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鹿崇涛
(微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山东微山 277699)
课改初期,大家一窝蜂地抨击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一时间,语文课堂对话多了,情趣多了,画面多了……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渐渐发现,由于过分注重情境创设和形式创新,课堂热闹了,但教学效率却大大降低了。于是“阅读教学要简单一点”的呼声渐渐大起来。而不少基层教师又错误地理解了这种“简单”:仿佛单刀直入奔主题,三言两语谈感受,集中力量做练习,便是真正的有效。结果不少课堂教学情趣匮乏,手段单一,缺少生成,学生兴味索然。
于漪老师曾说:“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实效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1]有趣的教学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避免枯燥。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必须追求教学目标,就是“效”,即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效、趣二者缺一不可。效要扎扎实实;趣亦需兼顾。本文从实践出发,分析课堂中可以引入“趣”的手段和时机。
没有兴趣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不但是一种折磨,而且必然低效。因此,开课伊始就应“吊足学生的胃口”,摄住学生的“魂魄”。
一种方式是设置问题和悬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蓝树叶》(第一课时)的开课伊始,可以在引入时,抓住题目中的“蓝”字,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课题为什么叫“蓝树叶”呢?形成学生的阅读期待,提高教学效率。
另一种方式是选择适当的故事,以故事引入课程,提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爸爸真好》时,我向学生讲述了自己与父亲的故事:“我家距离我当年就读的师范学校很远——坐火车需要近七个小时。1994年深秋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外的楼道里活动,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我小名,回头一看竟是老爸!‘天冷了,你妈让我来给你送些过冬的衣物。’父亲憨厚地笑着,身后背着一个大编织袋……‘上个航次(父母搞内河航运)行情很好,赚了两千多块钱哩!我和你妈商量着给你买了些东西——这双旅游鞋二百多块,这件羽绒服七百多……’宿舍里,爸爸一边从编织袋里掏东西一边说着。第二天上午我照常上课,爸爸去火车站买当晚返程的车票。快吃午饭时,他拎着一瓶二锅头、一只烧鸡和一小袋花生米回到宿舍。‘你多吃些。’说着爸爸把鸡大腿和鸡胸脯肉塞进我的饭盒,自己则就花生米下酒……火车是凌晨三点多的。我与几个舍友说要去送车,爸爸怕影响我们第二天上课没同意。凌晨时分我睡得正香,爸爸贴近我的床头轻声说:‘涛,我回去了,你要注意照顾自己啊!’我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父亲便独自去了车站……”这段真实的故事一直在我心中,对学生们讲述时也非常动情,讲述时的语气、神态与细节营造了温馨的气氛,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接着我问学生:“鹿老师的爸爸好吗?”大家纷纷答“好”;我又追问:“鹿老师的爸爸好在哪儿呢?”学生便以故事中的细节踊跃交流、作答。此时调转话锋,导入新课,学生们从故事中看到“爸爸的好”、感悟出父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也就更为深刻。这个真实故事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拉近了学生跟教材以及教师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引发学生深思与反思,即“我的爸爸(妈妈)对我好不好?有哪些值得铭记的事件?我该如何反馈和感恩?”这就为下一步的阅读教学和升华主旨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课文的重点,是在教学中需要浓墨重彩的地方。在重点处激发情趣,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有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教学《彩虹》时,文本“爸爸造彩虹”一段,逻辑清晰,叙述条理。对这一段文字,仅仅让学生知道爸爸怎样造彩虹及彩虹形成的气象科学原理,只会一带而过,这里可以抓住“爸爸拿来一杯水,喝了一口,含在嘴里,背着太阳向空中喷去”[2]中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让学生体会动词的连续使用。此处,不仅可以配合表情朗读,伴以形象夸张的肢体动作,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动词的运用。笔者在教学此课时,组织学生走出教室“造彩虹”。考虑到“口喷水雾”不易达成预期,临时作了微调:将学生带到水池旁,背向太阳站于水池两侧;拧开水龙头,堵塞其大部,让水从细缝中向前喷射而出,师生面前立刻出现一片水雾。不一会儿彩虹出现了!学生们惊呼着、跳跃着,纷纷效仿。之后,引导学生使用连续动词描述这一情景,教学效果非常好。下课后,学生仍兴致勃勃地玩耍着,还向其他班的同学展示。若无“造彩虹”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因素介入其中,学习效果不会这么好。平时听课观摩,常有教师在文章无关痛痒处花大力气让学生跳、演甚至唱,这些激趣手段如果脱离了文本重点,又有何实际意义呢?
语文课堂上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点。在教学疑难处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难点。
课文《田忌赛马》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教材的重难点即为什么“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处理如上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分析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系“听”会而非亲身感悟。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当下,一位名师改变教学方式,引领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科学、严密的思维方式:新课导入时,教者事先准备了六张纸牌—— 一副是红牌(10、8、5),另一副为黑牌(9、6、3)。先讲清游戏规则,每人每次出一张纸牌互比大小,三局两胜为赢;而后教师邀请学生到讲台前玩牌。通过几番较量,师生们发现,这两副牌的比拼,输与赢跟各副牌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关键要看势弱的一方能否抢得先机。——教师相机导入课题《田忌赛马》,教材主旨及难点之一随即被突破,四两拨千斤!
通过读书,学生已经明白文中两场比赛一负一胜的原因,然对于“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这一决定比赛结果的重要条件仍无深刻领悟。于是这位教师又出示了两副牌——红牌10、8、5,黑牌7、4、3,再请学生以这两副牌分别代表齐威王和田忌的马,用孙膑的方法对阵,看结果会怎样。学生几经演绎,结果均为黑牌输。最终学生发现书上是说:“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投影大屏幕)。——黑牌中最大的是7,比红牌中的10、8都小,最多只能赢一场,故怎么比都是输!在学生捕捉到文句中最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给有关语句加上关联词“虽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但是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所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3]。学生通过自由练读,终于体会“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重要条件。
新课标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要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实践的乐园,而不是人为强制之所,就须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入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来自对课程性质及其价值的认知,吸引他们的往往是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把课堂教学的意图和痕迹隐蔽起来,将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语文活动“异化”为玩纸牌之类的生活中的游戏情景,学生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进入文本。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任务,转而成为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有效地改变了课堂生态,转变了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的方式。[4]
再如教学《我的老师》。备课研读时,笔者被文中的平凡小事触动,对文中蔡芸芝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蔡芸芝老师长什么样?她的工作经历、家庭状况如何?……伴着求知冲动,我试图查阅资料,竟真的通过“百度”找到了所需图文信息!满怀着兴奋与惊喜,教者又想:学生们读了课文会不会有类似好奇呢?倘真有学生问起,该如何应对?由此,笔者下载了蔡老师的肖像照和有关文字,特意做了份图文并茂的拓展性阅读材料,打印出来以备急需。课上,学生们初读文本、把握大意,理清了文章脉络,老师问:“读完课文,大家有没有疑惑的地方?”话落不久,一学生说:“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蔡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爱护学生的好老师。我想知道的是,蔡老师是个什么模样?”“她的家里都有什么人呢?”另一学生追问。笔者窃喜,便说:“刚才通过读课文,有同学迫切想了解蔡老师的相貌及家庭。关于蔡老师,其他同学有没有类似好奇?”结果班里过半数学生纷纷点头!于是,我将课前准备好的那份图文材料发到学生手中,组织阅读;而后师生交流所得及感受,同学们踊跃异常。最后竟有学生问:“我很好奇,鹿老师您怎么会想着预备这些阅读材料呢?好像是能猜到我们的疑惑似的。”教师答道:“问得好!事情真是这样。老师在备课这篇课文时,感觉蔡老师人好,也很好奇她的模样、出身及家庭状况等,于是便查了资料。猜想你们在学习时可能会有跟鹿老师一样的困惑,就事先准备了这些材料。老师常说‘读书要有思考’。看来,这次鹿老师是和你们想到一块儿了,也猜对了!很有趣,不是吗?”学生们听后连连点头以示叹服。
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反映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一堂让人难忘的好课,必会激起个体生命的鲜活,师生在精神上相遇,在合作中成长,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实现生命初始状态的互动。案例中,教者在备课时对蔡芸芝老师及其家庭状况等产生好奇,进而积极查阅资料;随后又以切身经历“将心比心”,试图站在学生立场反思教学、丰富应对策略。如此预设教学,尽力将学生放在心上,做到了“目中有人”,坐实了“教为学服务”,本质上即在践行“以生为本”。课堂上力避了那种硬邦邦、干巴巴的“片面地教”,转而多了一份对于学生的必要关照与温情,使得教室内顿生“润泽”。在这种氛围里,老师与学生可以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赖关系。
事先打印好的那份有关蔡芸芝老师的阅读材料,是为那些对蔡老师心生好奇的学生预备的:教学中若存在类似疑惑,可用;若否,则不用!——如此“进攻退守”,是为“以不变应万变”。从教学实践看,多数学生读完课文,确实对文本产生了共鸣,对蔡老师产生了好奇,并提出了类同于笔者此前所料想的问题。这表明教者对于教材的研读和学情的预判准确且恰当,对于教学的应对性预设更是合理且必要。如此理性设计教学,能让教师体验到教研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更易于树立教师威信、拉近师生距离,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即便课上无学生质疑、所备材料未得用,教师如此积极反思和应对也是值得肯定的。
教例中,诸如“蔡老师是个什么模样?”“她的家里都有什么人呢?”之类的问题,当然可由教师根据课前预设提出;而课堂上教者却诱发学生质疑,进而激发他们借助老师的恰当帮助(拓展性材料),通过自主实践(阅读、交流)获得相关认知,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如此教学,符合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之倡导,既益于学生发展思维力和提升阅读力,又能深化学生对于蔡芸芝老师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与把握。这样变“传统教学”为“导学、让学”,更大程度地释放了学生的课堂生命活力,从而让“生本课堂”得以精彩演绎,实现师生增能、教学增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素质教育的精髓,就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激情引趣与提高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关系,从而让这三者关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使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故此,教师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催生学生对于语文的情感,探寻教学的奥秘,在新课导入处激趣、在文本重点处激趣、在教学疑难处激趣。学生喜欢“有趣”的课堂,教师追求“高效”的课堂。其实“有趣”并不妨碍“高效”,高效也并不等于无趣。高效和有趣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主张,阅读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确实,凡事都要有个“度”:趣要趣得有度,效要效得有法,二者并重,方能双赢。
[参考文献]
[1] 郭召义.追求有情趣的课前交流[J].小学教学研究,2009(A10):62-63.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五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
[4] 佚名.特级教师巧用纸牌教《田忌赛马》[EB/OL].http://www.zxxk.com/article/68293.html,2009-4-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