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乘着“美”的翅膀翱翔艺术的殿堂——浅议幼儿园美术教学现状及提优方法

时间:2024-05-07

许维维

(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024)

引 言

谈及“艺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诸如“漂亮”“精致”“赏心悦目”等词语。谈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笔者联想到更多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单一”“枯燥”“脏”“乱”“雷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其实和当今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美术教学现状相关。纵观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与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的要求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大概可以简述为下几点。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缺乏多样性

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往往以绘画教育为主,辅以绘画工具的不同来达到教学活动的改变。常见的幼儿园美术活动绘画工具如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其实美术教育不仅仅有绘画教育,还有美术鉴赏、手工教学等活动。美术欣赏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这是提高幼儿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纲要》中也要求“艺术教育要能激发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潜能”。而美术欣赏活动为什么不能够作为正常的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开展?其主要原因是大多幼儿园教师自身美术素养不高,无法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水平的鉴赏作品和幼儿一起欣赏,也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加无法用自身对艺术作品的热情来感染幼儿。手工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另一个内容,其被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手工教学前期准备比较复杂;活动中需要用到剪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集体教学过程中幼儿接受水平参差不齐等,并且手工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活动,因此不少一线教师无法坚持开展此类教学活动。

2.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游戏性

在现行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往往以简单重复式的“教师示范画—幼儿模仿、涂色—作品讲评欣赏”这一套“规范”流程进行。此教学流程对于教师来说简单、方便,教师活动前不需要对教案进行反复揣摩,少动脑;活动开展时也不需要多讲解,少动嘴。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与其说创作不如说模仿,他们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在活动指导中,对幼儿个别差异性的需求往往不够重视,个别化指导过程较少,基本扼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幼儿对美术的自我感受,久而久之使幼儿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

3.作品评价过于死板,缺乏艺术性

幼儿的美术作品往往最能够显性地表达幼儿美术素养和美术能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却过于死板。常见的评价方式是:谁画的作品最像××,在作品中用了哪些好看的颜色,等等。不仅如此,更惋惜的是一场美术活动下来,孩子们的作品几乎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太阳都是带刺的圈圈、女孩都是麻花辫、男孩都是刺猬头等。

那么如何有效地改变目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现状?如何让美术活动真正吸引幼儿眼球,提升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呢?笔者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发现,在以美术为特色活动的班级中,教师除提升自身美术修养外,可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两种途径达到美术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质量的方法

1.教师自身美术修养提升是前提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个人的美术素养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不具备艺术鉴赏能力的教师无法将艺术欣赏活动开展得深入有内涵;一个不懂得绘画技法的老师无法让孩子们学会画面布局、色彩搭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习是多方面的,在美术素养提升上更需要不断了解各种美术作品,学习美术知识,让自己时刻拥有一颗审美的心态和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保证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正常开展,才能让孩子的审美情趣、美术素养有所提升。

2.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多样化教学是关键

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教学,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更需要从众多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中习得,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辅以教师美术技法的指导才能让幼儿拥有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1)教师创设的美术教学内容要贴合幼儿实际能力水平。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持之以恒创作美术作品的耐心。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手指肌肉不灵活,无法进行精细的握笔绘画动作,对色彩的辨识度低等,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诸如报纸撕贴画、蔬菜水果印画、圆形物体滚画等美术教学活动;中班的幼儿手部肌肉开始得到锻炼和发展,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手部精细动作,如海报剪贴画、剪纸、折纸、简单的构图绘画等;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注重的是美术作品的创新,以及对色彩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整合性的美术内容更加适合他们,如在一幅作品中同时运用折纸、撕贴、绘画等元素进行表现,颜色表达中除了使用油画棒,还可以组合水粉颜料甚至其他更多的上色材料等。

(2)教师的教学手段应该更加多元化,以启发性为主。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切记幼儿是美术创作的主体,教师要给幼儿搭好“鹰架”,让幼儿的创作在自我启发中完成。传统的示范与模仿只能生出机械、呆板的美术作品。如在教学《有趣的曲线》中,教师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小蜡笔去散步,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景色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故事结束后,教师启发幼儿进行想象,如何根据这弯弯曲曲的线创作出一幅丰满的画。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趣的线条画出的圈变成了小蜗牛的壳儿;鼓出来的小包变成了远处的山,等等。一堂美术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画作各不相同,每一幅都有自己的想象和表达。

3.多角度评价作品,创设丰富的环境进行作品展示

教师对作品的评价要从多角度出发,认真倾听幼儿的创作想法,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幼儿的作品,用心欣赏幼儿作品,发现有进步和新颖的地方要进行鼓励和表扬,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孩子们的作品成为环境的装饰,以激励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结 语

好的美术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丰富的创作材料、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展示作品平台,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大胆创造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提升表现美的能力。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冯媛,寻舒珊.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7):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