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2岁以前的语文: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思考*

时间:2024-05-07

孙双金 朱 萍

12岁以前的语文: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思考*

孙双金1朱 萍2

《12岁以前的语文》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校本教材,它由一篇文章引起,逐步发展成1~6册语文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更是一种课程设计,是北京东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改变语文教育的信念体系,并逐步形成的学校独有的语文课程文化。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文化;课程理念;课程活动

“《12岁以前的语文》,前几天偶见,闲闲翻来,惊愕中居然发现,所有我现在崇敬的古人、古文、古词,竟早早地出现在里面。我爱极了的《庄周梦蝶》,我所景仰的《诗经》,我所欣赏的李清照……所有种种,竟是早就遇见过的。如今,是否应了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相遇也好,久别重逢也罢,《12岁以前的语文》,北京东路小学给我的语文教育,安老师让我产生的对语文的热爱,都是北小赠予我童年最美好的礼物。”

以上文字,是学校2014级毕业生刘思彤,在2016年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写给母校安颖莹老师感恩信中的一段话。《12岁以前的语文》,为学生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说起《12岁以前的语文》这本校本教材,说起学校语文课程文化建设与实践探索之路,笔者不禁思绪起伏,心潮翻腾,围绕这套教材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生动的场景又在脑海里浮现……

一、课程理念的萌芽:一石激起千层浪

笔者听到对语文教育更多的是批判,是责难,甚至是谩骂,但是很少看到冷静反思,重新构建的。在2007年前后,笔者认真阅读了民国时期语文大家对语文的思考与探索,尤其是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等前辈语文教材建设的著作,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商友敬先生主编的《过去的教师》都给了笔者极大的启迪。认真研读前辈大师的著作,笔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编写一套校本语文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国家教材以白话文为主,校本教材以传统文化为主;国家教材以浅显通俗为要,校本教材以经典名家为要;国家教材选文关注的是现代,校本教材选文关注的是传统;国家教材以现代时文为先,校本教材以经典著作为先。笔者提出了 “大石块”的理论,即小学阶段给学生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三块“大石块”,弥补国家教材中国学传统、诗歌传经和儿童文学经典的不足。这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

2009年 《人民教育》以 《13岁以前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的体系》为题发表了笔者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小学语文领域引起了热烈反响。《小学语文教师》以《童年的语文》为题转载我的文章,主编李振村先生专门打电话给我,说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来电,不少语文教师十分赞同我的观点。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吴永军先生表示:“《13岁以前的语文》很有价值,也很大胆。”华中师范大学夏家发教授在杭州“千课万人”活动中表示:“《13岁以前的语文》一文在网上引用率很高,关注度很高。”笔者工作以来,也发表了二三百篇文章,但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反而让心里有了压力:文章写了也就写了,发了也就发了,如何让文章的新思想、新构思成为现实,指导实际的语文教学呢?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千呼万唤始出来

编写一套校本教材,建构一所学校的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教学理想变成语文教学现实,这成了笔者的第二个梦想。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要编写一套教材,何其难也!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不清开了多少编写研讨会,举不完多少编写教师废寝忘食的感人故事,道不尽参阅了多少参考书籍。经过近一年的艰辛努力,2009年秋季,《情智校本教材》(第一版的书名)终于和师生见面了。第一版是内部版,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先进行试用。试用2年后,师生反映很好,于是我们决定修改后交科学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根据各方意见,第二版正式出版时,把这套教材正式命名为《12岁以前的语文》。

这套教材中,“国学篇”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著作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篇”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儿童文学篇”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以诗教涵养儿童的民族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顺应儿童天性。各板块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这套补充教材,还特别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便于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单元内的主题整合”“跨单元的体裁重组”“主题式的文本拓展”“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作品比较式阅读”“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我们对《12岁以前的语文》的教学方式也进行创造性的尝试:“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大量阅读”为基石、以“前置研读”为起点、以“深度批注”为抓手、以“主题学习”为策略、以“多元对话”为核心、以“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我们设计出儿童语文学习“3D”的综合评价体系。多元考察儿童积累的厚度,全面考察儿童阅读的广度,专题考察儿童表达的深度。坚持以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线,重点关注儿童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多种评价形式的综合考察,测评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12岁以前的语文”,准确把握并处理好三大关系:国家语文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把握;坚守并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处理好儿童、教师与语文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实践,构建出多向融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表现性综合评价样式。

三、课程活动的探索:好酒不怕巷子深

2011年5月,在学校举行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论坛,并举行新书正式出版首发式。全国各地联盟校的教师500多人济济一堂,我校学生千人齐诵《论语》的场面让来宾震惊,现场嘉宾让学生点背唐诗环节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广博的国学积淀、动情的诗歌吟诵、丰富的儿童文学修养给全国各地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2年4月,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举行了第二届全国“12岁以前的语文”论坛。来自全国各地600多位教师汇聚一堂,欣赏了洛阳市实验小学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几十所联盟学校的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课例,并举行高层沙龙,为一线教师使用此教材答疑解惑。

2014年、2015年,每年一期的论坛好戏连台,高潮迭起,“12岁以前的语文”品牌名扬全国,近200所学校加入“12岁以前的语文”联盟。

实验以来,通过观察与跟踪研究发现,学校毕业生普遍表现出五个明显特征:灿烂的面容、多情的心灵、善思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健康的身体。课题实验八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同样振奋人心:

参与“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课外阅读量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同学比比皆是。

近8年来,学生个人在全国、省、市刊物上发表文章1500余篇,詹志鸿、张可函等北小娃娃出版个人作品集30多本。

学校每年有10多位学生获中国优秀小记者称号,30多位学生获南京日报、南京晨报“优秀小记者”称号。

更可喜的是,“12岁以前的语文”还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为“12岁以前的语文:小学语文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自此,我们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更高位的平台,走得更为自信、稳健。“12岁以前的语文”在最大限度上给予学生“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无所不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也在最大限度上给予教师“教”的无限张力,无须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走进这片语言的田野,会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015年11月,江苏省确定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42个,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儿童语文学习的实践探索”入选。此项目是“12岁以前的语文”的深化和发展,在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的基础上,我们的研究内容发展为古代经典、现代美文、儿童文学、运用和表现四大支柱。

行文至此,欣闻学校“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荣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教育报》称赞《12岁以前的语文》是人生压箱底的好书。2017年暑假,我们对这套教材又做了第三次修订,准备出版第三版。《12岁以前的语文》,我们仍走在路上!

G47

B

1005-6009(2017)58-0046-03

1.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朱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12岁以前的语文:小学语文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