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4-05-07

蔡清林

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随意化、碎片化、边缘化等现象,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立足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构建德育学科课程、学科德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从2019 年起统筹整合,将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极大提高了德育课程的系统性、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但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除了原有的德育学科课程,学校还必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持思想性、实践性相统一,建构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与时俱进的、循序渐进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2.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实施“大德育课程”,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突出“二化二性”(一体化、课程化和适应性、时代性)要求,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社会生活和儿童立场,课内外深度融合。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是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的有效路径。

3.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要求。

德育是事关学生终身发展、影响并决定学校办学思想和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通过统整学科德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等,以课程化实施确保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和系列化,以课程实施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学校着力构建德育学科课程、学科德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并根据四类课程的特点划分为基础性、拓展型、研究性三个层级,循序渐进地实施。

1.德育学科课程。

德育学科课程也就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为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人生导航”的重要作用,其德育功能最为明显,无可替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学科课程被边缘化,加之一些学校的德育目标定位高、落脚空、脱离实际、杂乱无序,导致操作性不强,评价体系难以建立。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德育学科课程的定位高度,坚决把握“核心素养”基线,不断夯实立德树人基础,奋力拓展与时俱进态势,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绝不能把德育学科课程混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

2.学科德育课程。

德育重在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科参与,而“三全”德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学科德育的全面落实。教师要依据时代发展要求和课程实施要求,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提炼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因子,强调课程核心素养与德育的有效契合。例如: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侧重于数学审美、逻辑推理与道德品质的统一。

3.传统文化课程。

学校承载着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们不断追求的内在动力,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融入教育教学中,具体可通过书法、武术、戏剧、体育、经典诵读等活动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素养的提升。

4.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是德育工作的生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是在德育课程标准和德育目标指导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的特色化专题德育活动,其显著特点是自主性强、实践性强,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三、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学校在充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评价等的基础上,立足“崇德、立德、启德、冶德”,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德育课程化实施体系。

1.崇德:整体推进,建立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崇德,是目标,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推进德育课程化的基本追求。一是目标必须明确,德育课程规定的教学时间,不容缩减,不得挤占。二是目标必须具体。在纵向目标上,有机衔接各个学段、年段,有序递进;在横向目标上,充分发掘整合各个学科、各种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加强课内课外联系,注重校内校外联动。三是目标必须清晰。我们把每学科蕴含的德育元素列出“清单”,进行编排整理,实现资源共享。

2.立德:基于生活,建立健康的课程内容体系。

立德,是手段,以生活为基础,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一是内容源于生活。坐在教室里的德育,针对性不强,也缺乏感染力,我们要让德育“动”起来、“活”起来,实现“教”和“育”的相互融合,就要把学生可感可知可思的生活事件作为教育“原材料”。二是内容延展生活。我们充分借鉴山东、福建等地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做法,编制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德育实施指导方案,重点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设置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熔铸在“诚信、励志、勤俭、荣辱、感恩、礼仪、责任、三生(生活、生存、生命)”八个版块中,编制了系列化的校本教材,在低年级重点进行“礼仪、勤俭”教育,中年级重点进行“感恩、诚信”教育,高年级重点进行“励志、责任、荣辱、三生”教育。三是内容回归生活。首先,多维度确立德育活动主题,包括文明礼貌、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法制观念等九个方面,目的是强化实践活动在学校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四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开展活动。我们开展了传统节日活动、研学旅行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互联网体验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园、家庭和社会这三大生活舞台上展示风采,加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3.启德:多元评价,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启德,是动力,通过评价来激励、引导学生。一是评价建立在激励基础之上。评价是一种导向,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注重激励性评价,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也不是为了证明而评价。二是评价建立在过程基础之上。德育课程评价必须量化,必须贯穿德育实施全过程。学校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测评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评价建立在调控基础之上。学校通过对教师教学和活动指导情况的评价、对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量次和学习效果的质性评价,为学校和教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提供指导,强化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冶德:凝聚合力,构建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

冶德,是保障,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甚至政府等诸多方面,这就需要科学统筹,加大德育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融合多元的资源库。一是重视物质资源的开发。学校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把课堂搬进社会。二是重视名人资源的利用。学校组织学生寻找身边的“劳模”“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讲好“身边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和接触时代的脉搏,在活动中思,在活动中学,在思与学的基础上增强道德体验。

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必然。学校的课程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德育的时空,打造育人铸魂的新天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