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流动课堂:乡村教育爱的坚守

时间:2024-05-07

黄道林 范如刚

2014年3月15日

晨曦破晓,鸡犬声欢,

乡间小道之上,

三四人相伴,手捧小黑板、篮球、彩纸、书本……

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前后拥簇着,口中大叫:“老师来了!老师来了!”

从这一刻起,一所乡村小学关于爱、陪伴、责任和奉献的教育故事悄然发生了。

与家人同行,有亲情相伴,看似寻常,但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却是奢侈而遥远的梦。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现有22个教学班,900多名学生,全校70%以上学生的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外务工,学生长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抚养教育,有的甚至独自生活。家庭教育缺失和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一些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偏差,他们敏感、孤僻、内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行为习惯不好,道德失范现象较多,这些问题既困扰着学校,也成了很多家庭的牵绊。为了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动员以党员教师为主的青年教师,成立“教师志愿者服务队”,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分布,按就近原则,在服务点所辖片区开展“乡村流动课堂”。“乡村流动课堂”推行的是一种关爱教育,我们希望用教师之爱、社会之爱来唤醒乡村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一、乡娃在行走,家国在心中

人对家乡总有着浓厚而复杂的情感,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归属感的一种表现,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记得住家乡”,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底。我们利用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设计“小脚丫丈量行动”,让学生亲历前辈们走过的路,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知识教育、生活教育多元融入“流动课堂”,促学生健康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晚上,欣怡像往常一样和家人一起吃饭。突然,她抬头对妈妈说:“妈妈,你们在六合生活了这么多年,今天我考考你。”妈妈答道:“当然可以,你考吧!”欣怡问:“你知道六合的‘专诸巷’因何而得名吗?”妈妈故作疑惑道:“哦,你知道吗?说给我们听听呢。”欣怡得意地说:“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是我们六合人,他成功完成了刺杀任务,其侠义名留青史,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出生地命名了一条专诸巷。”

没等妈妈开口,欣怡又问道:“你们知道隔壁的乡镇为什么叫‘东王庙’吗?那可跟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有联系哦,估计你们也不知道,哈哈!”妈妈很吃惊,笑着说:“继续介绍介绍呗!”欣怡更加兴奋了,坐在旁边的小妹妹向她投来羡慕的眼光。“我还知道我们区的非遗产品‘火烧连子’,特色产品水芹和活珠子,我们六合玩的地方有中华茉莉谷、坝上草原、乡村玫瑰园等,我们区有世界知名的雨花石,还有上过太空的世界名曲《好一朵茉莉花》……”妹妹听完不禁为姐姐鼓起掌来。

妈妈问欣怡怎么对家乡了解得这么多,欣怡自信地答道:“因为我参加了学校的‘流动课堂’,老师经常带我们去‘乡情体验馆’参观学习,给我们讲解知识。我还加入了‘小脚丫丈量行动’小组,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尝特色美食、打卡各处景点,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

二、乡娃自成长,争做“当家人”

为了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品格,我们从学生自理能力提升入手,开展“我为爷爷搭把手”“我是家里的小户主”等行动,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会照顾自己的同时,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做到爱己又爱人。

学生陆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生病卧床,奶奶一个人照顾她和10岁的弟弟。她平时在家除了要帮奶奶做家务,还要照顾好弟弟。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这个学生有些内向,不太自信。学校在她家附近增设“流动课堂”活动点后,班主任汪老师第一时间动员她参加,小姑娘虽然点头答应了,可活动开始后却始终不见她的身影。

汪老师家访后,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让她带着弟弟一起来参加活动,并且专门为她开设了“家务劳动小讲堂”,让她把自己做家务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小伙伴。每次陆蓉的小讲堂上,孩子们听得都最认真、最仔细,陆蓉还给小伙伴们布置劳动作业,小伙伴们也渐渐养成帮家里干活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很多家长事后找到汪老师,感谢他为家里培养了农活小帮手,感慨孩子动手能力强了、脾气小了、知道体谅父母了。如今,陆蓉和弟弟已经成了“流动课堂”最积极的参与者,每次只要有活动,不管刮风下雨,她都会早早带着弟弟出门,走上五六里路赶来参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汪老师发现陆蓉变化很明显,“流动课堂”小讲师的角色让她收获了自信。现在她在班上越来越活泼,不像过去总是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当然,通过“流动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助互爱,学生跟老师的交流多了,老师们认识了课堂上的学生,也认识了家庭生活中的学生,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入了,师生感情更加融洽。学生们在自理中学会自立、自强,他们成了家里的“小当家”,也成了自己学习的“小主人”。

三、乡娃有爱伴,个个向阳生

学校的一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由祖辈或亲戚抚养教育,有的甚至独自生活,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少孩子性格孤僻、内向、缺乏学习动力,这些都激励着全体志愿教师在“流动课堂”上主动开发不一样的教育课程。

吴优是一个让所有任课教师“忧心”的孩子,矮矮的个头,黑黝黝的小脸蛋,整天趿拉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一味溺爱,他的行为习惯非常差,随地大小便、说脏话、随手打人是常态,这样的行为让其他学生对他都望而却步,大家都不愿与他做朋友。为了帮助这个孤独的孩子,在学校的大力动员下,吴优开始参加学校每周六的“流动课堂”。

刚开始吴优非常兴奋,东摸摸、西看看,还会主动跟其他同学打招呼。可好景不长,一次课间休息时,吴优一阵尖锐的哭声打破了和谐的场面。原来就在老师离开的几分钟里,吴优将另一个“调皮大王”的文具和书包全部扔到了地上,还在上面踩来踩去。这一切正巧被上厕所回来的主人逮个正着,对方立马撸起袖子上前对吴优进行了“武力镇压”。吴优不是他的对手,在推搡间摔倒在地,鼻子磕到桌腿,流了很多血。这件事发生后,“流动课堂”的孩子们开始对吴优避之不及。可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老师们集体协商,决定从人际交往入手,由一位老师专门指导吴优如何在集体中与人相处。指导老师从说“谢谢”“你好”“对不起”这些简单的文明用语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他。

在专属指导老师严格的要求下,他从一种完全的自由状态变成了有约束的自由,学会文明规范的处事行为。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学会了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而他也变得越来越阳光。

“乡村流动课堂”实施4年来,学校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500多次,服务留守儿童、家长8000多人次,项目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还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支持。南京市六合区阮郑村村民徐有银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带着一对双胞胎的孙子孙女生活,在孙子孙女参加“流动课堂”后,他还把外区上学的外孙女也转到我们小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乡村流动课堂”。他说:“我们年纪大了,每天忙活两个孩子吃喝和家务活明显力不从心了。多亏了学校的流动课堂,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帮我们教育孩子,还不收一分钱。他们不仅帮忙指导孩子的学习,还带着孩子做手工、参加劳动,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徐有银老人主动将自家一间空房腾出来做“流动课堂”的教室,老两口在院子里架起了秋千、搭起了跷跷板,供孩子们课间休息时玩耍。他和老伴还兼职“流动课堂”的课间安全员,老师休息时,他们就上岗。他们的行动带动了周边更多村民的支持和效仿,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将“乡村流动课堂”坚持下去的信心。

今后,我们将从留守儿童品格生长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拓展新的思路,开展新的研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大课堂”与“小课堂”育人体系,呈现多样的“课堂”形式,用“爱”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