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文本细读的教学进阶策略

时间:2024-05-07

朱春平 吕伟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机地体现这一特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文本细读做起,从知识层、情理层、文化层三个层面入手,逐层深入地去感受把握文本内涵。

《壶口,壶口》是人教版配套读本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托物寓意类的散文,文章借流经壶口的黄河——壶口瀑布的传神描绘,颂扬了中华民族忍辱负重、众志成城、一往无前、不惧牺牲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一篇文本,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读出、读懂黄河的形象,让其更真切、自然地感受到作者寄寓于黄河形象中的民族精神呢?下面笔者就以该文本的细读为例,从知识层、情理层、文化层三个层面,谈谈逐层深入地把握文本精髓及创作艺术的教学策略。

一、触摸文本——梳理闪烁其间的知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学习交际、发展认识能力、学习和工作方面。为了能够切实运用好这一工具,要求我们在文本解读方面首先要关注课文的知识层。知识层的解读既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又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师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的必经之路。因此知识层作为文本解读的首要层次,是我们永远也不能轻视和忽略的。”[1]

那么,《壶口,壶口》这篇文章涉及哪些基本知识?教学中又应着重学习怎样的语文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

1.在细读文本中了解文本涉及的地理知识。要让学生了解行经壶口的黄河为什么能造就伟大、不朽的奇观,必须先让学生了解秦晋大峡谷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壶口特殊的地形特点。事实上,文章的第1~6 段,就涉及了这一特殊地形的介绍:黄河上千米宽河床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的狭槽,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这由宽变窄的河面突变,由上而下的极大落差,是壶口瀑布形成如此壮观景象的原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这一段说明性文字,让学生通过对“上千米宽”“二三十米”“高低悬殊”“落差极陡”这几个关键字词的感知,既能大致了解壶口的地形特点,也能对壶口瀑布进行形象化解读。

2.在细读文本中学习“托物寓意”写作知识。《壶口,壶口》是一篇托物寓意类的散文,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能在写作实践中尝试着练习,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点,也是其写作能力的增长点。因此,学习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理解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来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探寻、学习文章写好“物”的秘妙。文章中写黄河共有4 处文字,可谓有先有后、有远有近、有粗有细、有写意有工笔。教学时笔者带领学生细细品读这些文字。其次,笔者引导学生发现沟通“物”与“意”的桥梁。写好“物”是能够“寓意”的基础。文章中前两次写黄河,分别选择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传达黄河不同时期的神韵:“默默无闻”“曲意周旋”“委屈”“忍受”“服从”这一组词语写黄河的先前的状态,写尽了黄河的隐忍、委屈、无奈的内心;“腾空而起”“狂奔劲舞”写动态,极富力量与动感,写活了黄河崭新的姿态。两处文字置于一个段落,写出了黄河状态、神态的变化,为下文揭示壶口瀑布的象征意义作铺垫。

二、俯瞰文本——感悟文字背后的情理

解读文本,读到基本的知识,这只是基础,顺着语言文字,读出、读懂文章的情思哲理,能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阅读方能得以深入。

教学时笔者在让学生关注了“默默无闻”“曲意周旋”“委屈”“忍受”“服从”这一组词语后,又让学生思考:写到黄河这样的状态的时候,作者想到了什么?读到黄河这样的形象的时候,我们读者又想到了什么?再来关注流至壶口的“瀑布”,表现它“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的动态时,作者又想到了什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呢?

这样,学生在读黄河先前的“隐忍”“委屈”“无奈”、读黄河当下“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的蓬勃的生命力时,就能感受到这些截然不同的状况,学生仿佛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屈辱、隐忍的过去以及协力奋进、蓬勃发展的当下。

俯瞰文本,勾连历史,融入情感,阅读理解便能进一步深入。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梳理、体悟作者融注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1.细读瀑布的形态变化感受壮烈情感。文章描写了争先恐后的“水珠”“浪花”凝成一团,先是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最终砸在岩石上“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由“水珠”“浪花”凝结成“浪柱”,最终“肢解”为“水汽”。透过形态的变化,结局的惨烈不难想象,然而“后来者”的脚步依旧疯狂而坚定。作者的震撼、颂扬之情首先便寄托在瀑布形态的变化上。

2.细读不同阶段的相似状态感受勇毅情怀。文章中3 次用到“疯狂”一词,有整体的呈现,也有局部的表现,有前行军的冲锋陷阵、视死如归,也有后援者的誓死相助、毫不畏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机,却有着一样的勇敢、崇高,一样的壮烈,一样的震撼。

3.细读瀑布的动作感受绵长情愫。吼喊、喷扑、奔涌、流泻、迸射、砸、迸……这些动词,给了读者听觉上的触动,更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虽然动态各异,但无一不传达出速度、力量,流露出信念、决心,可以说,作者精心选择的动词也精准地赋予了瀑布震撼人心的魅力,传达了作者深深的震撼、敬佩之情。

三、沉入文本——领悟字里行间的文化

《壶口,壶口》一文饱含浓浓的民族情感,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若能开掘出文章中蕴含的独到的文化内涵来体验文本,将更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如何开掘?又怎样有机地融合到文本中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独到比喻显文化。文章写黄河,以“龙”喻河,巧妙独到,既写出了黄河屈曲盘旋的形态,又以民族图腾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从“潜伏之龙”到“腾飞之龙”既写出了不同流域黄河的不同状态,又暗喻不同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不同境遇,形象贴切。因此,教学时教师紧扣龙的形象作适当的概括式的点染,将有助于文本解读的深入。

2.精辟议论展精神。黄河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文章在表现远观瀑布的声音之时,有一段精辟的议论:声音撼天动地,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其中一句话为例,通过句子的互相诠释,来增进理解,深化解读。教学中,不妨运用以下文字,让学生展开交替式的朗读,来具化瀑布形象,强化黄河精神:

这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这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

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

有了具体的形象,有了角度各异又精辟精准的评价,黄河的形象、黄河精神也就呼之欲出了。

3.巧作想象悟意蕴。通过以上解读学生理解了“物”的形象,但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把握“意”呢?这时就需要借助想象了。所以,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想象:“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声音?见到了什么画面?”在想象中,很多曾经进入学生记忆的画面便会被唤醒,物后之“意”的把握便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通过三个层面的文本细读,读出、读懂文本中的知识,读明文本中融注的情理,开掘文本中独特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再去设计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还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文化方面得到增长,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