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心引领,助力“学术型教师”成长

时间:2024-05-07

石 鑫

用心引领,助力“学术型教师”成长

石 鑫

高中教师迫于高考压力,平时教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命题、解题,以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解题能力,他们的主要精力和工作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考分,而很少想到通过自身学术素养的提升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然而,新教育理念呼唤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则需要一大批学术型教师。学术型教师的培养,固然需要教师以人生理想为内驱力,然而学校和校长的用心引领,会给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注入强劲的外推力。

学术型教师;高中教育;引领;动力

一、我们的思考:做学术型教师,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事实是并非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涯都是那么的“光辉”;相反,许多人是满脸憔悴,一身疲倦,麻木机械地重复着自己的日子。这种状态下的教师,最好的结果,是成为“教书匠”。

有人会说,“教书匠”有何不好?是啊,做一个教书的“能工巧匠”,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有何不可?然而事实是,满足于当“教书匠”的教师,教学上往往满足于已有的经验,不重视研究;一切的教育活动都围绕考试转,对教学、对育人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

而我们主张,一个教师也许做不了教育家,但是必须远离“教书匠”,努力去追求做一名“学术型教师”——有丰厚的学术素养,有扎实的科研能力,能坚守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教书育人上不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工作中,学术型教师的收获更多的是育人的快乐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幸福。

这正是新时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应成为一个有志于教育的教师自觉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期待教师努力去做一个学术型教师。作为学校,应通过理念价值引领、内驱力激发、平台搭建、氛围营造、技术帮扶等多种手段,积极引导和帮助教师成长,努力培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学术型教师队伍。

二、我们的实践:用心引领学术型教师成长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海门中学,创建于1912年,是一所百年老校。从当年的“私立海门中学校”,到2003年成为首批 “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到今天连续7年获评“中国百强中学”,学校不断壮大。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学术性高中发展之路,重视学术型教师培养,通过价值引领、制度引领、学术引领等方式,助力教师的学术成长。

1.用心开展价值引领,给学术型教师成长一座明亮灯塔。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多元化的时代呼唤具有专业品质的学术型教师。学术型教师的成长,需要通过其自身的学习革命来实现,它需要教师个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教学反思,注重感悟提高,自觉提升教育理念,自觉更新教学技艺,自觉投身教育教学科研;同时也需要学校给予价值引领,要让教师明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不断提升专业价值、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我校积极倡导“敬业、和谐、研究、创新”的教师精神,引导他们实现从职业到事业、神圣的事业的教育观念转变,不断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责任感,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教师远离“教书匠”,争当学术型教师。我校280多位教师人人都制定了 《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和各年度计划。近年来,学校又成立了17个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对学术型教师的引领。目前,我校共有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3人,均为本校培养;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71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有167人;有海门市以上骨干教师38人。

我校对学术型教师的培养,还与创建学术性高中的办学目标有关。我校早在几年前提出了创建学术性高中的设想,后来还申报了省级课题,进行了多年的课题研究,并已经正式结题,出版了《学术性高中的使命》一书。在笔者看来,一名校长,特别是学术性高中的校长,其角色不只是行政领导,还应该是思想领导,要实现对师生特别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学校应该用主流价值和学术性高中的特殊的存在价值去规范、引领学校教师的价值追求,特别是要把学校的价值引领内化为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其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学术型教师的培养,转换学校教育质量的增长方式。这意味着学校和校长要引导全校教师在教育质量提高的方式上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力、研究力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力,而不是一味死抓,牺牲学生的休息、锻炼、活动的时间换取学生文化成绩的暂时提高。实现价值引领还要让学校的课程体系润物无声。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课程体系,校长对学术型教师的价值引领,落到实处的最佳通道就是建设符合学术性高中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体系。

2.用心开展制度引领,给学术型教师成长一个攀爬阶梯。

远离“教书匠”,争当学术型教师,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以此为自己的自觉追求的,这就需要学校给予制度引领。我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参照《江苏省海门中学教师发展规划》的要求,明确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力争实现“三年成型、六年成熟、十年成名、二十年成‘家’”的个人发展目标。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组把关引导、督促实施,针对不同的对象,明确不同的发展目标,加强过程考核和结果评价。在教师的学习与培训上,我校有三年校本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以及配套的管理、评价标准以及激励制度。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教师专业培训,学校的暑期、寒假集中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培训、培养工作注重针对性、连续性、阶段性,有较高的目标达成度,个人提高与组织培训结合较好。我校的教师激励奖励制度,有“准特级教师的评审制度”“名牌、优秀、特色教师评审制度”“功勋、杰出、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学科首席教师评比制度”“校本卓越课程开设评比制度”“教学百花奖优课评比制度”“教学反思评比制度”“教师学术能力自我评价制度”等。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规范有序地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有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学术沙龙、公开课、观摩课、抽课等,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展示,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我校每年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师奖励的经费在200万元以上。

在笔者看来,学校更多需要“导”的制度,即告诉师生“要”什么,让更多的人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比如,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度。我们一方面热切希望教师充分认识教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另一方面,我们还依靠制度和资源,努力提升外部的推动力。学校通过“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提高教师成长指导工作的科学性。我校的特级教师偏少,有影响力的名师不多;教师中存在的“教而不优、优而不名”的现象,常常使我们感到师资建设的紧迫感和后继乏人的危机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又如,教师教科研制度。我校的做法是:一是目标明实,三年内有3~5人评上特级教师或者正高级教师;二是措施扎实,强化业务学习管理,重点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读书活动,进一步加大论文奖励力度,对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的教师给予重奖,鼓励教师出版专著;三是考核严实,语数外大组必须有两项市级以上的课题,其余教研组都须有市级以上的课题,每位教师须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继续实行科研奖励制度,对全年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警示。要求教科处细心服务、专业服务,提供教科研信息,引领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养成阅读习惯,提高科研水平。又如,名师工作室制度。我们通过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长奖励基金的作用,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以达到被奖励者激动、未被奖励者心动、更多的教师行动的效果。再如,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我校对青年教师培养采取了“一带一”或“多带一”或“一带多”等多种方式,让每一位优秀教师发挥作用,又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得到快速培养。每学年初根据自愿结对的原则,各学科均确定了师徒对子,教务处专门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签订了帮扶书,明确了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每学期,教务处、课改办还专门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就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备课上课等话题进行沙龙讨论,在交流对话中共同提高。日常加强对青蓝结对的过程督促,老教师全力帮扶指导,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努力适应学校工作要求,不断成长,日渐成熟。每学期末,教务处通过检查师徒双方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以及参看师徒双方的考试成绩,评选出“优秀青蓝对子”以及“校园十佳青年教师”,给予重奖。学校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彰显个性,向专家型、学术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3.用心开展学术引领,给学术型教师成长一股强劲动力。

学术型教师的培养,需要教师以自我学习和钻研来自觉自主发展,也需要学校开展学术引领,给教师向学术型方向发展提供强劲推力。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和思维习惯,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对教师进行学术引领;学校还可以请教育家、教育科学研究专家来校讲学,以拓展教师学术视野;学校更可以通过着力培养学科教研组长的学术素养,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师向学术型教师转变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学科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学科学术发展和科学创新的引领者,在团结组内教师协作攻关、深入教研、确定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科课程开发、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学校对教研组长提出明确要求:教研组长要为教师发展创设好积极向上的外部氛围,为教师成为学术型教师营造你追我赶的文化环境;教研组长要根据组内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好发展目标,不断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教研组长要与学校职能部门沟通联系,为教师的受训、进修、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教研组长要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发展建构实践平台,为各类教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锻炼机会;教研组长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学科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引导教师在评选活动中梳理自己的教学实践,提炼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特色。总之,学校一定要让教研组长肩负起促进组内教师发展的重任,促成教师的智慧成长。

我们主张学术型的教研组长,应该是研究型的、有学术主见的、有理想目标的、充满闯劲的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专家,能担负帮助教师学术专业提升的重任。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研组组长还要能够成为学术型教师课程研究的引领者,带领组内教师认认真真地学习、消化新课改的先进理念,组织各类课改实验,总结课改经验,努力使新课改理念落地;能够牢固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聚合教师的智慧,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课题或微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组内教师的论文写作、修改和发表提供咨询或帮助,在组内形成学术科研的浓厚氛围,让每一位教师在组内不断提升教育实践智慧,形成过硬的学术能力,实现学术型教师的自身价值。

G451

B

1005-6009(2017)46-0024-03

石鑫,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海门,226100)校长、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