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历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探析

时间:2024-05-07

申昌峻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江西赣州 341000)

引 言

任何时代都需要一种主导思想,但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这种主导思想的存在又显得有些“无用”。然而,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主导思想并非真的无用,社会中的一些事物都与之息息相关,甚至社会中一切人的行为都是以这种主导思想作为标杆和参照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毋庸置疑,这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政府基于我国的当前形势和我国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将其作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总体主导思想是恰如其分的,在中学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说来,在中学阶段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另一种是依托某一具体学科,将思想理念渗透到学科的具体教学之中。根据以往经验,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思想教育收效有限,比如社会反映强烈的“集中敬老”的问题,活动并没有使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反而给老人“找了麻烦”。因为,对中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宜采取第二种形式,即依托某一具体学科,将此价值观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笔者认为,针对高中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历史学科最为适宜。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在高中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及依托历史学科进行此项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探析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策略。

一、在高中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在高中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其实无须笔者置喙。这里也不必讲什么立德为公的大道理,单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毫无疑问就是高考。众所周知,高考是竞争,尤其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高考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进入高校,尤其是那些所谓重点或名牌的高校,在高中毕业之后,部分学生会进入一些知名度偏低的高校,更有部分学生将直接面临步入社会或就业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一些在高中时期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难免会产生种种不切合实际或者较为偏执的想法,此时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导向,这些偏执的想法就有可能演变为实际的问题行为,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危害。即便是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或早或晚总会进入社会,参加某种工作。而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就是合作,也就是说人所从事的工作难度越高,其对合作的需求也就越高,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社会失掉了公正和法治,人与人之间失掉了诚信和友善,不论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无法估量的灾难。

二、依托历史课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前文已述,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相比之下,依托具体科目进行渗透式教育更为有效。笔者提出,在高中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依托历史课进行,这主要是由历史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决定的。应该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于历史课比其他科目更具天然优势。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即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既是我国的屈辱史,也是我国的革命史,通过这段史实的教学,向学生传达封建制度的腐朽,帮助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爱国的价值观念可谓水到渠成。新中国成立后,几乎在每个历史阶段,总有一些主导思想或纲领性文件的提出,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通过这段史实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的不易,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合我国当前形势和未来一个时期内发展需要的。

三、高中历史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其实是见仁见智的,每位教师都有个人的认知和经验,对策略的择取和运用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在历史学科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基本策略应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营造平等合作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向其传递的绝不仅有知识,应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的认知甚至思想产生影响。所以,要在教学中渗入公正、平等、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营造出平等合作的教学及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通过价值思辨的方式引导学生价值观念的逐步形成。众所周知,对同一事件的判断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标准不同,对事物价值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究竟是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还是所谓“粤寇之乱”呢?从运动本身来说,革命是有的,过程中烧杀抢掠也是有的,甚至从领袖洪秀全的个人行为来看,太平天国几乎符合当代对于邪教组织的一切描述。在时下的历史教学中,各种新兴的历史观念纷至沓来,所持的历史观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也就不同。尤其是互联网普及以来,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某一种历史观念已成明日黄花,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和现实事件。对同一事件,以一种视角做出价值判断后不妨换一种视角,让学生通过比较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从而逐步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教育教学都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高中历史课程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实践活动,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会体验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使历史知识和具体的应用相联系,从中领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存在意义,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 语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核心思想,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意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充分地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巨大作用,为祖国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冯一下,张丽娟.价值判断:历史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起点与基础[J].历史教学问题,201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