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发掘“乐学”元素

时间:2024-05-07

黎颖华

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发掘“乐学”元素

黎颖华

中职学生;艺术设计;“乐学”元素

一、点燃热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对于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教师可用新颖有趣的知识吸引他们;对于特别贪玩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带领他们玩,然后引导他们将对玩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对于特别沉迷于手机微信的学生,教师可先利用微信中的“红包”等功能,将其吸引到利用微信群所构建的虚拟学习团队中来,然后再借助团队的力量带领其共同进步。

其次,以专业特色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平面设计”课教学伊始,以本专业的概况和趣闻轶事为吸引学生的先导内容。笔者认为,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并对其产生兴趣尤为关键。为了防止学生盲目选择本专业,我们在新生入学前的专业介绍中已做了讲解,包括介绍课程概况、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就业岗位、师资力量等,着重介绍学好该专业的必备条件,力求让家长和学生能在了解专业的情况下慎重地做出选择。在新生入学后,我们会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比如:请历届毕业生代表介绍学好专业的经验与心得;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设计师的实际具体工作),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更新理念,培育学生专业意识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工艺美术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是顺应形势的必然要求。工艺美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要摸准时代的脉搏。为顺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创新美术设计理念、培养适合产业需要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在工艺美术类专业实施教学改革,首先要基于新的形势和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所需的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专业课程。同时要融入美学、德育、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以企业化、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为标准评价教学成果,构建以综合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教育为基础、专业技能课程为核心的“全息递进式”课程体系。该课程模式中,专业课程被分成几个模块,分别为“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平面设计”和“能力拓展”。各个模块同时展开教学,而课程模块内容的深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递进。

比如,在“平面设计”模块中有一项任务是为可口可乐做广告海报,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商品照片进行设计,且不主张用其他现成的位图图片来进行创作。采用“全息递进式”课程模式以后,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平行课程为设计服务的功能,有效地将基础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比如一年级的一位学生灵活地运用了“设计基础”课的知识技能,运用线的构成与企业标准色的搭配,通过错开的方式体现可乐瓶的造型,再现主题,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中完美体现,其艺术欣赏价值也高于一般的海报设计。而这都有赖于形态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等综合知识基础和能力。

除了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今,教育信息化为实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的教学提供了可能,“混合式 学 习 ”(Blended Learning)和“翻转课堂”等都是值得职业教育课堂去实践和探索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些特点正与艺术教育的诉求相吻合。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灵感,更需变革僵化死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能充分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

三、培育灵感,提升学生创意能力

对于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意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培育学生的灵感,引导其审美是至关重要的。审美和创意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才能在创造活动中体验到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快乐,从而达到“乐学”的最高境界。

教师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在专业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做中学,学中做”,焕发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为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计招聘海报的项目中,教师以招投标的方式让全校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参与竞争。一年级赵同学的作品成功中标,她认为:做设计,灵感很重要,多看多学、拓宽视野才是获得设计灵感的源泉。同时,只有灵感也是不够的,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难题,需要在专业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和耐心指导下才能取得设计作品的成功。作品中标后,教师还启发学生从用户的要求和审美的角度进一步对作品进行审视和完善,最后再将其打印出来展示在学校的大厅或者张贴在各班教室里。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全校展览,学生也增强了信心,原来模糊而遥不可及的“设计”“创意”等概念,突然之间变得如此清晰。实践项目完成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创意的灵感也得以激发。真实的项目促使学生在设计创作时必须考虑生活和企业的实际,学生也真切感受到平时所储备的知识对于创作设计的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G712

B

1005-6009(2017)36-0079-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