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 菁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各种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学生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因为教师和家长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管理常常会引发亲子和师生间的矛盾冲突,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成了一个教育难题。在众多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青少年学生手机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与情感体验缺失有密切联系,很多时候,发生矛盾冲突是因为教育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手机使用的指导,班主任要与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情感应答,激发学生正面、积极的情感经验,科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其实,这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很大关系。中学阶段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求突出,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朋友,渴望作为一个独立的成熟个体发声,渴望获得同伴的理解和支持,渴望被认可、被肯定。
一些整日沉迷于手机游戏、网聊、短视频的学生往往是因为情感空虚,在班级和家庭中存在感不强,在学习上没有获得感,于是转而到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寄托。而游戏开发者为了牢牢抓住游戏者的心,在游戏中加入竞争、奖励,并且融进了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活动,来刺激游戏者的情感体验。而这些都是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学生们在不断进阶、升级中找到了被认可、被肯定的快感。面对日常学业的枯燥、压力和挫败,以及因为玩游戏而被教师批评、被父母责骂的现状,学生爱上手机游戏也是非常正常的事了,但是,学生到底是先沉迷于游戏而后成绩下降,还是因为成绩下降而后沉迷于游戏,我们要个别案例个别对待。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手机游戏的确让一些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由此可见,教育者对手机的“一刀切”式管理肯定是不合适的。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的“情感疏导”来指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教育活动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即任何教育只有建立在良好情感基础上才能起到正向作用。我们不希望因为手机的不合理使用升级亲子矛盾或者引发师生冲突,所以在处理手机使用问题中一定不能“硬碰硬”,要融入情感教育。教师的情感素养包括对情境的感知力、识别力、洞察力、移情与共情能力,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要体现出最基本的尊重、关爱、友善、信任与亲密……我们会发现,有这些素养的教师往往更有亲和力,他们更能理解学生的需求,而学生也更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全面的认识。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也有情绪、情感,他们也有最基本的被尊重、被满足的需求。教师要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手机是当下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完全不使用手机是不现实的。面对学习的压力,学生想通过手机获得减压的方式、想通过手机获得宣泄的通道,也是无可厚非的。教师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学生,进而更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使用手机。
其次,教师要有情感表达的能力。面对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有的教师会说:“说过多少遍,沉迷手机会让你玩物丧志,今天开始把手机没收,让你爸妈保管。”也有教师会说:“手机里一定有吸引你的东西,会让你觉得愉快和兴奋,同时这些东西也会消耗你很多时间,让你对学习丧失兴趣,你愿意跟老师一起来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的共情和恰当的情感表达能得到学生及时的回应,并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教育。
当然,基于情感教育视域,班主任还可以开展积极的班集体活动,比如开展一次关于手机使用的辩论赛、做一次调查访问,在此基础上民主讨论手机使用和管理的班级公约等,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需求;又或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本活动,如亲子郊游、亲子篮球赛等,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满足学生倾诉、表达和交往的情感需要。总之,教师要通过班级活动做学生成长的指引者、陪伴者,通过班级活动构建温暖的班集体,让学生在现实的世界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