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人格健康发展的儿童性教育课程

时间:2024-05-07

吴增强

儿童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小学教育比较忽视和回避的议题。尽管近二十年来有不少地区进行了儿童性教育的探索,如上海市在2005年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儿童性教育内容列入其中,辽宁省和北京市都编写过儿童性教育的教材,但总体上来说,儿童性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不太愿意碰触的领域。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长期坚持开展儿童性教育,起初家长们不理解,有反对声,后来学校让家长进课堂看了性教育课,他们很快就接受和理解了。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儿童性教育完全可以在学校里开展,问题是上什么内容、怎么上。我认为,儿童性教育课程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既要干净,又要科学,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探索和实践。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在绘本故事心理课的基础上,开发了绘本故事性教育心理课程,知难而上,努力探索与实践,可喜可敬。本期专题呈现了部分研究成果,有几点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一、以“全人教育”的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框架以“身体发育”“自我认识”“爱与关系”“学会自护”为主题,创编小学三个年段的绘本故事性教育心理课程,帮助儿童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获得准确的性知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应对成长路上来自性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挑战,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人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所谓“完整”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整体和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从自然人成长为心智健康的社会人,这是心理辅导的终极追求与原点,也是儿童性教育的原点和目的。

儿童对身体的觉知与心理密切相连。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自尊由三个部分组成:身体自尊、学业自尊和社会自尊。身体自尊指儿童对体貌的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尊感;学业自尊是因学业成就而产生的自尊感;社会自尊是由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获得的自尊感。身体有缺陷的儿童往往会自卑,就是因为难以得到身体自尊的满足。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自尊愈发重要,如果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不满意,就会产生青春期的体像烦恼。在本课程中,低、中年级选用绘本故事《神秘的旅程》《男孩女孩不一样》,引导学生了解胎儿在各个阶段的成长特点及婴儿的出生过程,知道身体隐私部位的科学名称,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高年级选用绘本故事《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引导学生了解青春初期男生女生的第二性征变化,接纳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这些内容都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发育,从而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爱与关系”是本课程的另一个主题。儿童性教育不能光讲身体发育,这样就变成生理卫生课了。儿童性教育中的“爱与关系”,是从心理层面讨论两性交往、性别认同以及亲子关系等儿童成长的课题,这是儿童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不少学生青春期生理现象提前,他们希望得到两性交往和性别认同方面的指导,可选用绘本《萨琪有太多男朋友》,引导学生与异性友好相处。

亲子关系对于儿童人格发展非常重要。在家庭系统中,学生会遇到亲人离世、隔代抚养、父母离异、二宝矛盾等家庭问题,通过绘本故事《不要随便亲我》《亲爱的外婆》《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家——超级家庭大书》《我的弟弟出生了》,让学生了解各种家庭组合和生活方式,理解各种模式的产生,正确面对家庭中的每一次境遇,学会表达合理需求,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在自我保护方面,本课程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大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各类自我保护的方法。低年级选用绘本《爸爸,我可以看你洗澡吗?》《必须说的秘密》,让学生树立自我防护的意识,识别并远离有危险的地方;中年级选用绘本《看不见的陷阱》《不要随便欺负我》,引导学生认识网络陷阱和校园欺凌,学会健康安全上网,不做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高年级选用绘本故事《奥普拉的故事》《预防艾滋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侵害和艾滋病,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不歧视性侵受害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乐意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

二、运用绘本故事等表达性辅导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绘本故事是开展儿童性教育的很好的媒介。国内外儿童教育专家依据儿童成长规律设定系统的递进主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儿童性教育绘本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故事将一些难以启齿的性知识传递给儿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情感需求,发展认知和思维能力,提升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吴江实验小学对国内外性教育绘本故事进行筛选,对选用的绘本故事进行改编、删减以突出主题;针对某些没有合适绘本的主题,他们还进行了创编。

心理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心理课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充分感悟,通过“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情境剧场”等活动,将绘本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性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社会生活模拟场景,通过团体互动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识别部分认知或行为偏差,并产生新的观念,在真实情景中探索行动,将领悟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关注课堂教学中安全心理氛围的创设

如何给学生科学的、干净的性教育,吴江实验小学在儿童性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践探索。《绘本故事性教育心理课的氛围营造策略》一文提出课前做好预设,创设安全的环境;课堂灵活调控,及时觉察、肯定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无条件接纳与支持。我赞成文章中的观点,安全氛围是心理课堂的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故事,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安全,让学生坦然接纳性知识,学会爱自己、保护自己。

除了以上三点,儿童性教育心理课程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建议学校在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方面增加内容。性别角色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女性心理学家海登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指个人认同他或她自己的性别群体的理想的心理结构,具体表现在适合个人性别的行为、态度、情感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指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的男子气(男性气质,masculinity)和女子气(女性气质,femininity)。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指出,如果一个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认同,一方面可能会降低自信心、自尊感,出现自卑、沮丧,缺乏进取心;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社会角色的承担,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因此,性别意识、性别角色教育是儿童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吴江实验小学能够在这方面继续完善,为更多学校开展健康的儿童性教育提供范例和支持,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新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