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儿童品格习养的生活教育大舞台

时间:2024-05-07

赵 华

儿童品格需要在生活场景中习养,生活经验的表达需要恰当的形式,设计儿童喜欢的生活教育舞台是品格习养的关键。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新区实小”)“求真尚爱——小陶子舞台建设行动”项目是落实场境育人、活动育人和“三全”育人的重要表达形式,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实践。

一、“小陶子”舞台的价值理解

1.“小陶子”舞台阐释“生活即教育”的核心价值

“小陶子”舞台就是让儿童站在学习和生活中央,做自我价值实现的主动建构者,让儿童成为生活的主人。首先,什么是“生活”?陶行知认为:“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这里的“生生不已”,其实质是“自我完善,生生不息,死而后已”,陶行知眼里的“生活”,意味着儿童不断变化或生长,同时也是儿童在不断满足着自身需要。其次,什么是“教育”?教育让人类社会不断延续成为可能,个体生命有限,而作为拥有社会生活经验的人,必须将社会生活需要的习惯、知识、品格、技能、规则等传递给下一代,否则社会发展将停滞。这种传递就发生在共同生活中,因而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就是让人类社会生活得以延续。再次,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揭示了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他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即是教育”且“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的境况,强调生活中处处可以展开教育,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一脉相承,前者更具有实操性。

综上,“小陶子”舞台就是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加工,并依托舞台进行表达,让这种“思考过、凝练过”的生活场景展示出来,让儿童在“生活中提炼出育他和自育的元素”,在“教育过程中展示生活和学习的精彩”。

2.“小陶子”舞台赋予“社会即学校”的新内涵

“社会即学校”,其本意是指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既有学校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又有超越学校教育的内容。“小陶子”舞台就是将儿童生活教育的范围在时空上作拓展,在实践中将“生活教育舞台”具体化、情境化、融通化。一是“小陶子”舞台使儿童的学习生活空间得到延展。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与表达不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即陶行知所言的“开笼放雀”,将学校与社会融为一片。这能有效防止“学校社会化”(将学校进行“微场境”的社会改造)的片面做法,实现了“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而所得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二是“小陶子”舞台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在“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导引下创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在行中,行在知中,知行合一”。三是“小陶子”舞台使儿童品格习养从“接受小众教育”变成“浸润在大众教育”之中。儿童既是“教育者”,也是“道德学习者”,所有儿童品格汇聚的“舞台”,就成为超越物理时空和人为设计的课程。

二、“小陶子”舞台的生活实践

“小陶子”舞台是学陶、师陶、践陶的舞台,是进行生活教育全方位展示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儿童师贤、敬贤、践贤,涵育求真尚爱的品格。学校主要构建了三大“小陶子”舞台场境:菁菁校园大舞台、小主人亲情舞台和家国情怀筑梦舞台。

1.菁菁校园大舞台是激发儿童道德自觉、促进儿童品格提升的立体化场境

校园大舞台建设以来,一直倡导全员参与、全员育德,让儿童真正站在校园中央。菁菁校园大舞台主要设计了“鹏鹏剧场”“小蜜蜂艺养楼”“马丁之家”“陶子展台”。“鹏鹏剧场”是儿童集会和活动的大型场所,满足儿童在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层面自主组织开展各种展示活动的需求;“小蜜蜂艺养楼”供儿童进行艺术学习和展示,楼内精心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艺术长廊,介绍各种器乐知识,展示名人名家的书画作品等,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马丁之家”主要建设有“模拟厨房”“模拟餐厅”“模拟客厅”“模拟街区”和“模拟交通”等空间,提供了儿童体验生活的场所;“陶子展台”是满足儿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展示的主题化场所,如明星体育馆、道德讲堂、明珠演播厅、网络创客空间、心灵氧吧……各班级也建有“陶子秀台”“小陶子绿植空间”等。

2.小主人亲情舞台是儿童展现家庭责任的温馨空间

学校通过主题化活动设计,引导儿童深度参与家庭议事,激发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创造力,倡导儿童做生活小主人和父母好帮手。如“我的私享家”活动,学校鼓励儿童利用家庭的区域及资源,展示自己的活动设计能力和作品表达能力,为家庭空间添色、为父母工作减压,孩子们主动设计的“一周家庭议事会”“亲子电影荟”“亲情阅享会”等,得到家长支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才艺,设计的“艺术展台”“厨艺秀台”“服饰T台”“园艺阳台”等,深受家长好评。儿童在亲情舞台上感悟生活教育之美,感受劳动之美和创造之美。

3.家国情怀筑梦舞台是儿童根植乡土情怀和立志报国的成长空间

学校与社区、养老院、福利院、交警大队保持紧密联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构多维度的合作形式,形成课程化的育人展示系统。如学校与社区联动,搭建微公益舞台,为儿童设计“公益岗”“微志愿行动”;与商业机构合作,开辟儿童舞台展示的“独享众乐”时段;与市规划馆、区科技馆联系,组织开展情境化导游、主题式解说活动等;与群众艺术团体、新区幼儿园、集团校等联系,定期开展艺术交流和互访活动。儿童在社会大舞台上筑梦,在社会大舞台中践行责任与担当,体验真行、践行真知、传递真爱。

4.“小陶子”舞台的角色换位,是学校践行“生活中教育”的重要形式

学校设计了“六小行动”——小先生、小主任、小美容师、小护理师、小领舞人、小梦娃,六项行动让儿童体验不同岗位角色的责任,切身感悟爱和奉献。“行知小先生”,参与备课上课、班级管理,体验教师日常工作,懂得教师职业的辛苦,增加对课堂的敬畏感;“社区小主任”,走进社区办事处,跟岗实习,参与调解邻里矛盾,参与组织社区活动,感知为民服务情怀;“城市美容师”,凌晨四点半,为环卫工人送上热茶和点心,打扫街道,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老护理师”,走进敬老院,学习专业护理知识,为老人梳洗、剪指甲、测体温、量血压、读报,体验护理工作的不易,懂得敬老爱老;“广场领舞者”,成立广场舞志愿者小队,签署广场舞文明协议,引领广场舞新风尚;“时代小梦娃”,重走红军路,寻访抗战老兵、党员先锋,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理想信念。

三、生活教育舞台的实践追问

生活教育舞台,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表达,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创新实践。陶行知认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小陶子”舞台是将生活教育的成果进行“舞台化”表达,整个过程中,学生行动为先,再产生思想和设计,进而产生“创造性表达”,最终将行动所获得的学习内容抽象化与艺术化。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即儿童学习的最终指向是“舞台表达”,会不会导致“功利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溯源“知行合一”。“小陶子”舞台的实践过程,可以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学教合一,即“每个儿童既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者”,不割裂“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教育”;二是学用合一,即“每个儿童既是学习者,也是实践者”,不割裂“这是学习,还是舞台”,都属于实践范畴;三是学育合一,即“每个儿童既是学习者,也是育人者”,不割裂“这是育人,还是在育己”,人人在生活中都得到品格涵育。

“小陶子”舞台的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于表达真我;“小陶子”舞台的实践不在于设计,而在于履行责任。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是教育的真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