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赵 华
2018 年8 月,***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说:“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从五个方面对美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即立德性、时代性、独特性、传承性和成长性。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江阴实小”)以“臻美旅行”作为“敦品”的实践抓手,形成了发展儿童“行动力、欣赏力、学习力、良善力、表达力”,提升儿童“归真、尚合、雅谐”品格的美育实践品牌。
江阴实小的“臻美旅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儿童品格锤炼的过程是儿童向美、向善的成长过程,二是指儿童品格锤炼过程中需要提供美善的“旅行方式”,这里的“旅行”有狭义的研学旅行,有广义的“生命成长”。江阴实小的美育实践是将儿童的“美学体验”与“美德规范”进行统整的一种教育,突出美育的“情感体验”特征,进而提升儿童的道德理解;也突出“品格锤炼”的社会性约束,进一步升华“情感”为“理性和价值观”。学校从“审美”“尚美”出发,开展美育实践,归于儿童自身的“美的追求”和“美德追求”。
“臻美”即不断追求大美,因为“不断”,必然有所参照和反思,必须清晰道德标杆。“大”是“大人、君子之学”,是一种格局,是一种视野,指向至善的品格。这里的“美”就是儿童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臻美”是指儿童能在更高、更广阔的德性场域中培养大美的情怀、追求大美的境界,努力形成至善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本质是在人类探知美的过程中,在自我与他我的审视和实践过程中,进行识美与创美的集合,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完善人的精神世界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总书记的讲话也指明了小学美育的三个实践路径:扎根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儿童教育中,学校应基于“实践中的美育,童心中的美育”立场,遵循儿童美育发展规律,立足儿童现实生活
“臻美旅行”的美育实践中,将敦品砺行贯穿始终,将审美和行美统一,实现知行合一。敦品,即砥砺品格;砺行,即磨炼德行、规范约束行为,按照“美的高标准”行动。学校以美学思想方法和“美育规律”为理论指导,以儿童认知下的美为生命基础,立足儿童美的逻辑与美的价值立场,以臻美旅行为行走姿态,以“欢乐谷”“美学堂”“读书吧”“爱心社”“播播站”等场馆为基本的空间与平台,以儿童的实践体验作为形象具体的美育载体,激活儿童纯真天性、淳朴自赏,激励儿童社会认同、伙伴体认,形塑合作得体、合雅鉴赏的核心品格。六年小学历程,既是儿童个性化成长的人生历程,更是儿童人格臻美的重要旅程。
因此,臻美旅行是时光之旅、实践之旅,更是大美品格的涵育之旅。
江阴实小的“臻美旅行”是一场儿童审美、尚美、行美的道德行走史,每一个人在六年的时光轴上都能找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学校所设计的“5+1”的新时代美育实践,让每一个参与者“自得其乐”“自享其美”“自臻其德”。其中,“5”是五项美育实践创意活动,“1”是臻美的创意评价。“欢乐谷”,从儿童审美的视角展示“游戏敦品”的魅力;“美学堂”,从儿童赏美的视角呈现“空间涵美”的魔力;“读书吧、爱心社、播播站”则从儿童行美的视角展现“学习表达美”的活力。
学校开发的“快乐大本营”“我的游戏我做主”“集创大赛”“游戏达人秀”“欢乐嘉年华”五大主题游戏课程强调团队合作、创意表达、作品分享,着力发展儿童美的行动力。所有活动场景中,学生自主制定目标,自主挑战,在游戏体验中释放积极自信的本性之美,在新颖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唤醒智慧灵动之美,在从无到有的创作历程中地激发多才多艺的创造之美。欢乐谷成为儿童结伴而行的游戏空间,自由自在的探索基地,无拘无束的创意天地。
学校的美学堂资源建设基于儿童的视域,采用图文场景互动等方式,主要设计了“生活世界”“体验历程”“童趣意味”和“美的历程”等主题场景,通过创设美的主题场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儿童以身临其境的美好享受,同时引导儿童表达美的感受与诉求。审美活动以多种的感官体验、多元的美感碰撞、多重的视域融合,给儿童以现场体悟,从而发展合乎儿童性情的欣赏力。
学校打造“与经典有约”阅览室、“童眼看世界”绘本馆、“美坛”书吧、“遇见美好”的书香长廊等,构建适合儿童的开放式阅读空间,营造起“一起读书吧”的良好氛围。儿童从“随性阅读”慢慢走向“美心阅读”,突出了阅读的欣赏性、实践性、思辨性和创生性;在读、享、创的臻美旅行中,儿童从聆听者、阅读者、欣赏者逐渐成长为朗读者、讲述者、创作者、组织者。爱心社则是一个宏观架构,没有定点,却无处不在。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丰富的层级体验活动,培养儿童的“为事之德”“为人之德”。播播站是学校儿童微电影的创作基地、放映展厅和分享乐园,已经成为儿童展示“美的理解”的大舞台。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畅快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自我的教育和美的实践。
此外,学校还以“臻美旅行护照”为载体,结合臻美奖章:本真章、合作章、和谐章,让旅行护照成为儿童品格成长的“百宝册”。学校还进行线上美育实践评价,如大数据“旅行账单”。学校所涉及的美育实践场馆,都有线下线上两个场馆,可同步开展各类活动,同时记录评价参与过程。
《论语》中有对人生追求的朴素表达: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个“艺”,就是中华先哲对“以美育德”的理解,在我们的文化中,“礼乐”等“美的表达”被认为对人有教化和修为作用。因而,易中天在《中华史》中直接指出:中华礼乐文明始于周王朝,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德治国”是一个中心,“礼乐”是两个基本点。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伯里克里文明的代表人物同时开启了西方尚美崇艺的哲学时代,他们以形而上的方式对美加以阐释,使外在形体中的美形式化为内在的善,于是就有了柏拉图“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亚里士多德“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的西方表达。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将“美”赋予了完善人类心灵的育化属性,使人脱离生存的外在约束而面向内在理性的价值追求。
从东西方对美的理解意义上说,新时代的儿童美育不仅应该重视“品格锤炼”的功能,更应该回到“美的原点”,让儿童在现实的“美的创造”中领略美、实践美。通俗地说,就是从拥有美的眼光,到美的理解和表达,再到美的创造。所以,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要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唯有先使之成为审美的人。因而,审美作为感性与理性的中间桥梁,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审美才会成为理智的、有道德的人;只有在审美中,生命才达到了自由。
当然,新时代儿童美育应尊重儿童天性,既不夸大美育的工具价值,也不矮化美育的本体价值。尤其在当下,要进一步厘清美育的工具价值,发挥其在以美辅德(以美储善)、以美益智(以美启真)、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等方面的作用。
江阴实小,正是在新时代儿童美育的实践中,以家庭、学校美育为主,恰当融合社会美育于其中,创造性地表达儿童的审美意境,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儿童身边的世界,进而让儿童改造和完善自身。
蔡元培先生说:“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江阴实小的新时代美育,以美育德、养正、铸信仰,路还可以走得更自信、更坚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