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班主任课程能力:内涵、价值及其提升策略

时间:2024-05-07

冯长宏

【点评】

班主任课程能力:内涵、价值及其提升策略

冯长宏

班主任课程能力是在班级活动课程这一特定领域的行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班主任的核心能力。班主任课程能力具有促进儿童发展、班主任专业成长、班集体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等价值,提升班主任课程能力需要从理解决策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研究反思能力等方面展开。

班主任;课程能力;内涵;价值;提升策略

近年来,班主任专业化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研究者纷纷展开对班主任核心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起可以探讨的问题。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大家对班主任核心能力的表述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德育能力、教学能力、活动指导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疏导能力、胜任力,等等。表述维度不够统一,表述内容不够集中,概念阐述不够清晰、准确。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提出班主任五大工作职责之一是:“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这些班级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实际上也就明确了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课程实施者的角色定位,因此班主任课程能力才是班主任核心能力,它包括了课程理解决策能力、课程设计开发能力、课程组织实施能力、课程研究反思能力等,所谓“活动指导能力”只是课程实施能力的一部分。下面我尝试对班主任课程能力的内涵特征、价值意义及提升策略做出一些探讨。

一、班主任课程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班级活动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班级集体教育的经常性形式,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活动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已为实践和心理学研究所证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班级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班主任课程能力区别于教师课程能力,特指班主任对班级活动课程这一特定领域的行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班主任从事班级教育活动所必需的能动力量,是课程价值和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一)班主任课程能力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班级活动涉及不同的学科门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班主任课程能力要求比较全面,它不是一种单一的课程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实践性。班级活动课程往往是与班级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着眼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班主任课程能力体现在此过程中,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提升。

3.开放性。班级活动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方式、途径、手段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班主任课程能力往往体现在与学生、社区、学校、家庭等周围环境的社会交往中,班主任要有更大的“格局”,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班主任课程能力的内容

1.课程理解决策能力。班主任秉持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权威型的班主任更多关注外在要求,而民主型的班主任可能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在感受。

2.课程设计开发能力。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实施方式的采用,课程资源的开发,都是班主任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的体现。

3.课程组织实施能力。开展班级活动,班主任需要协调人、财、物、时间、空间等不同要素,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自主活动,提升课程实施的水平。

4.课程研究反思能力。由于班级活动课程处于动态生成之中,班主任需要有专注的精神、研究的态度和反思的习惯,这样才能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二、提升班主任课程能力的意义与价值

当前,班主任课程能力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人们更多从学科课程教学能力来衡量班主任的课程能力,而很少讨论其“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力。我们对新教师上岗,会有语文、数学、英语的“过关课”,但却很少听说要上班会课的“过关课”。

1.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和“关键期”,把握好这些成长阶段和特殊时期,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班会课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个人或班集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实现其特有的教育价值。班主任课程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班会课实施效果,提高班主任课程能力是班级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需求和强烈呼唤。

2.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需要。要让班主任成为主业,要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就必须让每一位班主任成为 “教育质量的重要承担者”“未来教育家”,而课程能力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必要条件。班主任要建立信念系统,改变知识结构,培养教育技能,增加自我价值,提升思想层次。针对班主任专业力量虚弱的现状,必须提高班主任的课程能力,实现从朴素的事务型、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3.班集体建设的需要。班级活动课程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班级活动课程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增加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4.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强化班主任的课程能力,可以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觉察到我们正面临的教育危机,给每一位学生一个舞台,实现人人都在场的教育,从“目中无人”走向“目中有人”,班级活动课程化、系列化发展的趋势向我们透视着人的发展规律,也引导班主任去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学生成长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规律,促进教育事业向本真的方向发展。

三、提升班主任课程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寻找“原点”,以研究儿童为基础,提升班主任课程理解决策能力

课程理解是班主任课程活动的起点,课程理解的深度、广度决定了班主任课程活动质量可能达到的高度,班主任只有对儿童感受和需要有更深切的理解,才能了解课程的价值、目标、内容、手段、资源等,才能对课程实施中的选择做出科学的决策。例如,我们对班级常规活动课程进行反思后,开展《中小学生守则》校本化实施的探索,制定并实施了富有校本特色的《新儿童守则》,如“坏人可以骗”“穿背心短裤的地方不允许别人摸”“每个团队成员都有投票表决权”等条文广受关注。两个守则的区别在于:一是目标体现方向性——关注儿童的生命健康,关注儿童的校园生活,关注儿童的团队合作,关注儿童的合法权益;二是内容体现适切性——与时代发展保持适切,与社会价值保持适切,与学校实际保持适切,与儿童生活保持适切;三是语言体现儿童性——避免那种对儿童来说 “太过抽象不接地气”“高大上”“硬性打压”的叙述方式,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容易接受”的语言告诉学生怎么做。班级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生活逻辑展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以关注儿童,关注儿童成长的阶段特征,关注儿童现实的感受和需要,是班级活动课程的“原点”,也是班主任课程能力提升的“原点”。

(二)把握“热点”,以求实创新为宗旨,提升班主任课程开发设计能力

在班级活动课程开发设计中,“求新”似乎是大家的第一追求,儿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思想、新故事、新媒体等新鲜的刺激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教育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分的标新立异有时非但不能增强活动效果,倒可能适得其反。我们认为,创新的前提是求真求实,真实的力量是巨大的,真实与创新并不矛盾,很多时候,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就是创新。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班主任都会通过班会课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班会课都成为知识灌输课、问卷填写课、机械训练课等等,有些甚至沦为弄虚作假的反教育课。为此,我们把握社会“热点”,结合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开展了“公交,你离文明有多远”公民教育听证会,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现有公共政策、可供选择的公共政策、我们的行动等四个步骤,采用实地调查、观察统计、文献研究、走访交流等多种实践体验方式,深入社会方方面面,探索文明城市创建中居民素质问题,该活动课程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扬州各主流媒体对此聚焦三个多月,师生在此过程中受益良多。

(三)构建“支点”,以综合素养为追求,提升班主任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在班级活动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价值中心,是活动的主体,但同时,班主任的角色也十分重要,他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班级活动课程实施需要班主任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敏捷的教育思维、巧妙的沟通技术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良好的课程组织实施能力是班主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理念思维与实践智慧的完美结合。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主义、空心化严重,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植根于儿童心灵,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近五年来,我们在扬州市327个各级非遗项目中,选择部分适合中小学生的项目作为活动课程落户校园,建设集阅读、欣赏、操作、实践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体验馆,“传统文化润校园”走进江苏省前瞻性项目,并为区域教育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这些课程对班主任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开展了各具特点的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的培训,以让他们适应课程建设的需要。

(四)捕捉“痛点”,以微型课题为抓手,提升班主任课程研究反思能力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会“火”,作者周梅森说是因为触摸到了社会痛处。社会与人都是在“痛”中成长和进步的。班主任在活动课程实施中有许多“痛点”,比如:不懂学生怎么办?不会选择课程内容怎么办?找不到课程资源怎么办?学生活动不投入怎么办?活动不会评价怎么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鼓励和引导班主任做教育生活中的微型课题研究是提升班主任课程能力的有效举措,能够帮助班主任积累教育经验,促进班主任不断研究反思,提升班主任成就感和价值感。儿童不良行为是许多班主任头痛的问题,通过班会课教育和引导儿童改正不良行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不少班会课因此成为批评训斥课、制定惩罚课,结果迎来的还是循环往复的不良行为。我们触摸到教育的“痛点”后,从儿童家庭系统、学校和班级系统和儿童个体特质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开展“百草园儿童学堂”“百草园父母学堂”“百草园教师学堂”项目,尤其是百草园父母学堂,聚焦家庭教育问题,开展幸福父母大讲堂和幸福儿童工作坊,组织“一个孩子的研讨会”,让班会课成为学生、教师、父母的共同成长课。

活动课程是儿童成长的跑道,班主任课程能力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跑道,从班主任到教育家,课程能力必将为班主任成长助力。

[1]尹浪,范会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研究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2]于海波.教师课程实施能力[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

G451.6

A

1005-6009(2017)55-0021-03

冯长宏,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江苏扬州,215100)副局长,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思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培训部主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