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解构

时间:2024-05-07

董洪亮

点评

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解构

董洪亮

学校文化;框架;符号;动力

任何一所富有生机的学校,都会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宝应实小”)也是这样。他们在“让每一片叶子都美丽”的总体追求之下,非常系统地推进着学校的文化建设。他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和实践,向我们清晰展现了不同学校在建设自身文化时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表现为文化建设自身应有的框架。或者说,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形成明确的文化建设框架,文化的改善和进步是很难发生的。这种框架主要包括“符号、结构和动力”等三个核心要素。

一、文化建设是一个符号经营过程

符号是文化的根本所在。建设文化而不去经营某种符号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文化建设为什么需要确定某个文化符号?这与“文化”的本质有关。何谓“文化”?“文化”的本质就是某个特定人群对于某个对象的共同理解与解释。比如,在远古时代,人们看到天上雷鸣电闪,非常害怕。他们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人们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是尤其不安的。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尝试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他们可能会说,因为天上有雷神,雷神一不高兴,就会震怒,就会弄得电闪雷鸣。大家一听很有道理,于是产生了共同理解。有了共同理解和对于现象的解释,接下来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做事了。比如,为了防止雷神震怒,他们可能会去献祭,会去叩拜。远古时代的各种文化就是这样诞生的。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同样如此。

文化的本质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种有对象的社会存在。对于学校文化来说,这个对象主要就是“教育”。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首先就是让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形成共同一致的理解和解释。什么是教育呢?这个问题很抽象。对于抽象的东西,人们很难形成共同一致的理解。所以,从社会技术的层面,我们往往采取类比的方式,用某种东西去比喻“教育”。在这里,“教育”是本体,而这个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本体的东西就是喻体。喻体就是文化符号。没有符号,我们就很难达到对于教育的共同一致的理解。

宝应实小为自己确定的文化符号就是 “银杏”。“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能说不清楚,但是,“银杏”是什么样子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意见都很一致。有了“银杏”这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喻体,学校中的全体成员对于什么是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教育,也就容易形成共同一致的观念。“银杏”是“坚毅的、正直的、奉献的、向上的”,因此,我们学校的“教育”也应当具有“坚毅、正直、奉献、向上”的品格。全体师生的教育理想由此建立,学校的办学特色也由此呈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是一个符号经营过程的原因所在。

在符号经营方面,宝应实小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用了几年时间,“着手梳理校园文化脉络,寻找学校文化符号”,并让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深知,“一所学校既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的存在,学校的文化是其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从学校的历史出发,把文化符号的确定作为一个努力探寻的过程,正是对于文化建设本质的深刻把握。没有这种把握,文化符号的确定非常可能会成为校长一人说了算的“指定”过程。“指定”不可能真正形成某种文化,因为文化需要“经营”。

二、学校文化是一种结构化存在

建设学校文化,仅仅止于确定某个文化符号远远不够。很多学校管理者会以为,形成学校文化品牌,就像注册一个商标,只要确定了某个独特符号就行。这样的理解,非常容易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一个喊口号、立标语的过程。

如前所说,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和解释,但是,理解和解释的目的却是要引导人们做事。在“什么是教育”的问题上取得了共同一致的理解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办教育”。一所学校的教育事实上怎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这所学校的课程。课程即机会。你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课程,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里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同时,课程更是结构,课程的结构就是我们对于学生人格结构的预期。

在从文化原点出发,形成学校的结构化课程方面,宝应实小经历了漫长、坚实、富有成效的“建设”过程。他们从培养儿童“主体意识、精神底色、美好心灵、生活世界”的四大教育目标出发,完整建构了包括“学科课程—阅读课程—德育课程—实践课程”等四个类别的学校课程。

在课程结构化也就是学校文化存在的结构化方面,他们的实践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其一,打通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整体的探索。他们把教学的过程在整体上划分为“学”和“导”两个维度,并且进一步明确,在这两个维度当中,每一个维度都应当包括“预、展、评、练”四个要素。两维度四要素的整体把握,有效防止了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中通常会出现的模式单一化现象。可以说,“两维度、四要素”是一种课程实施规范。他们要解决的是一个规范问题,而不是某种单一方法的机械运用问题。我想,这种“规范性”是他们对于“绿色”课程的执着追求,表达着他们的文化理想。

其二,通过学生的“行为”达成课程的目标。当代课程不是训诫课程,不是记诵课程,而是经验课程。课程经验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践、操作、体验、探索,达成课程的目标和育人的目标。宝应实小在阅读课程中关注的是多种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的形成,在德育课程中关注的是礼仪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在实践课程中关注的是学生日常的实践和学校之外的多样化经历。就好像“银杏”的生长是每一棵银杏自身的过程,理想的学校教育永远都应当力求成为学生自己的经验过程。

三、学校文化的发展取决于动力的大小

如前所定义,文化是特定人群对某个对象的共同一致的理解和解释。“人群”是文化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文化”是分大小的,我们经常会说存在着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江苏文化、区域文化、机构文化甚至团队文化等,在这里,文化的区别取决于什么?就取决于文化构成中所包括的人群。就是说,文化的问题,根本上就是人的问题。由此出发,学校文化建设解决原点也就是符号问题,不仅要解决结构问题,还要关注动力也就是“人”问题。

学校文化建设涉及的人群包括学生、教师和社区成员,但是,核心的人群一定是教师,因为在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关系当中,教育者是具有主导性的。所以,宝应实小在文化建设中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一流的办学品质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作支撑,建设一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而不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那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会在狭义上使用“学校文化”这个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文化甚至就是指一所学校教师群体共同工作的氛围。教师队伍的建设何等重要可见一斑。

为了“让每一片叶子都美丽”,宝应实小形成了两个方面的清晰思路:其一,为不同群体的教师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把集团中的每一所学校都作为完整的整体,为每一个人开发自由发展的路径;其二,促进每一位教师取得适合自己的成果,把“发展”落实在可见之处。

通常情况下,形成思路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思路变成行动,并且长期坚持。宝应实小不仅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为每一位教师取得成果提供平台和支持,并且数年如一日,厚积薄发,使队伍建设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亮点,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核。仅此一点,就让我们心生敬意。

有了充沛的动力,宝应实小的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能走出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这不仅是我们的良好祝愿,也是我们的合理预期。

G47

C

1005-6009(2017)74-0062-02

(作者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