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家柱 周 明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首先是一种社会责任,即要求关注社会现实,以服务社会发展、国家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的责任。其次,家国情怀是一种人文追求,体现出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家国情怀是一种国际视野,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在历史的长河中,家国情怀总是那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彰显着时代的价值,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书写着岁月的芳华。家国情怀的渗透,应该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历史教学的重构,指的是依据一定的规则,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情的实际,结合教师的素养,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重新构建,并以新的结构呈现的过程。历史教学的重构,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需要结合学情,以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为指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新构建与编排。笔者认为,家国情怀视野下历史教学的重构,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历史教学需要桥梁,历史教学重构的过程,需要用清晰的线索去构建,让这根线链接不同板块。
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涉及“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等5 个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跨度约1 年,历史事件转折大,教学内容多。在笔者看来,要想教好这一课,可以通过一条明晰的线索去“重建”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就这一节课而言,我们可以用“转折时代的革命”这一线索作为桥梁,去构建这一阶段的历史风貌:就“五四运动”而言,是近代革命性质的转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就马克思主义传播而言,是近代革命指导思想的转变,是由非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转变;就中国共产党成立而言,是近代中国革命领导力量的转折,由资产阶级领导向无产阶级领导转变;就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而言,是近代中国革命方式的转折,由单一阶级领导革命的方式向两个阶级合作领导革命的方式转变。
教师在引导学生构建“转折时代的革命”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分析“革命转折”背后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到:“转折时代的革命”的背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潮流及国际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生通过分析“转折”背后的“转折”,慢慢会理解“转折”的背后彰显着家国情怀的精髓:“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样是先进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新的尝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让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新发展前景;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同样是一次爱国之旅,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教学重构,“转折”是线索,“转折”背后的“转折”是归因,而家国情怀是精髓。这样的“重构”,不仅让课堂教学线索鲜明,更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嬗变的时代旋律。
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一般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呈现的。我们重新构建的目的,就是让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更加鲜明,以历史特征排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特征的认知。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为例,这一课主要包括“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和“开眼看世界”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看似有密切联系,又似乎相互独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就很难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认为可以以“工业革命视野下的中国”“鸦片战争视野下的中国”“睁眼看世界视野下的中国”为题,用这三个“板块”重新构建内容体系,具体来说——
“工业革命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其历史阶段特征就是“东西方的巨大反差”。一方面,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对世界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美国、法国、德国也迎头赶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与英国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在这样的世界大变局下,清政府却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表现为落后的小农经济、落后的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防御、落后的外交思维等。在世界性的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这巨大的反差,导致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从“工业革命视野下的中国”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巨大反差,这巨大的反差,不仅仅折射了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更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之一。
“鸦片战争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其历史阶段特征就是“侵略与反侵略”。从侵略的一方看,在侵略目的上,英、法、美等国主要是通过武力打开市场,以达到倾销商品的目的;而俄国主要目的是蚕食土地,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在侵略的程度上,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更多,获得的侵略权益更多,侵略的范围更大,对中国的危害也更大。从被侵略的一方看,当时的清政府均组织了抵抗,但由于政治腐败、军备落后、指挥失误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军队和人民的抵抗,都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从侵略的结果看,中国在政治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逐渐兴起,习俗上也逐渐向近代习俗演变。
“睁眼看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其历史阶段特征就是“向西方学习”。从向西方学习的背景上看,鸦片战争的失败让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逐渐清醒,他们认识到东西方的巨大差距。从倡导向西方学习的人物看,无论是林则徐、魏源还是徐继畬,他们都涉及了对外交涉的事务,在对外交往中,他们逐渐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先进的一面。从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看,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以抵抗外国的侵略。从向西方学习的结果看,魏源的《海国图志》虽然发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强音,但“《海国图志》在大清问世后刊印千册便被列为禁书,并饱受官方指责,他们批评此书‘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结果敢阅敢言者寥寥”[1]。
综合这三个“板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工业革命背景下东西方的巨大差距,让西方殖民者看到了机会,才最终引爆了两次鸦片战争,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促使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反思中国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可见,这三个板块历史特征鲜明,三个板块之间因果关系清晰。
如果再深入思考,三个教学板块均可强化“家国情怀”特质。例如,“工业革命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由于清政府统治者缺少应有的国际视野,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中国愈显落后。而“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应该是家国情怀的应有之意”[2],从这个观点出发,“工业革命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需要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国际意识,否则就会落伍。“鸦片战争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厦门、镇江、定海、三元里、大沽炮台等地军民的英勇反抗,则是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睁眼看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这一板块,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不仅仅彰显了爱国主义的精神,更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同样也是家国情怀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
对一节历史课的重构,不是简单的“庖丁解牛”,更不是简单的“大卸八块”,而是在“家国情怀”这一灵魂观照下,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建构。
所谓“课魂”,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这是对一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的结果。[3]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为例,这一课包含三部分内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三部分内容之间逻辑关系严密,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维度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教师对这一课进行有益的“重构”,笔者以“走向共和”作为“课魂”,对内容做出“四部曲”重构——共和之灵魂:“三民主义”;共和之基石:“武昌起义”;共和之大厦:“民国成立”;共和之回响:“辛亥革命的意义”。
从“共和之灵魂”来看,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回答了资产阶级在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诉求,在民族问题上,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政治问题上,主张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经济方面,倡导民生主义,主张通过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作为辛亥革命的灵魂,资产阶级后续的一系列革命行动都是在践行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
从“共和之基石”来看,武昌起义彰显了革命党人的首创精神,践行了资产阶级的三民主义的革命指向,并迅速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烈火。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虽然只是一个地方性的临时政府,但是它是一个独立于清政府的崭新的政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成为共和大厦的基石。
从“共和之大厦”来看,中华民国的成立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是对几千年来封建专制政体的彻底否定,更加速了清政府的瓦解和灭亡,让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与南京临时政府相伴相生的还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
从“共和之回响”来看,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但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解放、社会习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当中,辛亥革命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走向共和”。
当然,“走向共和”的四部曲同样处处彰显着家国情怀:提出三民主义的本身,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是戊戌变法之后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命运的再一次出发;在武昌起义前夕,无论是秋瑾“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的充满爱国主义感情的律诗,还是广州起义时林觉民的“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无不是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指向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重构,遵守以“线”贯通的原则,会让学生得到更加明晰的历史线索;遵守以“块”教学的原则,会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历史;遵守以“魂”统领的原则,会让学生理解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三个原则,同一个指向,就是助推了家国情怀的渗透和培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