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咨询师:有力量的承接者与转化者

时间:2024-05-07

吴蓉

·评析·

咨询师:有力量的承接者与转化者

吴蓉

同伴交往;树立自信;心理咨询

三篇学生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呈现了当代青少年的典型问题:网络成瘾;胆小自卑,害怕因生病受歧视;孤僻,行为异常。三位咨询师用不同流派的理论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分别对三个孩子进行了有效的工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之处:咨询师在面对青少年的问题时,能够有力地承接并进行转化,让来访者获得专业支持。

三个个案报告中的来访者都是十三四岁的在校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常常处于矛盾中:一方面他们正在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希望在家庭以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体验到矛盾的情感,既想追求自主又怕与父母分离,在学业、交友、情感上遇到挫折时,期待能够得到父母的帮助。他们如果能够与父母建立认可与理解的关系,就会进一步增强向外探索的愿望,不断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如果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理解和支持,有些会和父母对抗,有些会回到童年时期,一切服从父母的权威。在这个时期,和同龄人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他们需要有力的、包容的、支持的同龄伙伴关系的承接,才能更好地完成与父母的分离,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否则他们会退缩、逃避,或者用不恰当的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从而产生各种问题。让我们一起从“认知重建,建立和现实的联系”“增强闪光点,树立自信”“建立关系,走出自我封闭”三个方面,看咨询师是如何在青少年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看到他们的核心问题和需要,运用自身力量,做好承接与转化工作的。

一、认知重建,建立和现实的联系

在《循序渐进 重拾信心》一文中,来访者是从小乖巧听话、成绩还不错的中学生,在迷上网络游戏之前,一切看上去都很好。但是,当他接触到网络游戏后,就变成了父母眼中“问题”孩子: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整天想着打游戏,学习受到影响,和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紧张、疏离。面对这一问题,父母用更加严厉的方式进行管教,遭到来访者的对抗,使问题更加严重。面对来访者的状况,咨询师看到他在挣扎和矛盾中想确立自我的需要,认识到来访者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探索和重塑“理性自我”的期待未被满足,进而躲入虚拟世界寻求安慰、获得释放。咨询师能够准确地觉察并肯定来访者的需要和期待,陪伴来访者一起重新发现和表达自己,从现实层面探索自己的困难,直面自己内心的需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因为来访者习惯于“逃”到虚拟世界中,在那里他可以得到在现实世界中渴望却又难以获得的尊重和成就感。咨询师发挥专业的功能,承接了来访者对现实的失望、愤怒以及自卑、焦虑,和来访者建立理解和信任关系,为后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咨询师没有停留在制止来访者打网络游戏上,而是引导来访者重新审视自己喜欢网络游戏的行为,让来访者发现并承认自己的内心需要,鼓励其从现实中体会并满足这些需要,建立和现实的联系。

最后,咨询师对问题的反思也引发我们的思考:网瘾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究竟是我们关注太多,还是对问题本身没有研究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二、增强闪光点,树立自信

《扬起自信的风帆》一文中,来访者是一个六年级学生:读小学前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同住,爷爷去世后,她和奶奶住在一起。她疑似有癫痫病症,曾在家、在校发作过,父亲带她到各医院就诊,未能确诊。在同学和老师眼中,这是一个奇怪、自卑的学生;在家长眼中,这是一个有病的孩子。而在咨询师眼中,这是有着童年创伤的来访者:幼年时母亲的离开,让来访者体会到被抛弃的感觉,使得她不仅对自我价值怀疑和否定,也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生命中重要他人——爷爷的去世,使得她丧失一个重要的支持者;奶奶和爸爸主要在生活上照顾,与她缺乏沟通,她在家庭中难以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加剧了心理上的孤独;来访者本身自我价值感较低,与同伴交往主要采取的是“讨好”的模式,在学校中发病,使来访者认为自己在同学眼中是一个“特殊”的人,担心被同伴抛弃,所以用拒绝同伴交往的方式保护自己。这些童年创伤,使得来访者内心积压了很多担心、否定、怀疑,认为自己不够好,无法让人接纳和喜欢,从而产生自卑。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假设,咨询师先是承接了来访者的各种情绪感受,将来访者的遭遇正常化,引导来访者看到自身的闪光点,以上课举手发言为突破点,帮助来访者树立自信。

在这一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没有急于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没有被来访者的问题带着跑,而是看到来访者积压的情绪,用共情、真诚、积极关注有力地承接了来访者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不仅让来访者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关系中得到滋养,更让来访者从闪光点中看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从而愿意尝试与同伴建立关系。

三、建立关系,走出自我封闭

《走出孤僻,走向合群》一文,来访者是一个孤僻而又常有惊人之举的“特殊”学生,他不仅在体育课上撤走同学的垫子,差点导致意外,还在秋游时试图解开老虎身上的链子,给周围人带来惊吓。这样的行为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原因?这样的行为对来访者的意义是什么呢?咨询师以敏锐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一个关系中的 “问题”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来访者曾是一个留守儿童,一直生活在爷爷身边,上了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与母亲几乎没有交流;父亲常年在外,对儿子的学习有要求,一旦没考好就会暴打;在学校中,他没有朋友,不和同学交流,在课间一个人孤独地晃荡在校园荒僻的角落,课堂上也不回应老师的提问。对这样的来访者而言,学会和他人建立关系不仅是成长的需要,也是解决来访者困境的主要切入点。咨询师没有进行简单的说教,告诉来访者学会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性,而是先通过专业的工作,让来访者产生安全感,放松下来,愿意讨论自己的困境“谁让他们都不和我玩”,承认自己对同伴交往的需要。随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建立,咨询师邀请父亲加入工作,引导父亲看到孩子内心的情感需要。父子关系的修复,对来访者走出自我封闭、建立同伴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咨询师充分重视咨询关系的建立,在咨询室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氛围,让来访者愿意敞开自己,学习信任他人,也有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尝试和老师、同学接触,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树立健康的自我概念。

三位咨询师面对带着不同问题来访的学生,在症状背后看到了青少年成长中的任务:他们不仅要完成与父母的和解与分离,还要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同伴,建立较为稳定的同伴关系,完成自己的成长过程。当青少年无法与父母达成和解,同时又难以和同龄伙伴建立关系时,咨询师需要在其中扮演父母和同伴的角色,承接来访者的各种感受,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内在需要,运用自身的力量尝试满足这些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建立稳定的关系,在关系中获得滋养。

G448

D

1005-6009(2017)32-0071-02

吴蓉,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08)心理健康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校外硕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