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操太圣
教师轮岗与区域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操太圣
教师轮岗;教育质量;战略规划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成果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选择。聚焦到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如何使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成为可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细致谋划的。在此,基于教育公共性的视角,本文探讨了教育行政工作需要关注的方向。
第一,以协作性态度形成发展联盟。在公共事务方面,虽然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但政府部门无疑仍然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因此首先要强调政府的责任问题,关注作为掌舵者的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需要担任的总体的调控者、政策的制定者、监管者以及改革的组织者等职责。其次则是强调在现代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政府部门要加强与学校及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通过对话、质疑、宣传等途径,深刻反思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诸多议题,让学校与教师化被动为主导,积极承担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公共责任。
第二,以整体性思维进行战略规划。整体性治理可以避免教育公共服务实践中的碎片化现象及其带来的公共性缺失,把公共利益纳入决策程序,走向有管理的“社会化”。此外,对教育者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让社会公众获取更优品质、更多数量的教育公共服务。在此前提下,要明确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领导地位,要形成明晰的区域教育发展愿景、价值理念和具体目标;要引导各学校与广大教师积极思考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将其各自发展目标与区域教育发展目标一致起来,并利用行政手段保持教师在学校之间的相对平衡和合理流动,全面提升教师流动的组织效能。
第三,以实质性介入优化教师组合。这是针对一些地方断章取义,没有真正落实轮岗教师的“县管校聘”问题而言的。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处理好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明确作为民事主体双方的责权利,不能仅象征性地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而是要承担教师日常管理、晋升考核、续聘解聘等责任,落实契约管理的精神。同时,通过对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保持流入、流出学校的教师在学科、职称、年龄、性别等方面较为合理的结构,形成一支本区域高质量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更大程度地发挥轮岗教师的专业能力。
第四,以人文化管理追求政策实效。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其专业服务质量。要把握好教师轮岗的“流量”和“流向”,做到以交流增活力,以适度保稳定,避免由于轮岗而造成教师队伍的过度动荡。要尽量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意愿,考虑到他们具体的困难,按照地域靠近、人岗相适、学校相近、专业接近的要求,进行科学调配和合理安排,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赢。
第五,以学校能力提升作为后续工作重点。通过强制性政策的实施,教师动起来是必然的,后续工作重点将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融入功能以及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要明确作为“公共产品”的是教师提供的服务,而非教师自身,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人力资源的教师所具有的“能动性”与“激发性”特征,不要把教师视为随意调遣的棋子,要让流动教师在新的学校和岗位上有发展的可能性,要积极支持和推动学校成为专业共同体,让学校内在的变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逐步实现城乡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G527
B
1005-6009(2017)74-0077-01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