我们看到一位满怀雄心壮志和爱国热情的女侠形象;读辛弃疾的《过零丁洋》,我们又看到一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英雄形象。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都能给人以积极正面的印象,教师要将他们作为审美鉴赏的关键,用心揣摩、反复品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重现美的意境

文学作品中美的意境,总能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例如,鲁迅的《故乡》,当作者回忆起童年的故乡,首先在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碧绿的西瓜,色彩鲜艳明丽,环境静谧安详,把读者带入一个和谐自然、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朱自清的《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是写景的佳作,既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在欣赏一幅幅清朗明丽的水彩画,仿佛置身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他描写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与“红杏枝头春意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使人不由想起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这些精彩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美的意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四、把握美的修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修辞方法的美学作用不可小视,甚至可以把它视作美育学习的源头。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通感等,学生掌握了,懂得欣赏,就会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阅读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作者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贴切、动人,把雪后银白的世界变幻成一片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表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情,表现诗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海燕》更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海燕英勇奋斗的雄姿。“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他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狂风以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风的猖狂气焰。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海燕》的艺术性,使之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

五、体验美的朗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一项学生喜欢的活动。它既是一种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1]。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声情并茂地朗读,能将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效的朗读比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支离破碎的分析有意义得多。那些感情激越的诗歌、文辞优美的散文、动人心魄的小说、气势磅礴的议论文,都是适合朗读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大声自读、分角色地读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中的妙处,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结 语

总之,语文世界是人文、情感、审美的世界,也是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语文教师必须是有艺术修养的人。一名有艺术修养的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睿智的眼睛、一对善于捕捉美的灵敏的耳朵、一颗善于感知美的温柔的心。只有这样,他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观察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