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赵婷玉
有效营造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需要形成家长、学校与社会共同成长的教育磁场。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根据“零零后”孩子成长经历制作的纪录电影—《零零后》,在全国上映后反响热烈。该片取材于同名5集纪录片,制作团队用长达12年的时间跟踪拍摄几个“零零后”家庭,讲述这些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成长与蜕变的故事。
它,击中了很多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孩子的成长,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同样面临的挣扎与选择,引起了为人父母者的共鸣,引爆人们关于成长与教育,乃至人生的意义等等讨论。
12年的成长,喜悦与难过、奋斗与放弃、坎坷与坚持……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被镜头逐一展现。
影片中,从小想当英雄的“孩子王”池亦洋,由年少时期的不合群,成长为热爱橄榄球运动的阳光少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看似特立独行的王思柔,从小公主变成了个性张扬的青春期少女,在经历了赴美留学的坎坷后,不断成长。孩子们因为家庭、朋友、学校、老师、内心的不断变化,少年的懵懂逐渐转变为青年的理智,形成了成长中一个又一个独特的印记。
“孩子成长的轨迹,在背后真正反映的其实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所谓亲子之爱一定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罗静表示。
“零零后”的家长吴先生说:“影片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谈起教育方式,吴先生表示自己在生活中更倾向于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儿子特别喜欢篮球,有时一周打一次不够,还会再加一次课,偶尔再游游泳。”深知孩子学习压力大的吴先生会保证孩子每周至少运动两次。“因为与孩子共同成长一直是我的心愿。”
在《零零后》执行总导演喻溟看来:“每一种成长都不可复制。”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试图想要找到“零零后”的“群体DNA”。互联网原住民、国际化、独立自主、个性鲜明、视野开阔、未经历苦难……这些人们眼中普遍“零零后”的标签,无疑带着全球化的时代烙印。正如影片中的主人公池亦洋和王思柔,其成长也都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
北京四中某班主任李老师说,自己带的首批“零零后”都已经毕业。谈及“零零后”群体的特质,她表示:“‘零零后的孩子创新能力较为突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特别广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对此,罗静分析道:“这一代人优势特别明显,原因就在于整个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因此,享受着优越条件的‘零零后可以随时接触到世界上的信息,可以更为多元化地看待自我、看待人生、看待世界。”
冯先生的儿子,正在上小学5年级。谈起“零零后”一代,他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家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明显优于上一代。不過,与他们沟通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在知识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孩子更加有主见。
《零零后》纪录片的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通过12年来与“零零后”的零距离接触后,坚定地认为:“他们(‘零零后)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些孩子比中国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有世界眼光和远大理想。”
该影片中围绕“零零后”话题的探讨,与近期由电视剧《小欢喜》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发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热议不谋而合。
池亦洋父母没有因为孩子年幼时的调皮加以否定和指责,相反,却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鼓励支持他投身到自己喜爱的橄榄球运动中,这种教育方式在很多家长中产生共鸣。它也反映出中国家长在教育理念上的共同困扰和抉择。片中,一些父母在教育上表现得很“急切”。王思柔的妈妈希望女儿快乐成长,全力支持她学习钟爱的舞蹈;而爸爸则更偏向按部就班的管理,因为担忧升学问题,亲自为女儿辅导数学……意见相左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成长阶段的各种矛盾和焦虑的时候,总是固执己见,不能商量解决问题,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当孩子受到来自寄宿家庭的打击时,父母关心和保护的缺失,不禁让观众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感到担忧。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核心话题—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依旧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零零后》中,人们看到天真烂漫的笑、撕心裂肺的哭、无可奈何的吵,背后隐藏的正是这一命题。有专家指出,对于这批正处于青春期叛逆节点的“零零后”而言,理解式教育会促进“零零后”发展,遇育儿矛盾宜协商面对。特别是在面对孩子受到心理伤害的时候,更应该采取“保护性撞墙”的理念,避免孩子在“撞得头破血流”后丧失对理想和生活的激情。
“理想是成长之魂,阅读是成长之基,家庭是成长之源。”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看来,“成长有一个共作效应,有一个生命的成长场。父母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完全是互动的关系。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化解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
随着影片的热映,个性与制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留守与留学、青春期与亲子关系、独生子女与二胎政策等话题,成为公众闲谈茶叙中少不了的“热”词。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更适合“零零后”?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对“零零后”的教育目标?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认为,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父母教育孩子,不是靠学历、收入和地位,而是靠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应是教育的起点。这样一个成长过程,既是父母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胜任家庭教育的需要。
可以说,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要学会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与个性。正如张同道所说:“在拍摄中,我切身感受到,没有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规则,不能用‘别人家的孩子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因材施教。如果家长与孩子看完这部电影,能使家庭更和谐、孩子更健康,我们12年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在家庭教育以外,学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钟亚利看来,一所学校的成功在于通过精心培育学生、打造教师和家长彼此关联的“生命成长共同体”,以此形成“全员育人、共同成长”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当然, 要实现“全员育人、共同成长”教育的目标,离不开教育方式的创新,更要依赖教育理念的支撑。“比家庭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方式方法,决定着教育方向,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此,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认为,“正确的评价标准、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丰富的实践教育、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缺一不可。”
无疑,有效营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配合,以此形成亲子共同成长、师生共同成长、家校共同成长、学校与社会共同成长的教育磁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