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象关系学说视角下的“空心病”透视

时间:2024-05-07

孟泓沁 曹 璇

2016年11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徐凯文副教授提出了一种由于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空心病”。徐凯文将缺乏支撑意义感和存在价值观视为“空心病”的核心问题,并阐释了包括抑郁、孤独、自我缺失、寻求外部认同、自杀倾向和较长病程等在内的“空心病”的六方面表现。[1]需指出:(1)“空心病”最初主要是基于大学生群体所提出的,然而,其所描述的现象在工作者、中学生群体中也能被观察到;(2)迄今为止,“空心病”仍是一种对一类心理问题的描述,而不是单一一种心理疾病。

一、问题提出

1.“空心病”与自我发展。

“空心病”是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类心理问题,它与青少年的自我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空心”意指价值观的缺陷,对个体而言好像没有什么是重要的,甚至是自我的缺失,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文以新精神分析学派中的对象关系学说为依据,尝试从青少年人格发展中自我形成的动态视角分析“空心病”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2.对象关系学说视角下的自我发展。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认为,正常的发展和病理心理都可归因于婴儿的自我与内部和外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对象关系的作用。对象关系学说关注自我对象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自我对象通过内化和分化发挥作用,最终形成个体的自我调节机能。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能,个体才能处于健康状态,否则个体将处于问题状态。自我对象是指被赋予情感的客体,他们往往是与个体亲近的人或物。一般而言,对象关系学说将自我对象分为镜像性自我对象、理想性自我对象和密友性自我对象三类。

二、“空心病”的透视:三类自我对象的异化

1.镜像性自我对象。

镜像性自我对象指个体的重要他人(尤指母亲)。通过呼应性的反应,镜像性自我对象与个体分享反应,强化其成就体验。最典型的事例是:当一个孩子刚学会走路、迈出第一步时,他并不会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高兴。然而,当身边的大人面露喜色地表扬他时,他也“照镜子般”地跟着开心了起来。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过程中,当孩子取得进步、成功时,其重要他人是为了孩子感到高兴,而不是将孩子的成就视为自己的资本,感到自己“有面子”。这一微妙差异对个体的自我发展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当重要他人为孩子感到快乐时,孩子将逐渐在镜像性自我对象的作用过程中学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到快乐,促进其自我发展;而当重要他人在为自己而得意时,孩子的一切努力和成就都沦为了重要他人的快乐资本,而其自我是空洞、匮乏的。

镜像性自我对象的异化在当代屡见不鲜。如父母在朋友圈中炫耀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成为父母价值来源的一个缩影。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没有学会为自己的成长而快乐,还会因为担负着重要他人的颜面而感到疲惫。这正是一个“空心”的过程,直至青春期后期青少年开始拒绝成为父母的颜面时,问题才凸显、爆发,且难以解决。

2.理想性自我对象。

理想性自我对象指对于个体来说现实的、可为其发展奋斗提供指导的人物。理想性自我对象并不一定是伟人,再平凡的人也有闪光点,也可以成为理想性自我对象。当个体以理想性自我对象为榜样而努力,取得进步、接近榜样时,个体也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自我也得到了发展。

在传统榜样被青少年忽视和抛弃后,商业运作下的一众明星取而代之,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粉丝文化”“饭圈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热词。对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光鲜亮丽的明星格外具有吸引力。然而,商业明星难以担当个体发展的理想性自我对象,其核心原因在于商业明星往往是被包装呈现的美好而虚幻的形象。明星作为一个异化了的理想性自我对象,只能带来暂时的、虚幻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其过分完美而不可企及的形象反而会给个体带来挫败体验,甚至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因此,不同于激励自我发展的理想性自我对象,异化了的理想性自我对象反而使得个体沉溺、麻痹于现状,找不到发展的方向,也没有发展的动力,故而“空心”。

3.密友性自我对象。

密友性自我对象指关系十分亲近、密切的朋友。密友性自我对象是一种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能给个体成长带来动力,人们需要一种“我们感”,需要被伙伴所接受。

城市化发展、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生育政策开放后出生率仍低迷等社会现实,使得当代许多青少年缺乏共同成长的伙伴。缺乏同龄同伴交往经验会致使个体的自我发展出现偏差。原本,个体在进入学校后能够获得同伴交往的经验。然而,正如网络热议的一位北京大学90后学生所言:“我们从小被灌输,人生是一场战争,学习的意义是为了把其他人甩在后面,上好大学是为了获得成功。”即便走进了学校,同龄人仍然不是“成长的密友”,甚至可能成为“竞争资源的敌人”。在这样的成长环境、教育氛围中,密友性自我对象可能是异化的,也可能是缺位的。

无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伟人,抑或是奉献自我、服务他人的雷锋精神,都彰示着大我之于小我的关系,只有“我”融入“我们”,“心”才能得以实在,意义才得以诞生。密友性自我对象的异化或缺位,使得自我被孤立,“空心”的个体失去了关系的联结,人生的意义也无从扎根。

三、构建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对象关系

根据对象关系学说,三类自我对象对个体健康积极的自我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镜像性自我对象的价值倒依附、理想性自我对象的虚幻和密友性自我对象的敌对化,无疑会对个体的自我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致使“空心病”现象的出现。因此,铲除“空心病”的成长土壤,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1.社会层面:矫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既享受着来自他人的劳动成果,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他人付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人人皆能安其居、乐其业的社会,这背后是文化价值观念的指导和约束。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他们对理想性自我对象的选择。因此,应矫正文化价值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人生榜样,用理想性自我对象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摒弃唯利是图的成功观,认可每一种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让青少年能够不功利地选择自我发展之路。

2.学校层面:学习范式转型与教育评价改革。

为了发挥和强化密友性自我对象的作用,学校不仅应加强德育活动,还应该将协同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互动关系中收获,在相互帮助中成长。同时,学校应积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不能将教育的目的功利地理解为“实现阶层跃迁的钥匙”,而应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启迪智慧、开拓视野、获得能力,与他人、社会建立有意义的联结。教育评价的改变亦是成才观念的改变,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在此期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让学生始终处于联结之中,过有意义的生活。

3.家庭层面:摆正家庭序位,明确家庭职责。

镜像性自我对象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第一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不应将孩子视为家庭的“绝对中心”,应摆正家庭序位;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独立之前,担当孩子的人生价值依附对象,以身作则鼓励孩子不断开拓自我;在此基础上,明确家庭职责,探寻并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不让家庭成为学校的延伸,为孩子提供多方面、多维度的成长养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