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锦飞
***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作为承载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课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使命与意义。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机渗透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担当教育重任?以下视角可资学科同仁参考与借鉴。
学科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实现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渗透融合,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学科性质与学科内容决定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点与渗透融合点相较于其他学科要更多一些。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各模块的知识内容中,可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方确有很多。为此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要在教学《哲学与文化》教材中的“文化”部分时,借助一些适切的、具象化的文化素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在课程其他模块内容的教学中,寻找与具体教学内容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与渗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材中,直接作为思政课知识教学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在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中,“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该内容的教学时,要寻找与这一教学内容适切的具象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此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教学议题,组织课堂讨论,寻求举措对策。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深刻认知,做到内化于心,而且能使学生对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具体的方法路径,做到外化于行。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围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课题讨论或辩论。笔者曾听过两节关于这一教学内容的公开课,两节课分别以南通当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和“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为教学素材进行课堂情境创设,围绕设置的相关教学议题展开课堂探究。如此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生活化,身边的文化素材让学生有亲切感,激发了学生保护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整个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直接作为教材内容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不是直接讲授。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不少内容是可以有机结合与渗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与之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具体元素。笔者在教学必修3《政治与法治》与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时,有机结合与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挖掘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蕴含的丰富智慧和法治理念,以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培养“法治精神”。例如,在教学“依法治国”相关内容时,笔者向学生相机阐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体恤民情、德法并用”的治国策略,“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的立法思想,“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的执法观念,“法不阿贵、绳不绕曲”的司法理念,“讲读律令、研习法度”的普法传统,等等[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内容。
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总书记的以上重要论述为我们思政课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
思政课教学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要寻求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与相通之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两者在立场观点方法上的“共通性”为我们在教学中实现两者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这与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再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观点,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是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范畴,与其观点一致的中国古代先哲们的辩证法思想更是俯拾皆是;在方法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同样有着相通之处,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中就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说,《荀子·天论》中的“天行有常”就启示我们要按规律办事,等等。
思政课教学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一方面,教学中要从历史的维度,用具体史实向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后,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是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2];另一方面,更要从现实的维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学生阐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实现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以开创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局面的。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各学科教学实践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尽管就理论层面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站在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高度,知识教学只是手段,实现知识教学的教育价值才是目的。然而,在各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与教育“两张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表现在“两个极端”上,要么只有针对书本知识内容的教学而完全没有教育,要么只有就某一话题的教育而把书本知识的教学完全抛在脑后,这两者又以前者为主要;二是在教学与教育的结合上呈现“阳奉阴违”“只有其表没有其里”现象。
以上现象也广泛存在于思政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例如,在《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四个“字”,一是“划”,即划书本知识点(考点);二是“背”,课堂给时间让学生背诵这些知识考点;三是“默”,组织学生默写知识考点;四是“练”,出几道试题在课堂练,搞一套试卷在课后练。试想,在大量的不是直接讲授优秀传统文化而是需要挖掘文化元素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知识的教学上,教师会有多少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性?所以笔者认为,在知识教学中,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向与目的,通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让知识教学为教育方向与目的服务,以正确发挥与充分彰显知识教学的教育价值。
当前,在思政课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关注,这一现象与上述情形正好相反,就是一味淡化学科知识的教学,把学科知识的教学完全上成了专题式教育讲座。这样的教学,教育的确是有了,但必要的学科知识教学却丢了。笔者曾听过一节题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公开课,执教者整堂课都在对学生进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老子、孔子讲到墨子、韩非子,从古代先哲的为人之道讲到治学之道,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讲到文化艺术,教师讲得有理有据,学生也听得极为认真,但书本上的知识要点却只字未提。这样的课如果作为知识教学的一种拓展与补充,或者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兴趣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将其作为首次书本知识的教学,就完全不切中学教学的实际。总之,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各学科教学必须克服教学与教育相脱节的现象,要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学科教育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实现学科教学与学科教育两者的互相融合、相得益彰。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文明作为文化的最高形式,任何文明的形成都离不开具体的优秀文化元素的共同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中华文明就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就决定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因而建设现代中华文明当然也就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换言之,今天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推进建设现代中华文明,进而为现代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所以,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现代中华文明两者结合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与必然之选。
在思政课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现代中华文明整合起来,结合具体的建设现代中华文明的实例,就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让学生受到启发并接受教育。笔者曾听过一节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省级评优课,执教者以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教学情境,以“为什么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定在秋分这一天?庆祝农民丰收节,对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具有怎样的意义?”为议题展开课堂讨论。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从传统节气秋分的地理学由来讲到人文学的寓意;从农耕文化的内涵讲到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传承面临的种种挑战;最后以“如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统一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话题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收尾。这节课很好地实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现代中华文明之间的整合,听课教师对这堂课予以很高的评价。
当前的思政课教学中,中国式现代化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如何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现代中华文明整合起来,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文明形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助力下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代表着现代中华文明。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正在创造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作为现代中华文明乃至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当然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自己源远流长的文明体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思政课教学在结合教材知识讲授“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热点内容时,要注意将以上观点向学生作清晰阐发,以求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现代中华文明两者的有机整合。
当然,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视角还有很多,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将其渗透融合在日常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中,自觉做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成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