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指标体系构建*

时间:2024-05-07

石建军 李 哲

学科核心素养既是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的绝对基础,也是新时代学生发展成长的必备素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理学科”)作为新兴学科,起步较晚,相比语文、历史等学科,它不是国家课程,也无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明确的心理学科核心素养(以下简称“心理核心素养”)。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科应该有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心理学科科学有序发展无法规避且极具意义的重要课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历时7 年,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构建了心理核心素养三级指标体系,并落实在中小学心理课程之中。本文就心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三级指标体系展开论述。

一、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一)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只有分解为学科核心素养,才能落地生根。对于心理学科来说,心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必备心理品质和关键心理能力。

(二)心理核心素养的特征

不同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心理核心素养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综合性与内隐性。人是非常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实体,尤其对于心理核心素养而言,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每一种心理核心素养都无法单独存在,是彼此依赖和相互融合的,具有综合性特征。此外,心理核心素养是指向个体内部的素养,是内化了的能力和品质,因此它还具有内隐性的特征。

第二,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表现为心理核心素养不是学生某一时刻的行为表现,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时间养成并持续产生作用。心理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而可以习得和养成,意味着它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又有可变性。

二、心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概览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历时7 年,完成了以心理核心素养为统领,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心理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我们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构建完成心理核心素养三级指标体系(见表1),并通过研制学生发展内涵(即评价标准),将心理核心素养落实在中小学心理课程的教学之中。

表1 心理核心素养三级指标体系

三、心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解析

(一)心理核心素养的一级指标:积极和谐

心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建构应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为纲领,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刘金明和孟四清主张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构建心理核心素养,将其结构与要素界定为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人与困难、压力。申喆认为,心理核心素养以心理和谐为根本追求,落实为自我认知素养、学科学习素养、人际交往素养、环境适应素养四种素养和自助力、调适力、发展力、实践力四种关键能力。

我们认为,心理核心素养一级指标是积极和谐。积极是乐观、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和谐是能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积极心理学是中小学心理课程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心理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生态和谐

林崇德指出,从“心理和谐”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考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硬件与软件、中国和外国这六种关系。俞国良认为,心理和谐作为人的动态心理关系系统,是在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等系统中得到实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我们把心理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界定为自我和谐(修己)、人际和谐(达人)和生态和谐(济天下)。

自我和谐是一个人了解自我、接纳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是人的心理处在相对协调、相对平衡的状态。自我和谐强调“我”与“自己”的关系,是心理和谐的基础。在传统文化中,与自我和谐相近的词是“修己”。修己就是修养自身,达到自我和谐。所谓“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人际和谐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能够以灵活的方式协调不同的关系,保持适当良好、协调融洽的关系,适应双方社会角色、行为方式的变化。人际和谐强调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与同伴、老师、父母等的关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人际和谐更关注同伴关系。在传统文化中,与人际和谐相近的词是“达人”。“达”即为“和”,也就是和睦、和顺、和谐。达人就是使人通达,使自己与他人和谐。《论语·雍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重在“立己”,贵于“达人”。

生态和谐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它强调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真正的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应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和谐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和谐就是社会化。在传统文化中,与生态和谐/社会化相近的词是“济天下”。济天下就是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世间百姓,济助天下苍生,达成社会和谐。《孟子·尽心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济南市中小学心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中小学心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八大学习领域: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调适、性教育、生命教育、生涯教育、生活和社会适应。自我和谐主要通过自我意识、情绪调适、生涯教育等领域的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和谐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和谐主要通过人际交往、情绪调适、性教育等领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生态和谐主要通过生命教育、生涯教育、生活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和谐。

(三)心理核心素养的三级指标

如果说心理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是框架和支撑,那么,三级指标就是核心要素和重要内容。每个二级指标包括两个或三个三级指标。

1.自我和谐主要包括自信和乐观两个要素

自信是自我和谐的首要因素,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自我和谐同时十分需要情绪调试的能力,即稳定的情绪。自我和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乐观。乐观是一种对未来事件结果的积极期待,是一种重要的积极认知倾向,对个体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越乐观的人,自我与经验之间越和谐。

2.人际和谐主要包括乐群和友善两个要素

乐群是指以良好的态度对待群体,以舒畅的心情融入群体,在互爱互助中,充分享受人际和谐带来的愉快与惬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在群体中,乐群是重要的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指标,它包括了解与关心他人、真诚赞美和善意批评以及积极沟通等内涵。友善就是亲密友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它是众所周知的受人欢迎特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优秀个人品质。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仁爱”之于他人就是友善待人,乐于助人,达到人际和谐。

3.生态和谐包括适应、敬业和规划三个要素

在社会心理学中,适应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行为亦随之发生变化,如适应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个体来说,社会化持续终生,是一个社会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规划人生、敬业奉献的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以及人的社会化,是敬业精神社会化和普遍化的根本原因,反之,敬业精神的社会化和普遍化,又是社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结果。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过程,而社会化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在要求。

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标准的灵魂。心理核心素养作为相对空白的领域,它的构建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全新课题,值得所有“心理人”去思考和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