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课堂的提问之“道”

时间:2024-05-07

秦 斌

(东至县教育局教研室,安徽池州 247200)

“有好的提问才能有好的教学。” 提问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提问有其“道”,不可随意。在现实教学中,“满堂问”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提问大多关注的只是文本,问题信口拈来,缺乏精心设计。一节课下来,学生疲于应答,没有思考的时间,主动学习可以说是无从谈起。

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人文性,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有效提问的关键是要把“问”的关注点从文本转向人,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现状,用适切的问题引发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从而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问于生“好奇”处,引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喜欢探个究竟。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天性,细心呵护,善于在他们感到好奇、有趣的地方提问,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兴趣高涨,逐步在思维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熏陶、能力上得到提高。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课题,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对课题的理解,学生通过交流明白了“启蒙”有“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之意。正当这位教师准备指导书写“启蒙”二字时,有位学生举手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课题中的月光不是人,怎么向作者传授知识呢?”教师听后一愣,但很快就微笑着向这位学生点点头,赞赏了这位学生的质疑,并随即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找文中到底写的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学生们带着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起书来,没过多久便找到了文中“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句话,从中知晓了给“我”启蒙的是母亲。教师顺势提问:“其实,这篇课文的原题就是‘月光母亲’,是编者把它改成了‘月光启蒙’。以‘月光启蒙’作题的用意是什么呢?”在问题的引领驱动下,学生默读课文紧紧抓住“月光”“母亲”“启蒙”三个关键词,细细品读夏夜美妙柔和的月光、歌谣中的月亮和沉浸在如水月色里的母亲,与本文作者孙友田一道徜徉在月光下,静静地听母亲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以及猜谜语。课堂上,学生们一颗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月光、母亲与启蒙在他们的心中完全融为一体,对“月光启蒙”含义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二、问于生“犯难”处,点拨思维方向

在文本阅读时,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陷入“心欲知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地。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出手”点拨指导,以学生犯难处为基点巧妙地提问,把难点分散为一个个“跳一跳就能摘得着”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释疑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深入掌握所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一文,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它向读者揭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可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比较单薄,对文本蕴含的这一人生哲理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从许多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来看,学生在交流时要么感悟得很空洞,要么有理却表达不清楚。面对这一教学难点,有位教师在课堂上铺设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弟子们如何寻找最大的麦穗的?

问题2:“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就是“眼前的一穗”?

问题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抓住时机或错失良机的经历?

从问题1中,学生阅读发现弟子们挑麦穗的态度一丝不苟,但视野狭小、犹豫不决,以致一次次地错失良机,最终“两手空空”。问题2让学生明白了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懂得在追求人生中“最大的一穗”时,手里要紧紧地握住“眼前的一穗”。问题3为课文和生活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学生在角色体验中与苏格拉底的弟子感同身受。循着这三个问题的探究足迹,学生一步步理清了课文学习的思路,真切体悟到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深刻理解了课文的价值观和情感内涵。

三、问于生“纠结”处,引导自致其知

教材中有一些前后矛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认知上的分歧,感到十分纠结。教师设计提问时不妨将这些矛盾点作为突破口,组织学生解开心理上的“冲突”,从而在达成思维训练的同时也理解了文本。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叙述了一次母亲生病住院,“我”在抱她时意外发现母亲远比想象中的轻得多,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品读文本时,教师把教学的着眼点聚焦于“母爱”,安排学生比较朗读下面两段写母亲的文字: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把上述两段话读成两个画面后,有的说母亲轻,有的说母亲重。教师随机让学生再读读课文,并以“母亲到底是轻还是重”为话题展开小小的辩论,拓宽思维,把文本探究引向深入。母亲的形象就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声中渐渐明晰起来:母亲是轻的,最重时也只有89斤;母亲却用这瘦弱的身躯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任劳任怨,又是那样的力大无比。这一提问环节的设置,既让学生愉快地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使他们的内心涌动着对母爱的感激、敬意和回报。

四、问于生“疏忽”处,激活深层思维

文学创作历来讲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作者经常在行文时会留下一些空白,而这恰恰也是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忽略的。为此,我们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一定要细心捕捉住这些文本“疏忽点”,用一两个问题“抛砖引玉”,激活学生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了小男孩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没有到规定钓鲈鱼时间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课文以汤姆的心理活动为主线,用细腻传神的笔触描摹了其前后变化:钓到大鲈鱼时的“一阵惊喜”;爸爸要求放掉鱼时的“很不情愿”;只好取下鱼钩放掉鱼时的“无奈”;看到鱼游向湖心时的“遗憾”。可对于这件事之后汤姆的情感,课文却惜字如金,大多数学生也不会过多地去思考,这一知识点很有可能就成为学习的“盲区”。一位教师教学此文时独具慧眼,在学生体验汤姆的内心情感变化历程后,他紧扣文末“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这句话设疑:“每当汤姆想起那晚的情景,想起自己钓到的大鲈鱼,会不会感到后悔呢?”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与人物心灵对话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视界豁然开朗,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认识:汤姆放掉大鲈鱼尽管内心非常不舍,却并不感到后悔,因为爸爸那晚说的“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时时警醒着他,给予他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才使他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次道德抉择。

结 语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艺术。本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学课例,探索总结出了语文课堂行之有效的提问策略: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运用多元化、全方位的提问策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拨以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方向,让思考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接地气,教师才会更有底气,学生才会更有才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